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催化法等。
燃烧法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使有害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为无害物质,工艺简单,投资小,适用于高浓度、小风量的废气,但对安全技术、操作要求较高。吸附法工艺装置简单、能耗低、工艺成熟,去除效果好,但是吸附装置普遍存在吸附填料易饱和、更换频繁,从而增加了装卸、运输、更换等工作程序,导致运行费用增加。生物法经济、有效污染物处理彻底,但目前主要用于处理低浓度易处理的工业废气,对于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气效果不好。光催化法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少,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气,但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的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将布气系统、光催化氧化系统、纯生物处理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来完成对废气的处理,采用分级处理,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布气系统,所述布气系统包括管道及均匀设于管道之上的曝气头,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光催化氧化系统,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包括催化罐、紫外灯及二氧化钛涂层,所述紫外灯设于催化罐之内,所述二氧化钛涂层设置于催化罐的底部和顶部;纯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纯生物处理系统连接于光催化系统并设置于光催化系统之上,所述纯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群落的填料层;所述布气系统包括第一布气系统及第二布气系统,所述第一布气系统设置于光催化氧化系统的底部,所述第二布气系统设置于纯生物处理系统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二布气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灯水平横向设于催化罐之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层由比表面积为0.1m2/g~0.15 m2/g的高分子材料组成,填料层的厚度为0.1~0.3mm,所述填料层的横截面呈连续“S”型,在“S”型曲面上分布有数条沟渠,沟渠与曲面组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在填料层表面附着有微生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生物处理系统的上方还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与纯生物处理系统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滤料层与纯生物处理系统同处于一空间,所述滤料层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层由硅藻土和电气石烧结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层与纯生物处理系统之间设有喷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微生物营养补给系统,所述微生物营养补给系统包括循环泵、营养液补充箱及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喷淋装置;所述纯生物处理系统的底部设有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连接于循环管道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布气系统、光催化氧化系统、纯生物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新的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结合物理处理及生物处理的特点,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操作、维护简单、运行高效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催化氧化系统以及纯生物处理系统的底部增设布气系统,使得废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到光催化氧化系统以及纯生物处理系统,提高了处理效果,避免了短流现象;
3.填料层独特的结构使其表面积增大,附着于其上的微生物群落多,能够更快速的净化废气;
4.滤料层采用独特方法烧结而成,成本低,效果好,节省了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布气系统,2-光催化氧化系统,3-纯生物处理系统,4-第一布气系统,5-第二布气系统,6-滤料层,7-喷淋装置,8-微生物营养补给系统,11-管道,12-曝气头,21-催化罐,22-紫外灯,23-第一出气孔,24-二氧化钛涂层,31-填料层,32-排放管道,61-第二出气孔,81-循环泵,82-营养液补充箱,83-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布气系统1、光催化氧化系统2及纯生物处理系统3,其中,光催化氧化系统2设置于整个废气处理装置的最底部,在光催化氧化系统2之上设置有纯生物处理系统3,补气系统1则设置于光催化氧化系统2及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底部。待处理的废气先进入到光催化氧化系统2之中进行处理,再上升进入到纯生物处理系统3之内作进一步处理,本实用新型将布气系统1、光催化氧化系统2、纯生物处理系统3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新的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结合物理处理及生物处理的特点,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操作、维护简单、运行高效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催化氧化系统2包括催化罐21、紫外灯22及二氧化钛涂层24,紫外灯22设于催化罐21之内,二氧化钛涂层24设于催化罐的底部和顶部,在催化罐21的底部设有第一补气系统4,第一补气系统4包括管道11及及均匀设于管道11之上的曝气头12,待处理的废气就是从该管道11进入到光催化氧化系统3之内,在废气通过曝气头12后,均匀的进入光催化氧化系统2,光催化氧化系统2内安装有波长170-290nm的紫外灯,废气经紫外光照射后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同时,当紫外光照射到二氧化钛涂层24上时,催化罐21内会产生一种活性氧化物质,该种活性氧化物质能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起到很好的的氧化分解的作用。
为了提高紫外灯22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紫外灯22横向水平且居中设置于催化罐21之内,紫外灯22的长度以能够达到催化罐21的内径为准。紫外灯22的上述设定,能够使得废气在上升的过程,所有的废气都能够充分的经过紫外灯光的净化分解作用,同时紫外灯22也能均匀的照射到位于催化罐21底部和顶部的二氧化钛涂层24。
在本实施例中,光催化氧化系统2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气孔23,具体而言,该第一进气孔23设置于催化罐21的顶部,该第一进气孔23连接于位于纯生物处理系统3底部的第二布气系统5,经过光催化氧化系统2处理后的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孔23以及第二布气系统5进入到纯生物处理系统3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纯生物处理系统3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群落的填料层31,填料层31由比表面积为0.1m2/g~0.15 m2/g的高分子材料组成,填料层31的厚度为0.1~0.3mm,所述填料层31的横截面呈连续“S”型,在“S”型曲面上分布有数条沟渠,沟渠与曲面组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在填料层31表面附着有微生物。填料层31的上述结构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积,在曲面和沟渠的表面能够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当废气流经填料时,在曲面和沟渠围成的半封闭空间内旋转而形成漩涡,废气和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充分混合,增加了接触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同一空间之内还设有滤料层6,从纯生物处理系统3出来后的废气还将进一步进入到滤料层6之内,上述滤料层6由硅藻土和电气石按一定的比例烧结而成,在滤料层6的顶部开有第二出气孔61,经过滤料层6处理后的废气就可以直接由第二出气孔61排到空气之中。该种滤料相对活性炭来说价格低,同时处理效果更好,废气经滤料层再一次处理后,即可完全达到净化的目的。
滤料层6与纯生物处理系统3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之内且位于滤料层6的底部设有喷淋装置7,该喷淋装置7在打开时,能够将营养液均匀的喷洒在填料上,营养液使填料层31上的微生物能够生存并持续工作,对微生物起到一个很好的养殖保护作用,减少了后期对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更换,或者降低了对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维护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底部设有排放管道32,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外围还连接有微生物营养补给系统8,微生物营养补给系统8包括循环泵81、营养液补充箱82及循环管道83,循环管道83的一端连接于喷淋装置7,在纯生物处理系统的底部设有排放管道32,循环管道83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排放管道32。排放管道32、营养液补充箱82、循环泵81、循环管道83使得纯生物处理系统3与营养液补充箱82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人为定期、实时的在营养液补充箱82中添加原料,即可保证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持续工作,能够大大降低纯生物处理系统3的维护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