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5226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精度蜡模3D打印设备内,需要使已经成型的打印耗材更快的冷却,降低设备内部运行时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对打印时所产生的耗材粉尘进行吸尘处理,以避免粉尘吸附在成型好的蜡模上,造成最终的成品表面粗糙。在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家用吸尘器来处理,用吸尘器的吸尘口与3D打印设备内部对接,以抽吸其内的粉尘。但家用吸尘器存在噪声大,吸力弱,寿命短,粉尘清理洁净度低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对高精度蜡模3D打印设备内的粉尘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被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与进风管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设有过滤片;在第二腔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隔板上的过滤片对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风口。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贴合有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部件。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的挡板,所述挡板拆下后可露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吸音部件包括第一吸音部件和第二吸音部件;所述第一吸音部件包覆于风机外壳的底面和左侧面;所述第二吸音部件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内侧,且其位置与风机外壳上表面和右侧面对应,以使得挡板在固定状态下,第二吸音部件包覆于风机外壳的上表面和右侧面。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棉。

可选地或优选地,还包括继电器单元,所述继电器单元的输入端与3D打印设备的控制器连接,继电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风机的电源端。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滤尘袋的袋体由三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叠加而成。

可选地或优选地,滤尘袋的袋口上设有弹性圈,并通过弹性圈与进风管的底部连接。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过滤片为玻璃纤维布。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布表面为褶皱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被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与进风管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设有过滤片;在第二腔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隔板上的过滤片对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风口。在吸尘装置内部设有两道过滤装置,第一道为滤尘袋,第二道为过滤片,其能够将滤尘袋漏掉的粉尘进行进一步过滤,因此对粉尘的去除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的主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尘袋的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的电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01-挡板;102-出风口;2-分隔板;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滤尘袋;501-无纺聚酯纤维布;6-风机;601-风机外壳;7-过滤片;8-进风管;9-橡胶圈;10-第一吸音部件;11-第二吸音部件;12-继电器单元;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通风吸尘装置,特别是适用于高精度蜡模的3D打印设备。用于清除在蜡模的3D打印过程中产生的耗材粉尘,以保证蜡模的精度。

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由不锈钢分隔板2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第一腔体3,另一部分为第二腔体4。第一腔体3内设有滤尘袋5,第二腔体4内设有风机6,在分隔板2中部开设有安装口,并在安装口上安装过滤片7,风机6的进风口与过滤片7的位置对接。在壳体1上还开设有与第二腔体4连通的出风口102。

在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并安装进风管8,进风管8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上部,用于和3D打印设备内部含有粉尘的内腔(图中未示出)连接,进风管8的下部位于第一腔体3内部,并连接有滤尘袋5。滤尘袋5和进风管8连接的开口处套设有弹性圈,例如可以是橡胶圈9,滤尘袋5和进风管8连接时,橡胶圈9套接在进风管8的外壁上,实现滤尘袋5和进风管8的连通,由于橡胶圈9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松紧度,可以紧密地与进风管8外壁贴合,使得吸入的粉尘不易从滤尘袋5和进风管8连接处漏出。滤尘袋5的袋体优选采用三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叠501加而成,实现了三重过滤效果。经检测,三层无纺聚酯纤维布501构成滤尘袋可以使PM1.0-PM3.0的微小粉尘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此外,无纺聚酯纤维布具多孔性,透气性佳,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易保持布面干爽、易洗涤,方便滤尘袋的清洗,且无纺聚酯纤维性能稳定,无毒、无异味,可以提高粉尘过滤后空气的洁净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片7为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固定在不锈钢边框(图中未示出)上,再将不锈钢边框固定在分隔板2中部的开口边缘。玻璃纤维布的型号可以为多种,优选采用规格代号为EWPC61、商业代号为108的玻璃纤维布或规格与其接近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固定在不锈钢边框上后,不容易因重力或风力产生变形,因此可以避免过滤片变形后与不锈钢边框产生缝隙,进而防止粉尘顺着缝隙直接流入风机。此外,更为优选地,玻璃纤维布的表面可以折叠成褶皱状,其目的是为了增大过滤片7的表面积,提升过滤效率。经检测,采用玻璃纤维布和三层无纺聚酯纤维布构成滤尘袋形成二级过滤体系后,能够99.9%的有效过滤大于PM0.3的粉尘。基本能实现粉尘全部被过滤在滤尘袋区而不会进入风机内,最大程度保障了风机的寿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风机的外壳上贴合有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部件,以降低风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吸音材料的具体种类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吸音材料为吸音棉,吸音部件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吸音部件10和第二吸音部件11,第一吸音部件10的截面大体呈L型,包覆于风机外壳601的底面和左侧面。壳体1包括可拆卸的挡板101,挡板101拆下后可露出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滤尘袋5、过滤片7等进行清洗和更换。第二吸音部件11的截面也大体呈L型,包覆在风机外壳601的上表面和右侧面。由于第一吸音部件10的一部分位于风机外壳601的底面,可以被外壳底面压住固定。而第二吸音部件11只位于上部和侧面,如果直接搭设在外壳上表面,固定效果差,可能会在风机的震动中脱落,或者因为与风机外壳601结合不严而降低吸音效果。为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吸音部件11固定在挡板101的内侧,其位置与风机外壳601上表面和右侧面对应(当第二吸音部件11比较薄时,可适当增加挡板101内侧的厚度,以使其在加装第二吸音部件11后能够与风机的外壳贴合),这样,当挡板101在安装好的固定状态下,第二吸音部件11恰好包覆于风机外壳601的上表面和右侧面。由于第二吸音部件11的固定端位于挡板101处,所以可以较为稳定地包覆风机6的外壳。经检测,本实施例可以在不减少吸力的情况下使风机的噪音降到55分贝以下。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继电器单元12,具体可以安装在第二腔体4的内壁上,继电器单元12的输入端从壳体中引出并与3D打印设备的控制器13连接,继电器单元12的输出端连接风机6的电源端,例如将继电器的触点与风机6的电源连接。这样,继电器单元12可以接收3D打印设备内部的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开闭,进而控制风机6的启停。这种电控系统可以使得吸尘装置直接通过3D打印设备来控制,而不用设置独立的控制单元,方便工作人员在3D打印设备端实现吸尘装置的控制,简化了控制流程。

使用时,将进风管8与3D打印设备对接,控制风机6启动,粉尘先进入滤尘袋5进行一次过滤,而后经过滤片7进行二次过滤,最后经过离心风机6从出风口102排出洁净的空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高精度蜡模3D打印的通风吸尘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