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辊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低工件涂料面光泽的辊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辊涂涂料工艺领域,大量使用单辊机,单辊机采用软轮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平整的工件上,这种单棍机对平面工件辊涂效果很好,但是,对于需要很低反光度的涂料表面不适用。PU等材料制作的软辊由于表面光滑,辊涂出来的涂料表面也比较光滑,大量的涂料无法达到光泽度低于2度的效果。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对生产低光泽涂料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设备,实现超哑涂料面涂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的辊涂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内置于其中的送料装置、辊涂装置、刷涂装置和涂料循环系统,其中,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并排装设于送料装置的上方,辊涂装置用于在待刷涂的工件上涂漆,刷涂装置用于在涂漆后工件上形成表面纹理,涂料循环系统分别与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连接,待刷涂的工件由送料装置传动,依次经由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上漆和刻纹后,从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上刮下的涂料传送至涂料循环系统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
进一步的,所述辊涂装置包括并列排布光辊和涂料辊,其中,涂料辊正对送料装置的前端,用于刷涂涂料,光辊与涂料辊相互紧靠,其中,光棍对涂料棍表面的涂料膜进行调节,使涂料棍的表面形成均匀、平整的涂料膜待刷涂的工件由送料装置传动,经涂料辊的滚动将涂料均匀涂刷在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刷涂装置包括织物辊,织物辊呈圆棍形,其表面的细小刷毛深入到经过辊涂后的工件凹槽,将涂料刷涂在凹槽的表面,减低涂料面的光泽度。
进一步的,所述辊涂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一回收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刮刀与光辊相切,第一刮刀将光辊上剩余的涂料刮下并导入第一回收调节装置中,传输至涂料循环系统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
进一步的,所述刷涂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二刮刀和第二回收调节装置,所述第二刮刀与织物辊相切,第二刮刀将光辊上剩余的涂料刮下并导入第二回收调节装置中,传输至涂料循环系统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循环系统包括涂料桶,所述涂料桶与第一回收装置或第二回收装置连通,收集回收涂料并循环导入。
进一步的,低光泽的辊涂装置进一步包括护罩,其分别罩设于所述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的外部。
进一步的,低光泽的辊涂装置进一步包括送油装置,其分别装设于涂料辊和织物辊的上方,并与涂料桶连通,通过送油装置将涂料桶中的涂料导出并流入涂料辊和织物辊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主传动轮、副传动轮和缠绕于其外周的传动带,通过主传动轮和副传动轮的转动,带动传送带的转动,从而带动放置于传送带上的工件的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调节装置控制光辊与涂料辊之间的间距,以调节刷涂工件表面的涂料厚度,涂料回收槽设置于涂料桶的上方,将涂料导入涂料桶中回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辊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刷涂的方式对涂料哑光度达不到要求的产品,通过织物刷之后能进一步减低光泽度,涂漆效果卓越;
刷涂装置的织物辊表面设有细小刷毛,可对除了下陷的凹槽表面进行上漆。辊涂装置可对工件的表面进行不均匀的微小凹凸面涂漆,使得工件的表面反光度降低,以降低工件的表面光泽度。
通过回收调节装置可调节刮刀与织物辊之间的间距光辊与涂料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当调节所需刷涂的油漆的厚度。
织物刷涂装置与辊涂装置完全独立,保留了原有的辊涂工艺,在普通场合也可以关闭刷涂功能;
送料装置延伸至织物刷涂装置之后,为刷涂提供足够的流平时间;
涂料充分回收利用,避免浪费,符合经济和环保原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辊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 送料装置2
主传动轮20 副传动轮21
传送带22 辊涂装置3
光棍30 涂料棍31
涂料调节装置32 第一刮刀33
第一回收调节装置34 护罩35
刷涂装置4 织物辊40
第二刮刀41 第二回收调节装置42
涂料循环系统5 涂料桶50
涂料回收槽51 送油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的辊涂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内置于其中的送料装置2、辊涂装置3、刷涂装置4和涂料循环系统5,其中,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并排装设于送料装置2的上方,辊涂装置3用于在待刷涂的工件上涂漆,刷涂装置4用于在涂漆后工件上形成表面纹理,涂料循环系统5分别与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连接,待刷涂的工件由送料装置2传动,依次经由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上漆和刻纹后,从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上刮下的涂料传送至涂料循环系统5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
其中,所述送料装置2包括主传动轮20、副传动轮21和缠绕于其外周的传动带22,所述主传动轮20为送料装置2的主要支撑组件,其设置于传送带22的中部,所述副传动轮21设置于传送带22的两端,通过两端的副传动轮21的拉伸,将传送带22撑开,在电机驱动下,通过主传动轮20和副传动轮21的转动,带动传送带22的转动,从而带动放置于传送带22上的工件的平移。
所述辊涂装置3包括并列排布的光辊30和涂料辊31,其中,涂料辊31正对送料装置2的前端,用于刷涂涂料,光辊30与涂料辊31相互紧靠,其中,光辊30对涂料棍31表面的涂料膜进行调节,使涂料棍31的表面形成均匀、平整的涂料膜,待刷涂的工件由送料装置传动,经涂料辊31的滚动将涂料均匀涂刷在工件上。在涂漆工艺中,通过辊涂装置3对工件的表面进行不均匀的微小凹凸面的涂漆,使得工件表面的反光度降低。
优选地,在送料装置2的下方设有涂料调节装置32,在所述光辊30和涂料辊31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涂料调节装置32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刷涂工件表面的涂料厚度。
优选地,所述辊涂装置3进一步包括第一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一刮刀33和第一回收调节装置34,所述第一刮刀33与光辊30相切,第一刮刀33将光辊30上剩余的涂料刮下并导入第一回收调节装置34中,传输至涂料循环系统5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所述第一回收调节装置34上设有可用人手调节的手轮和旋钮,通过第一回收调节装置34调节第一刮刀33的松紧,从而对涂料回收及涂料厚度进行人为调节控制。所述涂料辊31优选为表面低硬度的软轮,以适应对不同外形的工件进行辊涂操作。
所述刷涂装置4包括织物辊40,织物辊40呈圆柱形,其表面设有细小刷毛,通过刷毛深入到经过辊涂后的工件凹槽,将涂料刷涂在凹槽的表面,减低涂料面的光泽度。刷涂装置4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独具的刷涂工艺来降低工件表面的光泽,在刷涂过程中,除了下陷的工件凹槽表面没有上漆以外,其余部分均被刷涂上漆。
所述刷涂装置4进一步包括第二回收装置,其包括第二刮刀41和第二回收调节装置42,所述第二刮刀41与织物辊40相切,第二刮刀41将织物辊40上剩余的涂料刮下并导入第二回收调节装置42中,传输至涂料循环系统5进行回收和循环供给。所述第二回收调节装置42调节第二刮刀41与织物辊40之间的间距,以调节刷涂涂料的厚度。另外,所述第二回收调节装置42也是一种传动机构,通过外露的手轮或旋钮旋转时经过一系列的转动,带动第二刮刀41进行微小的调整运动。
优选地,所述涂料循环系统5包括涂料桶50,所述涂料桶50与第一回收装置或第二回收装置连通,收集回收涂料并循环导入。涂料回收槽51置于涂料桶50的上方,将涂料导入涂料桶51中回收。
优选地,辊涂装置进一步包括护罩35,其分别罩设于所述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的外部,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避免油漆涂料的散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影响人工作业环境。
优选地,涂料回收槽51固定于机架1上,且与涂料回收管路连通,其出口与涂料桶50连通。
优选地,辊涂装置进一步包括送油装置6,其分别装设于涂料辊31和织物辊41的上方,并通过管路与涂料桶50连通,通过涂料泵的驱动下,送油装置5将涂料桶50中的涂料导出并流入涂料辊31和织物辊41上,以实现涂料的循环供给。所述涂料循环系统5除了对辊涂装置3和刷涂装置4进行涂料供给外,还起到回收涂料的作用,涂料桶50中的涂料通过涂料泵传输至送油装置6,辊涂和刷涂过程中多余的涂料会被刮刀刮下,下落到涂料回收槽51中,再回流入涂料桶50中,实现循环利用。
送料装置主要用于将待涂漆工件推送至辊涂装置;辊涂装置主要用于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正常的涂漆;刷涂装置主要对经过辊涂的工件的凹槽表面进一步刷漆;涂料循环系统主要用于对辊涂装置和刷涂装置过程中多余的涂料涂料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刷漆过程中,工件板材放置于送料装置2的表面,主传动轮22带动传送带22运转,在送料装置2的顶面上形成一个向前推送的作用力。工件板材在传动带22的作用下向前进,先经过辊涂装置3进行辊涂,辊涂后的工件表面基本已经均匀上漆,然后,工件再进一步经过织物刷涂装置4,通过织物刷涂给光滑的油漆面留下微小的凹凸面,以减低漆面光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减低涂料面光泽的辊涂装置,具有特殊的织物刷涂装置,刷涂装置的织物辊表面设有细小刷毛,可对除了下陷的凹槽表面进行上漆。辊涂装置可对工件的表面进行不均匀的微小凹凸面涂漆,使得工件的表面反光度降低,以降低工件的表面光泽度。采用刷涂的方式对工件表面进行完全涂漆,涂漆哑光效果卓越,满足现代的特殊加工需要,确保涂漆质量。且织物刷涂装置与辊涂装置完全独立,保留了原有的辊涂工艺,在普通场合也可以关闭刷涂功能,对不同的涂漆要求和不同的场合有极强的适应性。送料装置延伸至刷涂装置之后,为刷涂提供足够的流平时间,确保了刷涂的工艺性能。同时,涂料充分回收利用,避免浪费,符合经济和环保原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