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中的生产反应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涂料生产及加工过程的涂料生产用分散釜。
背景技术:
随着装修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涂料及相关原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生产厂家对于自身产品的质量也更加重视,由于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涂料生产设备则关系着涂料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分散釜作为生产设备在涂料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集低速搅拌和高速分散于一体,包括分散釜筒体以及搅拌装置,有时还可能涉及到加热元件以及保温结构,通过将原料置于分散釜中,使其完全混合改性,形成具有一定特性的材料以供使用。现有的分散釜通常都是结构单一的密闭容器结构,通过电机带动搅拌件对釜体中材料进行搅拌,而由于所添加的原料本身大部分是半流体的膏浆类物质,搅拌时的阻力较大,若加大电机转速会导致电机工作时的负荷变大,导致电机使用寿命大幅降低,而若降低电机转速则需要延长搅拌时间,同时搅拌时搅拌效果也较差,不能将原料完全搅拌均匀,另外,在分散釜筒体底部也容易出现原料沉积,影响加工效率以及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涂料生产用分散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涂料生产用分散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端盖以及釜体,其中,所述端盖上固定有搅拌装置,而所述釜体包括内表面经过萘钠处理的金属基材层,所述金属基材层上半部份为光滑直壁面,而在上半部份对应搅拌装置上搅拌元件的部分上成型有若干水平设置的凸阶,所述凸阶为横截面为劣弧的弧面凸阶,在金属基材层面上交错设置并通过焊接成型,且在其表面成型有一层复合保护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分散釜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带搅拌电机的搅拌轴,此搅拌轴底部连接有U型搅拌叶片作为搅拌元件,此U型搅拌叶片下部与搅拌轴固连,其上部延伸到釜底向上2/3位置处。
在分散釜中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带分散电机的分散轴,且每个分散轴上装有至少1个分散盘,且分散盘个数优选为两个。
而所述复合保护层包括成型在整个金属基材层的内表面上的玻纤网格布,以及成型在玻纤网格布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凸阶的弧面凸阶的对应的弧度为0.15~0.30rad,对应的弧面半径与釜体的内径相同,且每个凸阶单元的设置厚度为30~50mm。
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8~16mm,且贴合于金属基材层的内侧面上。
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与金属基材层之间还成型有一层厚度为20~30mm的高密度聚乙烯层,而玻纤网格布则压实成型在高密度聚乙烯层外表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结构简单,通过在分散釜内搅拌及分散位置设置弧面凸阶用以控制原料的搅拌分散,在分散过程中利用凸阶来提高分散效率,提高浆料的分散效果,更好的保证浆料搅拌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尤其适合于大尺寸分散釜中。利用此种结构能有效防止浆料在分散釜筒体内沉积,可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料浪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细节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凸阶在分散釜内的交错布置结构。
其中:1、控制箱;2、分散电机;3、搅拌电机;4、进料口;5、平衡泄压口;6、搅拌轴;7、分散轴;8、分散盘;9、U型搅拌叶片;10、凸阶;11、釜体;12、卸料口;13、复合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的一种涂料生产用分散釜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反应釜本体,此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的端盖以及釜体11,其端盖位于釜体11上部,其上开有进料口4以及平衡泄压口5,并设置有电机固定架用于固定分散电机2以及搅拌电机3,分散电机2与搅拌电机3下部分别设置有分散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分散装置包括分散轴7,此分散轴7上装有两个分散盘8。而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6,此搅拌轴6上底部连接有U型搅拌叶片9作为搅拌元件,此U型搅拌叶片9下部与搅拌轴6固连,其上部延伸到釜体11的釜底向上2/3位置处,而在釜体11的底部则设置有卸料口12。
在本实施例中,釜体11为内表面经过萘钠处理的金属基材层成型,用于方便在其表面成型复合保护层13。同时,在U型搅拌叶片9外侧的釜体1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阶10,这些凸阶10在釜体11交错设置,其设置样式如图3所示,这些凸阶的为横截面为劣弧的弧面凸阶,弧度为0.28rad,对应的弧面半径与釜体的内径相同,且每个凸阶单元的设置厚度为45mm,通过焊接方式成型在釜体11内侧侧壁上。在整个釜体11内表面以及凸阶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合保护层13,此复合保护层13之釜体11侧向外依次为20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层、压实成型在高密度聚乙烯层表面的玻纤网格布以及成型在玻纤网格布表面的厚度为8mm的聚四氟乙烯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