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438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精密铜管的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属于精密铜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强化,空调、制冷及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铜管内壁残留物,矿物油、cl-、石蜡含量的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各种环保清洗材料和清洗技术问世,用环保的清洗材料、清洗技术、可靠的制造技术、经济的运行成本,制造内壁低残留物高清洁度铜管,是当今发展趋势。现目前在清洗铜管时,是将清洗剂以及海绵球从铜管的一端通入,再通入气体将清洗剂和海绵球从铜管的另一端吹出,这样海绵球在铜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就结合清洗剂将铜管内壁清洗干净。但是,现目前在铜管的出口一端,通常是将吹出的清洗剂和海绵球直接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即可,由于整个清洗过程是封闭的,工作人员就无法观察和判断铜管是否被清洗干净,以及通入的海绵球是否都全部吹出,在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难度,而且还可能会因为海绵球未排尽而造成铜管内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清洗铜管内壁时由于缺少专用的回收分离设备,导致无法快速观察了解清洗后铜管内部状态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观察判断的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包括收集桶,所述收集桶通过清洗管与铜管的输出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管与收集桶之间安装有分离桶,所述分离桶是由观察桶和过滤桶组成,所述观察桶和过滤桶均为圆桶结构,观察桶固定在过滤桶的上端,过滤桶的下端与收集桶连通;所述清洗管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在观察桶上,在观察桶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一侧与观察桶可转动连接;在过滤桶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过滤桶内壁可转动连接,在过滤桶的外侧安装有用于翻转过滤网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伸入过滤桶内并与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通风管、过滤板、上翻盖,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过气道,所述通风管中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上翻盖,所述上翻盖后设置有翻转合页,所述上翻盖前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两侧设置有上锁扣,所述上翻盖下设置有所述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过滤环,所述过滤环内设置有过滤丝,所述过滤环前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旋转轴旁设置有加力轴,所述加力轴上设置有手摇柄,所述手摇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过滤环后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后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过滤板下设置有下翻盖,所述下翻盖前设置有下锁扣。

优化地,所述过滤网包括底盘,在底盘上端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是由树脂材质制得,在耐磨层上端铺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耐磨层厚度的1/2,在过滤网上还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为通孔,所述过滤孔的直径小于10mm。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层结构的过滤网能够增强过滤的效果,还能提高过滤网的通过寿命,特别是采用防腐层和耐磨层的厚度设计,能够减小高压清洗剂对过滤网的冲击,保持过滤网的结构稳定,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清洗后的状态。

优化地,在过滤桶侧壁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横向设置,所述连接管内安装有密封套和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设于连接管的内侧,密封套设于连接管的外侧,翻转机构依次穿过所述密封套和滚动轴承后与过滤网相连。这里采用了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密封套和滚动轴承,因此即使在高压和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分离装置内部良好的密封性,不会有清洗剂外泄。

优化地,所述观察桶是由透明塑料制得。通过采用透明材质的观察桶能够让工作人员直接从外部就观察到海绵球的状态,从而快速的作出判断。

优化地,所述观察桶的容积大于250ml,在所述过滤网上设有至少10个过滤孔。本发明精确设计了过滤网上过滤孔的数量,这是根据每次清洗剂的用量和海绵球的数量而综合得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优化地,所述上翻盖和所述下翻盖分别与所述通风管通过翻转合页连接,所述上锁扣与所述下锁扣通过过盈配合;所述过滤环呈圆环形,所述过滤丝编织在所述过滤环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中心轴分别焊接在所述过滤环两侧。

优化地,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中心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通风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环卡在所述旋转槽内,所述密封环粘贴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加力轴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手摇柄通过铆钉连接。

优化地,所述防滑纹雕刻在所述手摇柄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中心轴都呈圆柱形。

优化地,所述通风管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板直径,所述过气道穿过所述过滤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吹出的海绵球的状态,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可以将海绵球和清洗剂分离,并且可以直接看到海绵球的状态,例如黑色、灰色等,从而判断铜管内壁是否被清洗干净,极大的提高了清洗工作的可靠性。

2、可重复通过:由于在生产中,每一卷铜管都是有特定长度的,因此对于每一卷铜管的单独清洗都可以做到实时观察,而且不受铜管长度的限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3、通过安全、可靠,既能保障吹洗时内部的密封性,也能在吹洗完后及时的观察,特别是对于海绵球的数量能够快速的得知结果,避免了铜管堵塞的情况发生。

4、本发明的翻转机构利用翻转过滤板后气流冲击,将过滤板上的杂物排出,避免频繁拆卸过滤板,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清理过滤网上杂物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过滤网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内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桶,2—清洗管,3—铜管,4—分离桶,41—观察桶,42—过滤桶,43—连接管,44—密封套,45—滚动轴承,5—防护盖,6—过滤网,61—底盘,62—耐磨层,63—防腐层,64—过滤孔,7—翻转机构,71—通风管,72—过滤板,73—上翻盖,74—过气道,75—安装槽,76—翻转合页,77—旋转槽,78—上锁扣,79—过滤环,80—过滤丝,81—旋转轴,82—密封环,83—加力轴,84—手摇柄,85—防滑纹,86—中心轴,87—固定座,88—中心孔,89—下翻盖,90—下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铜管内壁清洗的清洗剂分离装置,包括收集桶1,所述收集桶1通过清洗管2与铜管3的输出端连通;在所述清洗管2与收集桶1之间安装有分离桶4,所述分离桶4是由观察桶41和过滤桶42组成,所述观察桶41和过滤桶42均为圆桶结构,观察桶41固定在过滤桶42的上端,过滤桶42的下端与收集桶1连通;所述清洗管2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在观察桶41上,在观察桶4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盖5,所述防护盖5的一侧与观察桶41可转动连接;在过滤桶42内安装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与过滤桶42内壁可转动连接,在过滤桶42的外侧安装有用于翻转过滤网6的翻转机构7,所述翻转机构7伸入过滤桶42内并与过滤网6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在工作时,是先将清洗剂和干净的海绵球装入铜管3的输入端,再通入氮气或压缩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清洗剂和海绵球穿过整个铜管的内壁,到达铜管3的输出端。清洗剂和海绵球在运行过程中,就达到了对铜管内壁进行清洗的目的。这时,在分离桶4中,就会看到清洗完成后的海绵球,通过观察海绵球的颜色状态,就能够判断出铜管内壁是否被清洗干净。当观察完成后,转动翻转机构7,使得过滤网6同步翻转,这时落在过滤网上的海绵球就被倒入收集桶1中,达到回收的目的。然后回转翻转机构7,使得过滤网6恢复水平放置状态,这样就可以开始下一次的清洗工作。

所述翻转机构7包括通风管71、过滤板72、上翻盖73,所述通风管71内设置有过气道74,所述通风管71中间设置有安装槽75,所述安装槽75内设置有所述上翻盖73,所述上翻盖73后设置有翻转合页76,所述上翻盖73前设置有旋转槽77,所述旋转槽77两侧设置有上锁扣78,所述上翻盖73下设置有所述过滤板72,所述过滤板72包括过滤环79,所述过滤环79内设置有过滤丝80,所述过滤环79前设置有旋转轴81,所述旋转轴81上设置有密封环82,所述旋转轴81旁设置有加力轴83,所述加力轴83上设置有手摇柄84,所述手摇柄84上设置有防滑纹85,所述过滤环79后设置有中心轴86,所述中心轴86后设置有固定座87,所述固定座87上设置有中心孔88,所述过滤板72下设置有下翻盖89,所述下翻盖89前设置有下锁扣90。

所述过滤网6包括底盘61,在底盘61上端设有耐磨层62,所述耐磨层62是由树脂材质制得,在耐磨层62上端铺设有防腐层63,所述防腐层63的厚度为耐磨层62厚度的1/2,在过滤网6上还设有过滤孔64,所述过滤孔64为通孔,所述过滤孔64的直径小于10mm。

在过滤桶42侧壁上安装有连接管43,所述连接管43横向设置,所述连接管43内安装有密封套44和滚动轴承45,所述滚动轴承45设于连接管43的内侧,密封套44设于连接管43的外侧,翻转机构7依次穿过所述密封套44和滚动轴承45后与过滤网6相连。所述观察桶41是由透明塑料制得。所述观察桶41的容积大于250ml,在所述过滤网6上设有至少10个过滤孔64。

所述上翻盖73和所述下翻盖89分别与所述通风管71通过翻转合页76连接,所述上锁扣78与所述下锁扣90通过过盈配合;所述过滤环79呈圆环形,所述过滤丝80编织在所述过滤环79上,所述旋转轴81和所述中心轴86分别焊接在所述过滤环79两侧。所述中心轴86穿过所述中心孔88,所述固定座87与所述通风管7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环82卡在所述旋转槽77内,所述密封环82粘贴在所述旋转轴81上,所述加力轴83分别与所述旋转轴81和所述手摇柄84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防滑纹85雕刻在所述手摇柄84上,所述旋转轴81和所述中心轴86都呈圆柱形。所述通风管71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板72直径,所述过气道74穿过所述过滤板72。

上述翻转机构中,气流进入通风管71中的过气道72,经过过滤板72,空气中的杂物被过滤丝80拦住留在过滤丝上,当杂物积累到需要清理时,手握手摇柄84转动,加力轴83带动旋转轴81转动,旋转轴81带动过滤板72以中心轴86为中心翻转,加大气流,过滤丝80上的杂物被吹下,在通风管71出口处收集杂物,当过滤板72使用时间过长或破损时,扳开上锁扣78和下锁扣90,上翻盖73和下翻盖89以翻转合页76为中心翻开,取出中间的过滤板72进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