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357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剂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不同成分的药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有的药剂为固体而有的药剂为液体,在混合前固体药剂需要先进行粉碎,粉碎后再与液体药剂进行混合,涉及到的工序和设备较多,生产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缸及上盖,搅拌桶为上端开口结构,搅拌缸为上端开口结构,上盖设在搅拌桶的上端面,搅拌缸设在搅拌桶的内腔中;搅拌桶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设有竖向设置的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面固定卡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中套装有沿竖向设置的转动轴,搅拌缸的底部设有与转动轴匹配的卡接头,搅拌缸通过卡接头卡装在转动轴上;搅拌缸靠近下端面的外圆周上固定套装有从动齿圈,搅拌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轮驱动电机,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套装有与从动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上盖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搅拌电机轴沿竖向设置,搅拌电机轴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另一端从上盖的上端穿入搅拌缸的内腔中,搅拌轴靠近下端的侧壁设有环形挡台,环形挡台下端的搅拌轴上套装有搅拌刀,搅拌刀下端的搅拌轴上旋装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搅拌刀包括穿装在搅拌轴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外壁设有向上弯折的上刀片和向下弯折的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不再一个平面内。

优选的,搅拌桶靠近上端面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的支撑凸台,支撑凸台的上端面设有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的内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弧形腔,弧形腔中均转动的卡装有限位滚珠,限位滚珠与搅拌缸的外壁贴合。

优选的,弧形支撑架的上端压装有上压圈。

优选的,上盖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凸环,搅拌桶的上端面设有与环形凸环匹配的环形卡槽。

优选的,上盖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竖向连接杆,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超声波搅拌棒,超声波搅拌棒伸入搅拌缸的内腔中。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及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R3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4管脚,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4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5管脚,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24管脚,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电阻R7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26管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串联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搅拌电机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搅拌电机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共地。

优选的,所述的单片机为AT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搅拌电机和齿轮驱动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刀高速转动,起到破碎和搅拌的作用,齿轮驱动电机带动从动齿圈低速运行,提高搅拌效果,齿轮传动稳定;

2.搅拌刀设有向上弯折的上刀片和向下弯折的下刀片,可以将物料翻转,提高破碎和搅拌效率;

3.设有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的内端面设有限位滚珠,通过限位滚珠可以防止搅拌缸的晃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弧形支撑架为可拆卸结构,可以根据搅拌缸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弧形支撑架,适应性更强;

4.设有超声波搅拌棒,进一步提高破碎和搅拌效果。

5.设有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搅拌电机的转速和转向,提高破碎和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之二;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中的搅拌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为搅拌桶,2为液压缸,3为支撑座,4为转动轴承,5为转动轴,6为从动齿圈,7为搅拌缸,8为锁紧螺母,9为搅拌刀,10为超声波搅拌棒,11为搅拌轴,12为限位挡圈,13为限位滚珠,14为竖向连接杆,15为上盖,16为搅拌电机,17为上压圈,18为驱动齿轮,19为齿轮驱动电机;101为支撑凸台,102为环形卡槽,201为液压伸缩杆,701为卡接头,901为安装座,902为上刀片,903为下刀片,904为安装孔,111为环形挡台,151为环形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6, 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用药剂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缸及上盖,搅拌桶为上端开口结构,搅拌缸为上端开口结构,上盖设在搅拌桶的上端面,搅拌缸设在搅拌桶的内腔中;搅拌桶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设有竖向设置的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面固定卡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中套装有沿竖向设置的转动轴,搅拌缸的底部设有与转动轴匹配的卡接头,搅拌缸通过卡接头卡装在转动轴上;搅拌缸靠近下端面的外圆周上固定套装有从动齿圈,搅拌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轮驱动电机,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套装有与从动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上盖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搅拌电机轴沿竖向设置,搅拌电机轴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另一端从上盖的上端穿入搅拌缸的内腔中,搅拌轴靠近下端的侧壁设有环形挡台,环形挡台下端的搅拌轴上套装有搅拌刀,搅拌刀下端的搅拌轴上旋装有锁紧螺母。搅拌刀包括穿装在搅拌轴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外壁设有向上弯折的上刀片和向下弯折的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不再一个平面内。

搅拌桶靠近上端面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的支撑凸台,支撑凸台的上端面设有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的内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弧形腔,弧形腔中均转动的卡装有限位滚珠,限位滚珠与搅拌缸的外壁贴合。弧形支撑架的上端压装有上压圈。

上盖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凸环,搅拌桶的上端面设有与环形凸环匹配的环形卡槽。

工作原理

先将不同的药剂放入搅拌缸中,接通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向上移动,将搅拌缸的卡接头卡装入转动轴中(参见图6),然后控制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向下移动,待搅拌缸完全进入搅拌桶中,盖上上盖,启动搅拌电机和齿轮驱动电机,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搅拌完成后,取下上盖,接通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向上移动,将搅拌缸取出。

实施例二:参见图1-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碎和搅拌效果,上盖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竖向连接杆,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超声波搅拌棒,超声波搅拌棒伸入搅拌缸的内腔中。

搅拌电机和齿轮驱动电机工作时,启动超声波搅拌,超声波搅拌有助于破碎和搅拌药剂。

实施例三:参见图7,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破碎和搅拌效果,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及驱动电路,单片机为AT89C52单片机。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R3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4管脚,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4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5管脚,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24管脚,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电阻R7后连接至单片机的U1_26管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串联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搅拌电机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搅拌电机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共地。

单片机的P1.3=1,P1.4=0,P2.3=0,P2.5=1,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2断开,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3断开,此时搅拌电机正转;单片机的P1.3=0,P1.4=1,P2.3=1,P2.5=0,三极管Q1断开,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4断开,三极管Q3导通,此时搅拌电机反转。

可以控制搅拌电机的转速和转向,提高破碎和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