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解吸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322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解吸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脱硫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解吸塔。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近年来,煤气净化系统中应用真空碳酸钾法脱除硫脱氰工艺越来越广泛,其工艺原理是使用碳酸钾溶液直接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等酸性气体,属于湿式吸收法脱硫工艺。吸收酸性气体后的脱硫富液进入解吸塔后再生,通过蒸汽闪蒸使脱硫富液脱去酸性气体生成脱硫贫液,后经贫液泵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227406 U公开了一种解吸塔。这种结构的解吸塔能在真空碳酸盐法煤气脱硫脱氰工艺中有效地对脱硫富液进行再生,但这种装置却存在蒸汽产生量及压力不够,使脱硫富液在填料部内与蒸汽无法充分反应,从而造成脱硫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解吸塔,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大压力的蒸汽产生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解吸塔,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填料部,所述塔体上还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蒸汽产生部,蒸汽产生部位于填料部的下方,所述塔体上还插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侧与塔体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塔体上还插设有进液管,所述蒸汽产生部包括蒸发腔,蒸发腔的下方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部,所述进液管与各个蒸发腔互相贯通,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各个蒸发腔,第一转轴与蒸发腔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螺旋伞齿轮,所述蒸发腔的内壁上还通过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伞齿轮,第二螺旋伞齿轮与第一螺旋伞齿轮互相啮合,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的第一顶盖,第一顶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蒸发腔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第二顶盖的底面与第一顶盖的顶面互相接触,第二顶盖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选择性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的内部开设有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内放置有线缆,第一转轴上贯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位于各个蒸发腔内部,第一换热管上贯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加热部,第二加热部与线缆电连接。

所述塔体的底部还贯通设有贫液出口,贫液出口上固定连接有手阀。

所述空腔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扣,第一固定扣固定所述线缆。

所述第一换热管内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第二固定扣固定所述第二加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塔体,用于在真空碳酸盐法煤气脱硫脱氰工艺中对脱硫富液进行再生,脱硫富液从塔体的顶端进入到填料部内,并与下方蒸汽产生部产生的蒸汽进行接触,从而脱去酸性气体生成脱硫贫液,蒸发腔用于蒸汽的产生,并通过进液管流入液体,本实用新型的蒸发液体可以使用去离子水,也可以使用与现有技术一致的脱硫贫液,第一支架用于对蒸汽产生部进行支撑固定,同时内部可以放置第一加热部的线缆,本实用新型的蒸汽产生原理为:第一转轴通过一个外置电机缓慢转动,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和第二螺旋伞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角速度一致,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通孔随着第一顶盖转动,从而与第二顶盖上静止的第二通孔发生间歇性的接触,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贯通,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未贯通时,此时蒸发腔空间密闭,蒸发腔内液体在第一加热部的加热下蒸发并使蒸发腔内的压力增加,进而可以提升液体的沸点,此时蒸发腔内的温度会大于液体常压下的沸点,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贯通时,高压蒸汽会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快速喷出,而压力的快速减低也会使温度高于常压沸点的液体更加快速的蒸发,使高压蒸汽喷出的时间更久,进一步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内部通过第二加热部进行加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结构可以提升换热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随着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会间歇性的浸入到蒸发腔内的液体中,当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未浸入液体时,会在第二加热部的作用下快速加热温度升高到300℃以上,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角速度一致,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贯通的同时,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也会同时浸入液体内,从而会与液体快速换热造成大量液体被蒸发,进一步提升蒸汽产生量和蒸汽产生的压力,产生的蒸汽快速上升进入到填料部内,从而能和脱硫富液发生更加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第一密封圈和第一轴承,用于塔体与第一转轴的密封,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用于蒸发腔与第一转轴的密封,保证蒸发腔内部的高压,由于设置了多个蒸发产生部,可以调整通过蒸发产生部内第一转轴与第一换热管的位置,以及第二转轴与第一顶盖的位置,使各个蒸发产生部不同时喷出蒸汽,进而可以多个蒸发产生部互相配合使本实用新型总体的蒸汽提供更加持久。贫液出口用于对脱硫贫液的排出,手阀用于手动控制开关,第一固定扣用于对线缆进行固定,防止第一转轴的转动造成线缆的移动,第二固定扣用于对第二加热部的固定,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蒸汽产生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喷气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顶盖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塔体;2、填料部;3、贫液出口;4、第一支架;5、第一轴承;6、第一密封圈;7、蒸汽产生部;8、第一转轴;9、进液管;10、第一加热部;11、蒸发腔;12、第二密封圈;13、第二轴承;14、线缆;15、柱形空腔;16、第一固定扣;17、第二固定扣;18、第一换热管;19、第二换热管;20、第二加热部;21、第一螺旋伞齿轮;22、第二转轴;23、第一顶盖;24、第二顶盖;25、第一通孔;26、第二通孔;27、定位环;28.手阀;29、喷气部;30、喷气孔;31、弹簧;32、凹槽;33、凸棱;34、第二螺旋伞齿轮;35、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塔体1,塔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填料部2,所述塔体1上还通过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蒸汽产生部7,蒸汽产生部7位于填料部2的下方,所述塔体1上还插设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两侧与塔体1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6,塔体1上还插设有进液管9,所述蒸汽产生部7包括蒸发腔11,蒸发腔11的下方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部10,所述进液管9与各个蒸发腔11互相贯通,所述第一转轴8穿过各个蒸发腔11,第一转轴8与蒸发腔11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圈12,第一转轴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螺旋伞齿轮21,所述蒸发腔11的内壁上还通过第二支架35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下方圆定连接有第二螺旋伞齿轮34,第二螺旋伞齿轮34与第一螺旋伞齿轮21互相啮合,第二转轴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的第一顶盖23,第一顶盖2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5,所述蒸发腔11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24,第二顶盖24的底面与第一顶盖23的顶面互相接触,第二顶盖2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6,所述第一通孔25与第二通孔26选择性接触,所述第一转轴8的内部开设有柱形空腔15,柱形空腔15内放置有线缆14,第一转轴8上贯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换热管18,第一换热管18位于各个蒸发腔11内部,第一换热管18上贯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换热管19,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加热部20,第二加热部20与线缆14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塔体1,用于在真空碳酸盐法煤气脱硫脱氰工艺中对脱硫富液进行再生,脱硫富液从塔体1的顶端进入到填料部2内,并与下方蒸汽产生部7产生的蒸汽进行接触,从而脱去酸性气体生成脱硫贫液,蒸发腔11用于蒸汽的产生,并通过进液管9流入液体,本实用新型的蒸发液体可以使用去离子水,也可以使用与现有技术一致的脱硫贫液,第一支架4用于对蒸汽产生部7进行支撑固定,同时内部可以放置第一加热部10的线缆,本实用新型的蒸汽产生原理为:第一转轴8通过一个外置电机缓慢转动,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21和第二螺旋伞齿轮34的啮合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22转动的角速度一致,第二转轴22的转动带动第一通孔25随着第一顶盖23转动,从而与第二顶盖24上静止的第二通孔26发生间歇性的接触,使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互相贯通,当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未贯通时,此时蒸发腔11空间密闭,蒸发腔11内液体在第一加热部10的加热下蒸发并使蒸发腔11内的压力增加,进而可以提升液体的沸点,此时蒸发腔11内的温度会大于液体常压下的沸点,当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贯通时,高压蒸汽会从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快速喷出,而压力的快速减低也会使温度高于常压沸点的液体更加快速的蒸发,使高压蒸汽喷出的时间更久,进一步的,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内部通过第二加热部20进行加热,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的结构可以提升换热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随着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会间歇性的浸入到蒸发腔11内的液体中,当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未浸入液体时,会在第二加热部20的作用下快速加热温度升高到300℃以上,由于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22转动的角速度一致,当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贯通的同时,第一换热管18和第二换热管19也会同时浸入液体内,从而会与液体快速换热造成大量液体被蒸发,进一步提升蒸汽产生量和蒸汽产生的压力,产生的蒸汽快速上升进入到填料部2内,从而能和脱硫富液发生更加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第一密封圈6和第一轴承5,用于塔体1与第一转轴8的密封,第二密封圈12和第二轴承13,用于蒸发腔11与第一转轴8的密封,保证蒸发腔11内部的高压,由于设置了多个蒸发产生部7,可以调整通过蒸发产生部7内第一转轴8与第一换热管18的位置,以及第二转轴22与第一顶盖23的位置,使各个蒸发产生部7不同时喷出蒸汽,进而可以多个蒸发产生部7互相配合使本实用新型总体的蒸汽提供更加持久。所述塔体1的底部还贯通设有贫液出口3,贫液出口3上固定连接有手阀28。贫液出口3用于对脱硫贫液的排出,手阀28用于手动控制开关,所述空腔15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扣16,第一固定扣16固定所述线缆14。第一固定扣16用于对线缆14进行固定,防止第一转轴8的转动造成线缆14的移动,所述第一换热管18内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17,第二固定扣17固定所述第二加热部20。第二固定扣17用于对第二加热部20的固定,防止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加热部20发生位置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所述蒸发腔11的顶部设有两个凹槽32,所述第二顶盖24上设有两个凸棱33,凸棱33位于凹槽32内,所述蒸发腔11的顶部外侧还套设有喷气部29,喷气部29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孔30,喷气部29内部固定套接有定位环27,定位环27下方连接有若干个环形排布的弹簧31,弹簧31的下方与第二顶盖24接触,通过上述结构,凸棱33和凹槽32的位置关系可以防止第二顶盖24随第一顶盖23同步转动,同时定位环27下方的弹簧31,向下挤压第二顶盖24,能够增大第二顶盖24与第一顶盖23的接触力,防止第二顶盖24与第一顶盖23之间漏气,从而保证提升蒸发腔11内的压力,同时喷出的蒸汽从第二通孔26进入到喷气部29内,并从喷气孔30喷出,该结构可以提升喷气喷出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效率。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塔体和填料部等器件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管,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解吸塔的其他装置,与引用专利所描述的一致,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