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沉调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972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预沉与调节功能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污水进行预沉和调节两大工序。目前,污水的预沉和调节大多为两个设备,一个设备实现预沉功能,另一个设备实现调节功能,这样占地面积大,投资高,不利于运营管理,而且对污水的预处理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沉调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预沉调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部中心竖向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的顶端连通污水进口,导流筒的下方设置有刮泥装置,在刮泥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集泥槽,所述集泥槽通过排泥管道与污泥储存系统连接,在刮泥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电气控制装置连接,搅拌轴从导流筒中穿过,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刮泥板。

优选的,所述刮泥板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上竖向固定有刮泥棒,在支撑框架的底部水平布设有条形刮泥片。

优选的,在支撑框架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设置多根,且布设在壳体的不同高度处。

优选的,所述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集泥区、沉淀区、清水区和排水区,所述集泥槽设置在集泥区,刮泥装置设置在沉淀区,排水管设置在排水区。

优选的,在集泥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缓冲区,在清水区和排水区之间设置有调节区,在排水区的上方设置有超高区,在超高区的上方设置有检修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集污水预沉与调节功能于一体,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节约了投资,便于生产管理及操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预沉调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上部中心竖向设置有导流筒2,导流筒2的顶端连通污水进口,导流筒2的下方设置有刮泥装置3。在刮泥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集泥槽4,所述集泥槽4通过排泥管道5与污泥储存系统连接,在排泥管道5上设置有污泥输送泵6。在刮泥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共设置3根,且平行布设在壳体1的不同高度处,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1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刮泥装置3包括搅拌轴301,搅拌轴301的顶端连接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与电气控制装置9连接。搅拌轴301从导流筒2中穿过,搅拌轴301的底端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包括支撑框架302,在支撑框架302上竖向固定有刮泥棒303,在支撑框架302的底部水平布设有条形刮泥片304。在支撑框架302与搅拌轴30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305。

上述污泥输送泵6与排水泵10也均与电气控制装置9连接。

上述壳体1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集泥区101、沉淀区102、清水区103和排水区104,所述集泥槽4设置在集泥区,导流筒2和刮泥装置3设置在沉淀区,排水管7设置在排水区。

进一步的,在集泥区101与沉淀区102之间设置有缓冲区108,在清水区103和排水区104之间设置有调节区105,在排水区104的上方设置有超高区106,在超高区106的上方设置有检修区10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当废水进入预沉调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时,废水首先进入中心导流筒,随着中心导流筒往下流动,在中心导流筒的底部实现泥水分离,大比重的泥砂沉淀在集泥区内。当污泥储存到一定高度时,开启污泥输送泵,来实现清空集泥槽内污泥的功能。清水随着水流进入清水区,随着水量的加大,清水进入调节区,到达一定高度后,启动排水泵进行分级排水,清水进入下一个构筑物,实现了预沉、调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区是使沉淀区和污泥区分开的一个区域,主要是防止流动的污水对污泥区的扰动;沉淀区包含导流筒及刮泥板,主要是实现泥、水的分离;清水区是用于泥、水分离后的清水的储存;排水区是废水预沉及调节完成后,逐级排水进入下一个构筑物;调节区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量、均化水质;超高区主要是防止污水外溢。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