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自动进料气液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气液反应属于常见的化学反应,现有的主要是将气体融入液体中进行反应,但是如此很多不稳定的气体与液面接触不稳定,且反应速率慢。而且大部分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为单反应,如此反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既能够使气液闪速反应,还能够间歇式自动进料,提高生产效率的间歇式自动进料气液反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间歇式自动进料气液反应装置,包括釜体和夹套,所述夹套在釜体外部;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连接有循环进料管,所述循环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设置在釜体内上部;所述雾化管上设有雾化器;所述釜体侧面设有位于雾化器上方的进气口,所述釜体下部设有主进料管,所述主进料管上设有第一智能控制阀,所述主进料管的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所述出料管的末端设有第二智能控制阀,所述釜体外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料管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雾化管下方,所述循环进料管上设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感应器包括上限液位感应器和下限液位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管包括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为多个且出雾方向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智能控制阀和第二智能控制阀电连,所述控制器与上限液位感应器和下限液位感应器无线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内充满了冷却水或高温水,所述夹套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夹套底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压力表、压力阀和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间歇式自动进料气液反应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反应装置中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有循环进料管,且设有上限液位感应器和下限液位感应器,可通过感应液位判断加料,并通过控制器和智能控制阀控制出料和加料,达到自动加料;
(2)将液体进行雾化后与气体反应,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釜体,2-夹套,3-出料口,4-出料管,5-循环进料管,6-雾化管,7-雾化器,8-主进料管,9-第一智能控制阀,10-第二智能控制阀,11-上限液位感应器,12-下限液位感应器,13-进水口,14-出水口,15-压力表、16-压力阀,17-排气阀,18-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间歇式自动进料气液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1和夹套2,夹套2在釜体1外部,夹套2内充满了冷却水或高温水,夹套2顶部设有进水口13,夹套2底部设有出水口14;釜体1的顶部设有压力表15、压力阀16和排气阀17;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上设有三通,三通的一端连接有循环进料管5,循环进料管5上设有循环泵,循环进料管5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或者两个雾化管6,雾化管6设置在釜体1内上部;雾化管6上设有雾化器7,雾化器7为多个且出雾方向向上;釜体1侧面设有位于雾化器7上方的进气口18,釜体1下部设有主进料管8,主进料管8上设有第一智能控制阀9,主进料管8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雾化管6下方,主进料管8的下方设有上限液位感应器11和下限液位感应器12;出料管4的末端设有第二智能控制阀10,釜体1外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智能控制阀9和第二智能控制阀10电连,控制器与上限液位感应器11和下限液位感应器12无线信号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主进料管8将釜体1内加入反应液体,加入后则关闭第一智能控制阀9和第二智能控制阀10,使整个反应液体通过循环泵和循环进料管5进入雾化管6,并通过雾化器7雾化,与进气口18出来的气体进行接触反应。当第一次反应循环到一定时间后,开启第二智能控制阀10,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出料管4出料。当釜内液体下降到下限液位感应器12时,下限液位感应器12将信号传送与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智能控制阀9开启,第二智能控制阀10关闭,反应液体通过主进料管8进料,当反应液体加入至上限液位感应器11时,上限液位感应器11将信号传送与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智能控制阀9关闭,釜体1内的反应液体再次进行循环。由于釜体1内存在一部分反应的液体,因此后续整个气液反应时间缩短,且可自动控制进料,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