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234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硫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在原油罐中进行沉降时,受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等原因影响,硫化氢会不断从原油中析出;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析出的硫化氢若被吸入人体,会造成急性硫化氢中毒;若硫化氢在空气中浓度过高,则会直接致命;是十分危险的气体;但在向原油罐注油时,由于注油口呈敞开状,原油罐中挥发出油雾气体在注油口处泄露,造成污染和气体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注油时,原油罐中析出的油雾气体在注油口处泄露,造成污染和气体中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包括原油罐、脱硫罐和抽气泵;所述原油罐上端设有排气孔,所述的脱硫罐的上部内固定安装有主集气管,主集气管右端封闭,主集气管的左端通过管道与排气孔连通;在主集气管上横向间隔连通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分气管;分气管的下端出气口位于脱硫罐底部,在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抽气泵。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每个分气管的下端可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水平的中心出气筒,中心出气筒的左右两端封闭,并在中心出气筒的筒壁上分布有出气孔;在中心出气筒外由内而外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层的分散网筒;中心出气筒的出气孔直径大于每个分散网筒的网孔孔隙;最外层的分散网筒的网孔孔隙小于每个内层的分散网筒的网孔孔隙。

上述内层分散网筒与中心出气筒之间可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固定安装在一起;相邻分散网筒之间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固定安装在一起;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所连接的分散网筒之间。

上述原油罐的排气孔处可安装有滤油器。

上述滤油器可包括滤油筒、滤盖和滤芯;滤油筒为底部封口的筒体,滤油筒的中下部置于原油罐内,在原油罐内的滤油筒外壁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进气孔,在滤油筒内固定安装有滤芯;在滤油筒的上端密封固定安装有滤盖,在滤盖上连接有出气弯管;出气弯管的上端口与管道左端口连通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每个进气孔处可固定安装有滤网。

上述滤芯可采用过滤网筒;在滤油筒内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层的过滤网筒,过滤网筒的上端通过环形隔板与滤油筒固定连接在一起;过滤网筒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滤油筒底部;过滤网筒将滤网筒分隔成外部的滤前混合汽腔和内部的滤后滤汽腔;在过滤网筒的上端设有出气口。

上述过滤网筒可采用通过滤网卷制而成的多层滤网卷筒。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抽气泵将罐内的油雾气体经管道4快速的抽至脱硫罐内进行脱硫处理,这样可大幅度降低含有硫化氢的油雾气体在原油罐注油时从注油口处的泄露量,减少污染,避免硫化氢中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油器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原油罐,2为脱硫罐,3为主集气管,4为管道,5为抽气泵,6为分气管,7为中心出气筒,8为出气孔,9为分散网筒,10为滤油筒,11为过滤网筒,12为环形隔板,13为滤网,14为筋条,15为出气口,16为滤盖,17为出气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包括原油罐1、脱硫罐2和抽气泵5;所述原油罐1上端设有排气孔,所述的脱硫罐2的上部内固定安装有主集气管3,主集气管3右端封闭,主集气管3的左端通过管道4与排气孔连通;在主集气管3上横向间隔连通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分气管6;分气管6的下端出气口15位于脱硫罐2底部,在管道4上固定安装有抽气泵5。其中,脱硫罐2用于盛放脱硫药剂;使用时分气管6的下端出气口15置于脱硫药剂的液面下;在向原油罐1注入原油时,由于注油口呈敞开状,原油罐1中挥发出油雾气体在注油口处泄露至罐外,从而造成污染和气体中毒;为减少油雾气体的泄露,本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能够在油雾气体从注油口泄露之前,便通过抽气泵5将罐内的油雾气体经管道4快速抽至脱硫罐2内进行脱硫处理,这样可大幅度降低注油口处的油雾气体泄露量,降低硫化氢的污染及中毒几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原油罐自动除硫化氢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在每个分气管6的下端分别连通固定安装有水平的中心出气筒7,中心出气筒7的左右两端封闭,并在中心出气筒7的筒壁上分布有出气孔8;在中心出气筒7外由内而外依次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层的分散网筒9;中心出气筒7的出气孔8直径大于每个分散网筒9的网孔孔隙;最外层的分散网筒9的网孔孔隙小于每个内层的分散网筒9的网孔孔隙。使用时,通过分散网筒9能够进一步分散气体,细化进入脱硫药剂中的气体,使气体在入脱硫药剂中形成均匀分散的小气泡,这样能够增加气体与脱硫药剂之间的反应面积,进一步提高脱硫药剂的脱硫效果。

如附图1所示,为实现各分散网筒9之间,以及分散网筒9与中心出气筒7之间的连接,内层分散网筒9与中心出气筒7之间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14固定安装在一起;相邻分散网筒9之间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14固定安装在一起。通过圆周分布的筋条14所连接的分散网筒9之间,以及分散网筒9与中心出气筒7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由于分散网筒9较软易变形,筋条14也可作为分散网筒9的骨架,起到支撑分散网筒9的作用。

如附图1所示,为了减少油雾气体中油雾含量,在原油罐1的排气孔处安装有滤油器。滤油器可采用现有共知的滤油设备。

如附图3所示,滤油器包括滤油筒10、滤盖16和滤芯;滤油筒10为底部封口的筒体,滤油筒10的中下部置于原油罐1内,在原油罐1内的滤油筒10外壁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进气孔,在滤油筒10内固定安装有滤芯;在滤油筒10的上端密封固定安装有滤盖16,在滤盖16上连接有出气弯管17;出气弯管17的上端口与管道4左端口连通固定安装在一起。使用时,挥发出的油雾气体经进气孔进入至滤油筒10中,通过滤油筒10内的滤芯进行油雾过滤,起到初步净化油雾的作用;滤油筒10与滤盖16通过法兰密封固定安装,拆装方便,便于清理。

如附图3所示,在每个进气孔处固定安装有滤网13。析出的油雾气体在通过进汽口时,直接可以通过滤网13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如附图3所示,滤芯采用过滤网筒11;在滤油筒10内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层的过滤网筒11,过滤网筒11的上端通过环形隔板12与滤油筒10固定连接在一起;过滤网筒1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滤油筒10底部;过滤网筒11将滤网筒分隔成外部的滤前混合汽腔和内部的滤后滤汽腔;在过滤网筒11的上端设有出气口15。过滤网筒11的滤面大,保证有效的过汽量,避免因附着的油过多而发生堵塞,可靠性高。

根据需要,过滤网筒11采用通过滤网卷制而成的多层滤网卷筒。过滤网筒11也可采用其他现有公知的多层滤筒,多层滤筒可提高油雾的过滤净化效果;其中,多层滤网卷筒采用滤网卷制而成,因滤网为常用件,购买方便,价格低廉,所以多层滤网卷筒的成本低,制作简单;且多层滤网卷筒的层数可根据过滤情况现场可调,更灵活。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