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892发布日期:2018-06-28 01:5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



背景技术:

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恒温加热技术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恒温加热技术主要用于对生物样本预处理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生物样本和化学反应试剂在最佳的恒温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如图1所示,微量离心管(Eppendorf管)的结构一般包括管体1和管盖2,管盖在前部形成一块突起3,管盖在进行恒温加热时,可防止管内放射性、毒性、强腐蚀性等样品挥发、外泄。

在较高温度的恒温加热时,无论是水浴还是金属浴,如管内反应体系含有较多易挥发成分,则在温浴过程中微量离心管中短时间内急剧增压,管内压强极易超出微量离心管盖的承压上限,造成“爆管”现象。由此造成实验失败、实验室污染、仪器受损、甚至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使用安全的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以提高实验安全系数,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夹上设置有L形卡条,每相邻两条为轴对称;两条相对的L形卡条形成一道凹槽;凹槽底部(与背板接触)的宽部略大于对应型号微量离心管的管盖直径,凹槽开口的宽度略大于对应型号微量离心管管身直径。

优选地,所述L形卡条的长度等于对应型号微量离心管管盖直径的2倍,即每道凹槽可放置2个微量离心管。

优选地,所述L形卡条的入口两端设有45度斜坡。

优选地,所述凹槽中央标有阿拉伯数字作为编号。

优选地,L形卡条共8条,形成4道凹槽,或者L形卡条共6条,形成3道凹槽。

优选地,防爆板夹所用材料厚度适中,材质密度小于水,硬度高于普通优选EP管管盖。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量离心管防爆盖板夹,在微量离心管进行加热之前,选择与微量离心管对应规格的防爆板夹,将微量离心管管盖完全盖上,管盖和管口部分沿凹槽开口端轻轻推入,使其紧紧嵌入板夹凹槽内。在微量离心管受热时,可防止因管内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管盖爆开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成功率,降低实验室污染和实验仪器损坏的危险,保护实验操作人员不受放射性、毒性试剂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室常规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的俯视图,其中1是L形卡条,2是背板,3是凹槽。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的侧视图,微量离心管竖直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插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包括背板和L形卡条构成的凹槽。

在加热微量离心管反应体系时,选择与微量离心管对应规格的防爆板夹,将微量离心管管盖完全盖上,将管盖和管口部分沿凹槽开口末端轻轻推入,使其紧紧嵌入板夹凹槽内。在微量离心管受热时,可防止因管内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管盖爆开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成功率,降低实验室污染和实验仪器损坏的危险,保护实验操作人员不受放射性、毒性试剂伤害。

为了更方便地将微量离心管盖插入凹槽,可以在凹槽两端入口处设置斜坡,使得微量离心管管盖更易插入凹槽,减少卡顿,操作更为流畅。

以1.5ml微量离心管为例,如果管盖直径为20mm,管身直径为10.7mm,则可以取凹槽底部宽部为约22mm,开口的宽度为约12mm。

为了更灵活地操作,每个微量离心管防爆板夹可以只设4道凹槽,每道凹槽的长度为2个微量离心管管盖的直径之和,即每道凹槽可容纳2个微量离心管。这样,实验过程中可灵活取下任一微量离心管进行其他操作。

在微量离心管加热时,观察防爆板夹两侧,可看到微量离心管管盖突出部分,方便实验操作人员对微量离心管进行计数,增强适用性。

以上实施例只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可以做出改变。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