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机绞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757发布日期:2018-06-08 18:27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磨机绞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球磨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磨机绞笼。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球磨机绞笼安装在球磨机的出料端,主要作用是实施矿物的输送和分离,在球磨机的带动下符合浮选粒度要求的矿物通过绞笼间隙进入下部泵池,大块的渣料通过绞笼螺旋回到球磨机筒体进行再次粉碎。原来使用的绞笼,经常出现矿物跑粗的现象,导致下部使用的渣浆泵经常出现卡死现象,降低泵的可开动率,对球磨机磨矿粒度及磨矿效率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20257821公开了一种球磨机出料绞笼,该球磨机绞笼为桶状结构,容易出现塌腰现象,使绞笼中部外鼓,影响绞笼工作,该绞笼设置有两圆环框架,在实际使用时,不利于安装和拆卸。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121897公开了一种球磨机排矿绞笼,该绞笼设置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锥孔,若外壳过薄,则强度较低,若外壳过厚,则自身过重,导致绞笼负载过高,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球磨机绞笼,其通过扁钢之间的缝隙对渣料进行筛选,强度很大,不易变形且更耐磨,使用寿命更加长,设置法兰,便于安装和拆卸绞笼,绞笼主体为柱状结构且与法兰盘垂直,有效减小塌腰的可能性,设置钢丝网,可以更换对渣料的筛选粒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磨机绞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绞笼主体、用于将所述绞笼主体安装在球磨机输出端的法兰盘和用于将渣料运回球磨机的双螺旋叶片,所述绞笼主体的外侧面布设有钢丝网,所述双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绞笼主体的内表面,所述绞笼主体包括多个沿法兰盘圆周方向固定在法兰盘上的扁钢、多个沿扁钢长度方向布设在扁钢外部的拉筋,所述扁钢与所述法兰盘相垂直,扁钢的窄侧面固定在法兰盘的内圈上,相邻两个扁钢之间位于法兰盘内圈位置处设置有紧固件,钢丝网的网孔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扁钢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一种球磨机绞笼,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拉筋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0cm。

上述的一种球磨机绞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为金属法兰盘,所述扁钢焊接在法兰盘的内圈上。

上述的一种球磨机绞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叶片为金属螺旋叶片,所述金属螺旋叶片焊接在多个所述扁钢上。

上述的一种球磨机绞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焊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扁钢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扁钢,通过扁钢之间的缝隙对渣料进行筛选,比筛网的强度大很多,更耐磨,而且使用寿命更加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螺旋叶片,将未磨完的渣料重新运输回绞笼内,进行二次磨料,相比于单螺旋叶片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设置法兰盘,便于安装和拆卸绞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扁钢之间的缝隙对渣料进行筛选,强度很大,不易变形且更耐磨,使用寿命更加长,设置法兰,便于安装和拆卸绞笼,绞笼为柱状结构,有效减小塌腰的可能性,设置钢丝网,可以更换对渣料的筛选粒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钢丝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法兰盘、扁钢和固定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法兰盘; 2—扁钢; 3—拉筋;

4—双螺旋叶片; 5—固定块; 6—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绞笼主体、用于将所述绞笼主体安装在球磨机输出端的法兰盘1和用于将渣料运回球磨机的双螺旋叶片4,所述绞笼主体的外侧面布设有钢丝网6,所述双螺旋叶片4固定在所述绞笼主体的内表面,所述绞笼主体包括多个沿法兰盘1圆周方向固定在法兰盘1上的扁钢2、多个沿扁钢2长度方向布设在扁钢2外部的拉筋3,所述扁钢2与所述法兰盘1相垂直,扁钢2的窄侧面固定在法兰盘1的内圈上,相邻两个扁钢2之间位于法兰盘1内圈位置处设置有紧固件5,钢丝网6的网孔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扁钢2之间的距离。

所述绞笼主体设置为圆柱形,是为了避免塌腰现象的发生,增加所述绞笼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绞笼主体通过法兰盘1安装在所述球磨机的输出端,采用法兰盘1连接,在保证所需强度的前提下,拆卸更加便捷快速,而且可重复拆卸,所述双螺旋叶片4为两个单螺旋叶片组合而成,可以满足更大量的渣料回旋,所述绞笼主体的外侧面套设有钢丝网6,可以对渣料进行二次筛选,而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网孔大小的钢丝网6来达到更换所述绞笼的过滤渣料的直径,便于拆卸和更换,更换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所述扁钢2为四棱柱,且横断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为扁钢2的长边,所述矩形的宽为所述扁钢2的短边,所述长边所在的侧面为宽侧面,所述短边所在侧面为窄侧面,多个所述扁钢2的窄侧面均固定在所述法兰盘1的内圈,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所述绞笼主体的厚度,提高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所述拉筋3的作用在于加固所述绞笼,防止所述绞笼主体变形,所述拉筋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拉筋3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绞笼主体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需保证绞笼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所述扁钢2通过紧固件5固定在法兰盘1上,可以有效增加所述扁钢2的结构强度,使扁钢2更好更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法兰盘1上。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拉筋3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0cm。

所述拉筋3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绞笼的最大工作容量确定,最大工作容量越大,相邻两个所述拉筋3的距离越小,反之距离越大,本实施例中,考虑绞笼的工作容量,相邻两个拉筋3之间的距离为5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1为金属法兰盘,所述扁钢2焊接在法兰盘1的内圈上。

所述法兰盘1为金属法兰盘,由于扁钢2形状特殊,而且需要将所述宽边固定在所述法兰盘1的内圈上,所述宽边的长度一般为2cm~5cm,而且远远小于长边长度,长度小,结构特殊难以固定,因此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所述扁钢2固定在所述法兰盘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旋叶片4为金属螺旋叶片,所述金属螺旋叶片焊接在多个所述扁钢2上。

所述双螺旋叶片4固定在所述绞笼主体内部,所述绞笼主体由多个所述扁钢2和多个所述拉筋3构成,所述双螺旋叶片4焊接在多个所述扁钢2上,不仅为所述绞笼主体提供渣料回旋的通道,而且对多个所述扁钢2形成支撑,与多个所述拉筋3配合提高所述绞笼主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5焊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扁钢2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绞笼主体通过法兰盘1固定在球磨机的输出端,开启球磨机之后同步开启绞笼,渣料从球磨机输出端进入所述绞笼,在所述绞笼中进行筛选,尺寸合格的颗粒从多个所述扁钢2之间的缝隙中漏出,再经过所述钢丝网进行二次筛选,颗粒尺寸不合格的便被所述双螺旋叶片4带回至球磨机继续进行磨研,直至渣料颗粒尺寸合格,从所述钢丝网6的网孔中漏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