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001发布日期:2018-07-07 09:3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石粉生产过程中,现有的工艺为:矿石依次经过破碎、储存、粉磨、包装生产工序,而矿石在破碎过程中,通常采用球磨、颚式破碎机或者重锤式破碎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破碎机破碎后的颗粒粒度,都不一样,而且化学成分波动大,因此经过储存后的矿石原料进入到粉磨工序时,其颗粒粒度的大小无法保证在一区间内,并且矿石原料为随机进入到粉磨设备中,因此对于同一参数的生产工艺,粉磨设备所磨出来的粉料需要进行均化处理。

现有的均化设备中,一般采用圆柱状体的箱体通过搅拌进行均化处理,但是由于搅拌器的叶轮边缘与箱体内壁还有一端距离,出现搅拌死角,导致箱体侧壁边缘的物料难以进行搅拌,从而使其均化效果降低,而且进入箱体的物料中经过简单初步的混合均化会令最后的均化速度大大提高,搅拌器叶轮的角度对密度不同物料的均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其能够避免箱体内的出现搅拌死角,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加快均化速度;以及通过对物料作均化前处理,提高均化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包括电机、搅拌器以及箱体,电机固定在箱体顶部,搅拌器设置在箱体内部,搅拌器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箱体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搅拌器设置第一叶轮以及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设置在第二叶轮下方,所述第一叶轮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叶轮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度,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贴近箱体内壁设置,还包括第一进料器、第二进料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进料器以及第二进料器设置在箱体上方,所述第一进料器通过第一进料管与箱体相接,所述第一进料管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进料器通过第二进料管连接在第一进料管中部,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度,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外部,所述电机以及第一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料器与第一进料管相接处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一进料器的进料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进料器与第二进料管连接处设置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三电磁阀,控制第二进料器的进料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磁阀下方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收集器,通过设置底座以及收集器,用于收集均化后的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设置质量计量器,所述质量计量器侧面设有电子显示屏,通过设置质量计量器,可以从电子显示屏中实时检测落入收集器中物料的多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底部设置移动滑轮,方便移动底座以及更换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通过设置喇叭状箱体以及双层叶轮,避免箱体内出现搅拌死角;通过设置第一进料管以及第二进料管,使密度较大的物料从第二进料管中加入,使物料进入箱体前经过初步混合,提高均化速度;通过设置第一叶轮以及第二叶轮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使物料得到充分混合,提高均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的第一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的第二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底部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机;2、搅拌器;21、第一叶轮;22、第二叶轮;3、箱体;31、第一电磁阀;4、第一进料器;41、第一进料管;42、第二电磁阀;5、第二进料器;51、第二进料管;52、第三电磁阀;6、控制器;7、底座;71、移动滑轮;8、收集器;9、质量计量器;91、电子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粉体原料均化提纯装置,

包括电机1、搅拌器2、箱体3、第一进料器4、第二进料器5以及控制器6;

电机1固定在箱体3顶部,搅拌器2设置在箱体3内部,搅拌器2通过转轴与电机1相连,箱体3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搅拌器2设置第一叶轮21以及第二叶轮22,第一叶轮21设置在第二叶轮22下方,第一叶轮21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度,第二叶轮22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度,所述第一叶轮21与第二叶轮22分别贴近箱体3内壁设置,第一进料器4以及第二进料器5设置在箱体3上方,第一进料器4通过第一进料管41与箱体3相接,第一进料管41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度,第二进料器5通过第二进料管51连接在第一进料管41中部,第二进料管51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度,箱体3底部设置第一电磁阀31,控制器6设置在箱体3外部,电机1以及第一电磁阀31均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

第一进料器4与第一进料管41相接处设置第二电磁阀42,第二电磁阀42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通过控制器6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42,控制第一进料器4的进料速度;

第二进料器5与第二进料管51连接处设置第三电磁阀52,第三电磁阀52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通过控制器6控制打开第三电磁阀52,控制第二进料器5的进料速度;

第一电磁阀31下方设置底座7,底座7上方设置收集器8,通过设置底座7以及收集器8,用于收集均化后的物料;

底座7上方固定设置质量计量器9,质量计量器9侧面设有电子显示屏91,通过设置质量计量器9,可以从电子显示屏91中实时检测落入收集器8中物料的多少;

底座7底部设置移动滑轮71,方便移动底座7以及更换收集器8;

通过设置喇叭状箱体3以及双层叶轮,避免箱体3内出现搅拌死角;通过设置第一进料管41以及第二进料管51,使密度较大的物料从第二进料管51中加入,使物料进入箱体3前经过初步混合,提高均化速度;通过设置第一叶轮21以及第二叶轮22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使物料得到充分混合,提高均化效果。

密度不同的物料分别加入到第一进料器4以及第二进料器5中,其中密度较大的物料加入到第二进料器5内,控制器6启动第二电磁阀42以及第三电磁阀52,开始往箱体3内加料,物料分别经过第一进料管41和第二进料管51,在第一进料管41以及第二进料管51连接处,密度较大的物料与密度较小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初步混合,然后进入到箱体3中,控制器6启动电机1,搅拌器2对物料进行搅拌均化,打开第一电磁阀31,物料进入收集器8中,质量计量器9对其重量进行检测,在电子显示屏91中显示出物料重量数值,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底座7上的移动滑轮71移动底座7,以及方便更换收集器8。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