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265发布日期:2018-08-14 17:1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弃粉笔头的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使得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十分符合我国相关的环境政策。然而市面上的废弃粉笔头处理设备不能对粉笔头进行充分的研磨,使得研磨的效果不好,而且不能自动的收集研磨后的粉笔灰,使得人工劳动的强度大,难以推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电缸装置、电机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集中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右侧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光滑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架右侧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上的推杆、设置于所述推杆上的连接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二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下方的研磨块,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光滑板、设置于所述光滑板上的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连接块、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凸块、设置于所述凸块上方的进料框、设置于所述框体左侧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下方的弹簧。

所述底板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集中框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表面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电缸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杆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光滑块滑动接触,所述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推杆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杆枢轴连接。

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光滑块滑动接触,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研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光滑板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框体贯穿所述光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光滑板滑动接触,所述研磨块收容于所述框体内且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杆枢轴连接。

所述凸块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凸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进料框为空心的圆台体,所述进料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凹槽且与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可以对废弃的粉笔头进行充分的研磨,使得研磨的效果好,而且可以自动收集研磨后的粉笔灰,使得人工劳动的强度小,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撑装置2、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上的电缸装置3、电机装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集中框11。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集中框11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1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集中框11的纵截面为凹字形,所述集中框11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研磨后的粉笔灰集中在所述集中框11内。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右侧的支架22、设置于所述支架22上的第一光滑块23、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上方的第一支撑板24、设置于所述支架22右侧的第二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杆21为竖直杆,所述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支撑杆21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杆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为方孔孔且贯穿所述支撑杆21的左右表面。所述支架22为弯折状,所述支架22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对所述支架22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二通孔22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支架22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光滑块23为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光滑块23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221内且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23为光滑材料制成,即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第一支撑板24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杆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对所述第一支撑板24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板25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5的左表面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2对所述第二支撑板25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3包括电缸31、设置于所述电缸31上的推杆32、设置于所述推杆32上的连接杆33。所述电缸3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3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电缸3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5对所述电缸31起支撑作用。所述推杆32为水平杆,所述推杆32的右端与所述电缸3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31可以带动所述推杆32左右移动,所述推杆32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23的左右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光滑块23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光滑块23使得所述推杆32可以在所述第一光滑块23上稳定的水平左右移动,所述推杆3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1。所述连接杆33为斜杆,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杆3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推杆32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杆3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杆44与所述推杆32可以相对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4包括电机41、设置于所述电机41下方的第二光滑块42、设置于所述电机41上的旋转轴43、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3下方的研磨块44。所述电机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4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电机4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4对所述电机4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光滑块42为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光滑块42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机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42由光滑材料制成,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旋转轴43为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旋转轴43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42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光滑块42滑动接触,所述旋转轴43的上端与所述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旋转轴43旋转,所述第二光滑块42使得所述旋转轴43在所述第二光滑块42上稳定的旋转。所述研磨块44呈圆台体,所述旋转轴43的下端与所述研磨块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3可以带动所述研磨块44旋转,所述研磨块44可以对粉笔头起到研磨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5包括横板51、设置于所述横板51上的光滑板52、设置于所述光滑板52上的框体53、设置于所述框体53右侧的连接块54、收容于所述框体53内的凸块55、设置于所述凸块55上方的进料框56、设置于所述框体53左侧的横杆57、设置于所述横杆57下方的弹簧58。所述横板51为长方体,所述横板51的右表面与所述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对所述横板51起支撑作用,所述横板5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511,所述第三通孔51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横板51的上下表面。所述光滑板52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光滑板52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511内且与所述横板5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板52由光滑材料制成,即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框体53为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53贯穿所述光滑板52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光滑板52滑动接触,所述光滑板52使得所述框体53在所述光滑板52上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研磨块44收容于所述框体53内且与所述框体53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研磨块44可以在所述框体53内旋转。所述连接块54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5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杆3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连接块54可以相对旋转,进而所述推杆32通过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连接块54带动所述框体53竖直的上下移动。所述凸块55为圆柱体,所述凸块55侧面与所述框体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5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551,所述凸块5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552,所述第三凹槽551为圆柱体,所述第四凹槽552为圆台体,且所述第三凹槽551与所述第四凹槽552相通,所述研磨块44可以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552内且与所述凸块55配合实现对粉笔头的研磨。所述进料框56为空心的圆台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料框56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凹槽551且与所述凸块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框56的内部与所述第三凹槽551相通。所述横杆57的右端与所述框体5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7对所述框体53起支撑作用。所述弹簧58为竖直放置,所述弹簧58的上端与所述横杆5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8的下端与所述横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1对所述弹簧58起支撑作用,所述弹簧58对所述横杆57起支撑作用,所述弹簧58与所述横杆57共同作用可以防止所述框体53过度的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废弃的粉笔头倒入到所述进料框56内,废弃的粉笔头通过所述第三凹槽551进入到所述第四凹槽552内,且处于所述研磨块44的侧面上,然后打开所述电机41的开关,使得所述电机41带动所述旋转轴43稳定的旋转,所述旋转轴43带动所述研磨块44旋转,同时打开所述电缸31的开关,使得所述电缸31带动所述推杆32稳定的向左移动,进而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在所述推杆32的左端逆时针转动,所述连接杆33使得所述连接块54、所述框体53向下移动,进而所述弹簧58被压缩,使得所述凸块55紧紧的顶靠在粉笔头上,与旋转的所述研磨块44配合实现对粉笔头的粉碎研磨,研磨完毕后,所述电缸31使得所述推杆32向右移动,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围绕所述推杆32的左端顺时针转动,所述连接杆33使得所述连接块54、所述框体53向上移动,被压缩的所述弹簧58亦向上推动所述框体53,直至所述研磨块44的下端处于所述框体53的下方,此时,所述研磨块44侧面上研磨后的粉笔灰掉落在所述集中框11内,从而方便对其回收,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至此,本发明环保的废弃粉笔头回收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讲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