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985发布日期:2018-11-13 20:4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滤芯式过滤装置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过滤装置,它主要由筒体和滤芯组成,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行业中的固液分离,随着过滤装置截留污物的增多,滤芯逐渐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每次更换或清洗,需要打开过滤装置内部,取出滤芯,再重新安装新滤芯或清洗过的滤芯,滤芯拆卸更换都比较麻烦,如果安装不到位,容易使微粒脱落,对原液形成二次污染;现有的双滤芯过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水流通过过滤装置后水压不足,其次,当滤芯被污垢堵住时,使用人员无法知道,最后,滤芯更换不方便,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筒体与二号筒体,且一号筒体位于二号筒体的一侧,所述一号筒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筒盖,且一号筒盖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渣口,所述一号筒盖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水接头,且进水接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溢流阀,所述一号筒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二号筒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筒盖,且二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吸水泵,所述二号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滤芯,且滤芯的下方设置有取芯环,所述滤芯的内部设置有砂石层、活性炭层与膨松棉,且砂石层位于活性炭层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膨松棉位于活性炭层的另一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滤芯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滤芯的直径略小于二号筒体的直径,所述二号筒体、一号筒体与主体支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层。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与二号螺栓,一号螺栓与二号螺栓的数量均为四组,所述一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螺栓与主体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螺栓与主体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筒体与二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一号筒盖的内表面通过螺纹与一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筒盖的内表面通过螺纹与二号筒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芯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棉绳,所述取芯环通过棉绳与滤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筒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连接管与二号筒盖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水泵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线,且吸水泵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出渣口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滤芯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的吸水泵,能够提高水压,避免了因水压不足而造成的过滤效率底下,通过设置的溢流阀,当滤芯被污垢堵住时,溢流阀向外溢水可以提示使用人员,通过设置的取芯环,可以方便取出滤芯,方便维修人员维修过滤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中滤芯的结构图。

图中:1、一号筒体;2、溢流阀;3、进水接头;4、一号筒盖;5、出渣口;6、连接管;7、二号筒盖;8、二号筒体;9、主体支架;10、吸水泵;11、出水接头;12、砂石层;13、活性炭层;14、膨松棉;15、滤芯;16、取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包括主体支架9,主体支架9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筒体1与二号筒体8,且一号筒体1位于二号筒体8的一侧,一号筒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筒盖4,且一号筒盖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渣口5,一号筒盖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水接头3,且进水接头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溢流阀2,一号筒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6,二号筒体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筒盖7,且二号筒体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接头11,出水接头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吸水泵10,二号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滤芯15,且滤芯15的下方设置有取芯环16,滤芯15的内部设置有砂石层12、活性炭层13与膨松棉14,且砂石层12位于活性炭层13的一侧外表面,膨松棉14位于活性炭层13的另一侧外表面。

滤芯15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滤芯15的直径略小于二号筒体8的直径,二号筒体8、一号筒体1与主体支架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层,防锈层可以防锈;主体支架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与二号螺栓,一号螺栓与二号螺栓的数量均为四组,一号筒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螺栓与主体支架9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筒体8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螺栓与主体支架9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筒体1与二号筒体8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一号筒盖4的内表面通过螺纹与一号筒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筒盖7的内表面通过螺纹与二号筒体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滤芯1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棉绳,取芯环16通过棉绳与滤芯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筒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连接管6与二号筒盖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吸水泵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线,且吸水泵10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出渣口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滤芯过滤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进水管接到一号筒盖4的一侧外表面所设置的进水接头3的一侧外表面,然后将出水管接到二号筒体8一侧外表面所设置的出水接头11的一侧外表面,并将吸水泵10的一侧外表面所设置的电源线接通电源,最后将吸水泵10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设置开关打开,此时该装置开始工作,清水首先从进水接头3进入一号筒体1的内部,经过滤芯15第一次过滤后,通过连接管6进入二号筒体8的内部再次经过滤芯15第二次过滤,过滤结束后,清水从出水接头11出流出,另外,进水接头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溢流阀2,当滤芯15被污垢堵住时,溢流阀2向外溢水可以提示使用人员,而且滤芯15下方设置有取芯环16,取芯环16可以方便取出滤芯15,方便维修人员维修过滤装置,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