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959发布日期:2019-04-13 01:2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特别是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属气体混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室采用了臭氧发生器来产生臭氧,利用两个流量计分别控制氧气的流量和氮气的流量,可以配比不同浓度的臭氧。实验室需要的臭氧浓度不高,氧气的流量通常需要几十sccm左右,氮气的流量一般需要几千sccm,使得在后续进入吸收池进行光谱监测的时候,气体难以得到充分的混合,得到的分子吸收光谱不稳定,不利于后面臭氧浓度的反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对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氧气瓶、氮气瓶、臭氧发生器与气体混合室,所述氧气瓶出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入口,臭氧发生器出口连接第一流量计,所述氮气瓶出口连接第二流量计,所述气体混合室入气口处设置入气连接件,所述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分别连接入气连接件顶部设置的第一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孔,所述入气连接件与混合室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孔板,所述第一圆孔板上设有通孔。

上述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室出气口处设置出气连接件,其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孔板,所述出气连接件顶部设有出气孔,所述第二圆孔板上设有通孔。

上述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室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气体混合室的内壁上下交错设置。

上述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所述入气连接件与出气连接件螺纹连接。

上述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8mm,通孔设置5-10个,均布在每个圆孔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室内壁设置上下交错的挡板,延长了空气流通的路径从而对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并且挡板的存在,使混合气体在流通时会经过多次方向改变,微观来看,每一次方向的改变,粒子会对挡板进行一次撞击,从而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两个圆孔板,圆孔板上设有通孔,混合气体通过通孔时,压力变大,从而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混合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标表示为:1、氧气瓶,2、臭氧发生器,3、第一流量计,4、氮气瓶,5、第二流量计,6、入气连接件,7、气体混合室,8、出气连接件,9、第一进气孔,10、第二进气孔,11、第一圆孔板,12、第二圆孔板,13、挡板,14、出气孔,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氧气瓶1、氮气瓶4、臭氧发生器2与气体混合室7,所述氧气瓶1出口连接臭氧发生器2入口,臭氧发生器2出口连接第一流量计3,所述氮气瓶4出口连接第二流量计5,所述气体混合室7入气口处设置入气连接件6,所述第一流量计3与第二流量计5分别连接入气连接件6顶部设置的第一进气孔9与第二进气孔10,所述入气连接件6与混合室7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孔板11,所述第一圆孔板11上设有通孔15。

流量计用以调节气体的流量,当氮气与臭氧由进气孔进入入气连接件6之后通过第一圆孔板11,气体完成了第一次的混合。

参阅附图2,所述气体混合室7出气口处设置出气连接件8,其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孔板12,所述出气连接件8顶部设有出气孔14,所述第二圆孔板12上设有通孔15。所述气体混合室7内设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在气体混合室7的内壁上下交错设置。混合气体在气体混合室7内,沿着挡板13蜿蜒流动,气体完成了第二次的混合。

所述入气连接件6与出气连接件8螺纹连接,混合气通过第二圆孔板11,气体完成了第三次的混合,最后从排气孔14排出。所述通孔15的直径为4-8mm,通孔15设置5-10个,均布在每个圆孔板上。

所述入气连接件6与出气连接件8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