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3863发布日期:2019-09-03 20:53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水幕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水幕,尤指一种水幕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水柱具有多种用途,特别是高压水柱,可应用在清洗或浇洒等用途上。传统的高压水柱结构系在喷头端面开设一圆形出水孔,待将喷头与水管相连接后,高压水柱会自出水孔处喷出,藉以达到所预期的效果。

然而,一般水柱的喷头大多仅开设一个出水孔,故水柱只能单从出水孔喷出,在此种喷头结构的限制下,喷头只能喷出高压水柱,并对一特定区域范围进行冲洗或浇洒等作业,无法扩大水柱喷出的涵盖范围而提高喷水覆盖效率,或形成水雾而达到降低温度及阻隔等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幕喷头结构,其在喷头本体的端面设置有出水口及至少一水雾孔,出水口呈狭长状,水雾孔位在出水口的邻处,藉此提供水幕及水雾两者加成的使用性。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头本体系为一套筒。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头本体的外缘面系成型有可供定位一扳手工具的一卡掣面。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头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水侧及一连接侧,该出水口位在该出水侧,该连接侧系具有复数螺纹。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流信道的宽度系自该连接侧朝该出水侧缩减。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出水侧系具有一半球面。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出水口的截面系为一长矩形,该出水口具有相对的一组长边及一组短边,该至少一水雾孔系位在其中一短边的邻处。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中各该长边的长度系为2至12 mm;各该短边的长度系为0.1至3 mm。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水雾孔的数量为复数,该些水雾孔系分别排列在该出水口的二端邻处。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些水雾孔系呈直线排列,并自该出水口的邻处以朝远离该出水口的方向沿伸排列。

优选地,上述水幕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出水口的截面系具有斜边。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幕喷头结构,用以连接一水管,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本体的内部具有水流通道,且喷头本体的端面设置有连通水流通道的出水口及至少一水雾孔,出水口呈狭长状,至少一水雾孔位在出水口的邻处。

相较于习知,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喷系在喷头本体的端面设置有连通水流通道的出水口及水雾孔,并将出水口设置呈狭长状,水雾孔则是位在出水口的邻处;又,此设置可令大部分的水流会自出水口流出而形成扇形水幕,少部分的水流则会自水雾孔流出并形成水雾;据此,扇形水幕系提供如灭火或阻火、阻烟等主要的水幕作用,水雾则可用于降温洗涤烟粒并或扩大覆盖范围等作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水幕喷头结构

2…水管

3…水幕

4…水雾

10…喷头本体

101…出水侧

102…连接侧

11…水流通道

12…出水口

121…长边

122…短边

13…水雾孔

14…卡掣面

15…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至图3,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上视图及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1系包括一喷头本体10,该喷头本体10的内部具有一水流通道11,且该喷头本体10的一端面设置有连通该水流通道11的一出水口12及至少一水雾孔13。该出水口12系呈狭长状,且该出水口12的截面系具有斜边;又,该至少一水雾孔13系位在该出水口12的邻处。更详细描述该水幕喷头结构1的结构如后。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喷头本体10系为一套筒。又,该喷头本体10的外缘面成型有可供定位一扳手工具(图未示)的一卡掣面14。据此,该扳手工具可定位在该卡掣面14上并转动该喷头本体10,藉以将该水幕喷头结构1结合到一水管,或将该水幕喷头结构1自该水管上卸离。

本实施例中,该喷头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水侧101及一连接侧102。又,该出水口12位在该出水侧101,且该连接侧102系具有复数螺纹15。该水幕喷头结构1系透过该些螺纹15而结合到水管上。

较佳地,该水流通道11的宽度系自该连接侧102朝该出水侧101缩减,藉此,自该连接侧102流入该水流通道11中的水柱可在该出水侧101提高出水压力。

此外,该喷头本体10之出水侧101的一端面,较佳地,系设置为一半球面,藉以扩大该端面的面积,进而扩大该出水口12的尺寸或增加该水雾孔13的数量设置。惟实际实施时不以此为限制,该端面亦可设置为一平面。

要说明的是,该出水口12大致呈矩形,但不以此为限制。该出水口12具有相对的一组长边121及一组短边122。具体而言,各该长边121的长度系可设置大约为2至12 mm;又,各该短边122的长度系大约为0.1至3 mm。再者,该至少一水雾孔13系位在其中一短边122的邻处。据此,水柱会在该出水口12处形成水幕。

更详细地说,该本实施例中,该水雾孔13为一圆孔,且该水雾孔13的数量设置为复数。此外,该些水雾孔13系分别排列在该出水口12的二端邻处。具体而言,该些水雾孔13系呈直线排列,并自该出水口12的邻处以朝远离该出水口12的方向沿伸排列。该水雾孔13的设置可令自该水雾孔13处喷出的水流形成水雾状,藉以符合使用需求。

请另参照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的使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水幕喷头结构1系用以连接一水管2。该水幕喷头结构1透过连接侧102的复数螺纹15而结合到该水管2上。

如图所示,当水流自该水管2流入该喷头本体10的水流通道11时,大部分的水流会自该出水口12流出而形成扇形的水幕3;此外,少部分的水流则会自该些水雾孔13流出,并形成水雾4。据此,扇形的水幕3系提供如灭火或阻火、阻烟等主要的水幕作用;又,水雾4则可用于降温洗涤烟粒并扩大覆盖范围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出水口12的二侧分别设置有水雾孔13,因此,该水幕3的二侧分别形成有水雾4。惟,实际实施时,该些水雾孔13的数量及位置设置可视使用需求而加以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非用以定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之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