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1666发布日期:2019-12-03 18:2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



背景技术: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耐热、耐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冰箱、冷藏车、建筑物等绝热材料。

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生产不同密度、不同粘度的成品,并对其密度、粘度进行检测。检测时,通常于烧杯内加入各种原料,再向原料中添加溶剂,以形成溶液,并通过搅拌器对所配制的溶液进行搅拌。

现有的搅拌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搅拌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使用时,将烧杯放于搅拌装置的下方,由升降组件带动搅拌装置向下移动,直至搅拌轴的下部与样品溶液充分接触,再由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转动,以使样品溶液混合均匀,以便于后续各种性质的检测。

然而,在搅拌时,若操作人员不小心碰到烧杯,很可能导致烧杯随意晃动,使得搅拌轴偏离烧杯的中心,搅拌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减小烧杯晃动的可能性,提高搅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和升降组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下方设置有烧杯,所述烧杯底部设置有加固台,加固台开设有用于放置烧杯的容置槽,搅拌轴位于容置槽中心处的正上方,容置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加固台连接有用于夹持烧杯的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样品溶液进行搅拌时,首先根据烧杯的容量选择合适大小的容置槽,然后将烧杯放于容置槽内,再由夹持组件将烧杯夹紧,然后由升降组件带动搅拌装置向下移动,直至搅拌轴的下部与样品溶液充分接触,再由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转动,以使样品溶液混合均匀;容置槽及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得搅拌轴始终在烧杯的中心处进行搅拌,减小烧杯晃动的可能性,提高搅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持片,夹持片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加固台转动连接,丝杠的外壁套设有丝母,丝母与加固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烧杯放于容置槽内后,可拧动丝杠,由于丝母固定于加固台上,则丝杠可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带动夹持片的内壁向靠近烧杯中心处的方向移动,直至内壁与烧杯的外壁贴合,以将烧杯夹紧,减小烧杯随意晃动的可能性,丝杠及丝母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设置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可增加人手与丝杠之间的着力点,增大人手与丝杠的接触面积,便于拧动丝杠,提高使用丝杠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片与烧杯接触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具有缓冲作用,可减小夹持片夹持烧杯时烧杯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降低烧杯由于受到较大的作用力而导致烧杯破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的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弹性好、耐磨、综合性能好的优点,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台上设置有挡盖,挡盖开设有供搅拌轴穿过的通孔,挡盖的底端设置有卡块,加固台开设有用于卡嵌卡块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过程中,样品溶液很可能由烧杯溅出,导致样品溶液的损失,挡盖的设置可减小样品溶液溅出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样品的损失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容置槽及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得搅拌轴始终在烧杯的中心处进行搅拌,减小烧杯晃动的可能性,提高搅拌的稳定性;

2.挡盖的设置可减小样品溶液溅出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样品的损失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体现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架;111、搅拌装置;1111、搅拌轴;112、升降组件;2、加固台;21、容置槽;211、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13、第三凹槽;22、夹持槽;23、卡槽;3、夹持组件;31、丝杠;311、手柄;32、夹持片;321、缓冲垫;33、丝母;4、挡盖;41、卡块;4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聚氨酯泡沫测试用搅拌器,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111,搅拌装置111的下方设置有加固台2,加固台2上设置有烧杯,加固台2连接有用于夹持烧杯的夹持组件3。

工作台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板状结构,底端立于地面,工作台1上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111,搅拌装置111包括搅拌轴1111,搅拌装置111连接有升降组件112,升降组件112带动搅拌装置111上下升降,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1111转动,以对样品溶液进行搅拌。

参照图1,搅拌轴1111的下方设置有加固台2,加固台2为圆柱状结构,轴线方向与工作台1的表面垂直,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抵接,参照图2,加固台2的中心处开设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包括第一凹槽211,第一凹槽211为圆柱状的槽体,轴线与加固台2的轴线一致,使用时,将烧杯放于第一凹槽211内,烧杯的外壁将与容置槽21的内壁贴合。

第一凹槽21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2,第二凹槽212为向下凹陷的圆台状的槽体,轴线与第一凹槽211的轴线一致,底端开设有第三凹槽213。第一凹槽211、第二凹槽212、第三凹槽213的直径递减,用于卡嵌不同大小的烧杯,以适用于不同体积的样品溶液。

参照图2,烧杯与加固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烧杯的夹持组件3。夹持组件3包括两个夹持片32。夹持片32呈弧形片状结构,两个夹持片32沿烧杯的径向对称分布,加固台2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卡嵌夹持片32的夹持槽22,夹持片32位于夹持槽22内。

参照图3,夹持片32连接有丝杠31,丝杠31的轴线与烧杯的径向一致,丝杠31靠近夹持片32的一端与夹持片32的外壁转动连接,远离夹持片32的一端穿过加固台2的侧壁并与加固台2螺纹连接。

参照图3,丝杠31的外壁套设有丝母33,丝母33固定于加固台2的侧壁,丝杠31靠近丝母33的一端设置有手柄311。转动手柄311即可带动丝杠31转动,使得丝杠31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带动夹持片32向靠近烧杯中心处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持片32的弧形内壁与烧杯的外壁贴合,从而将烧杯固定于容置槽21内。

回看图2,加固台2的顶端设置有挡盖4,挡盖4为圆形板状结构,轴线与加固台2的轴线一致,底端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卡块41,加固台2的顶端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嵌卡块41的卡槽23,卡块41的外壁与卡槽23的内壁贴合,从而将挡盖4临时固定于加固台2的顶端。挡盖4的顶端开设有用于供搅拌轴1111穿过的通孔4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需要对样品溶液进行搅拌时,首先于烧杯内配制所需样品溶液,根据烧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容置槽21,并将烧杯放于容置槽21内,再转动手柄311,使得丝杠31向靠近烧杯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持片32的内壁与烧杯的外壁贴合,从而将烧杯固定于容置槽21内,再将挡盖4放置于加固台2上,以遮盖烧杯的顶端,此时,即可由升降组件112带动搅拌装置111向下移动,直至搅拌轴1111的下部伸入样品溶液内,再由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1111转动即可;容置槽21及夹持组件3的设置使得搅拌轴1111始终在烧杯的中心处进行搅拌,减小烧杯晃动的可能性,提高搅拌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