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6419发布日期:2019-12-06 17:5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器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碎机。



背景技术:

玻璃回炉重制前,需要对玻璃进行破碎,进而便于玻璃在炉内的熔融,传统的玻璃破碎采用人工敲碎,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国家倡导“机器换人”的政策下,研发一种用于玻璃回炉重制的破碎机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碎机,取代传统的人工破碎,所述破碎机包括:

壳体,入料口设于所述壳体上端,出料口设于所述壳体下端,所述入料口上连接有料斗;

卸料板,所述卸料板截面设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卸料板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卸料板开口端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入料口面积,所述卸料板通过机架连接于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所述卸料板正对所述入料口下方;

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卸料板下方,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和支撑柱,所述导向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以所述卸料板所在对称线为中心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导向板其远离所述壳体内壁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下端连接;

破碎通道,所述破碎通道竖直设于所述导向装置下方,所述破碎通道上端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板其远离所述壳体内壁端,所述破碎通道下端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所述破碎通道内设有破碎辊组,所述破碎辊组由两个破碎辊组成,两个所述破碎辊以所述破碎通道所在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第一转动轮、传动皮带和第二转动轮,所述转动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转动轮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破碎辊一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外壁,所述第二转动轮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设于所述破碎辊下端,并靠近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横设于所述破碎辊下端,且所述横板上端外切于所述破碎辊外侧端,所述横板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横板另一端与所述破碎辊留有预设距离,所述横板下端垂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连接件夹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使用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包括起点和终点,所述起点相对所述横板下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终点相对所述横板下端的垂直距离,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之间通过平滑线逐步递增式过度,所述连接件远离破碎辊端铰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远离破碎辊端铰接,所述伸缩气缸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连接件靠近破碎辊端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设为从其远离连接件端到其靠近破碎辊端呈逐步翘起状,所述托板远离连接件端连接有刷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中破碎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中驱动装置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中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中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破碎机中导向槽在限位板上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破碎机,包括:

壳体1,入料口1-1设于所述壳体1上端,出料口1-2设于所述壳体1下端,所述入料口1-1上连接有料斗1-3;

卸料板2,所述卸料板2截面设为锥形结构,且所述卸料板2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卸料板2开口端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入料口1-1面积,所述卸料板2通过机架2-1连接于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且所述卸料板2正对所述入料口1-1下方;

导向装置3,所述导向装置3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卸料板2下方,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导向板3-1和支撑柱3-2,所述导向板3-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3-1以所述卸料板2所在对称线为中心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两个所述导向板3-1其远离所述壳体1内壁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支撑柱3-2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所述支撑柱3-2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3-1下端连接;

破碎通道4,所述破碎通道4竖直设于所述导向装置3下方,所述破碎通道4上端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板3-1其远离所述壳体1内壁端,所述破碎通道4下端位于所述出料口1-2上方,所述破碎通道4内设有破碎辊组,所述破碎辊组由两个破碎辊4-1组成,两个所述破碎辊4-1以所述破碎通道4所在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玻璃放入料斗1-3内,玻璃在料斗1-3内自所述入料口1-1进入壳体1内,并撞击到所述卸料板2上方后,分别自所述卸料板2两端落入进导向板3-1上,并在两个所述导向板3-1作用下,将玻璃集中导入到所述破碎通道4上端,玻璃自所述破碎通道4上端进入到破碎通道4内,并在两个破碎辊4-1作用下被破碎成大小一致的玻璃碎片,玻璃碎片自所述破碎通道4下端传输到出料口1-2内,并自所述出料口1-2排出。

所述卸料板2截面设为锥形结构,并正对所述入料口1-1下方,当破碎辊4-1对玻璃进行破碎操作时,破碎过程中,由于破碎辊4-1的挤压造成部分玻璃碎片向上飞溅,所述卸料板2开口端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入料口1-1面积,从而防止飞溅出的玻璃碎片自所述入料口1-1飞出。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电机5-1、第一转动轮5-2、传动皮带5-3和第二转动轮5-4,所述转动电机5-1设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第一转动轮5-2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5-1输出端,所述破碎辊4-1一端连接有传动轴4-2,所述传动轴4-2贯穿所述壳体1外壁,所述第二转动轮5-4连接于所述传动轴4-2上,所述传动皮带5-3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轮5-2和第二转动轮5-4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所述转动电机5-1外设于所述壳体1外,减少玻璃碎片飞溅对转动电机5-1的伤害,设于所述转动电机5-1输出端的第一转动轮5-2通过传动皮带5-3带动第二转动轮5-4转动,第二转动轮5-4带动与其通过传动轴4-2连接的破碎辊4-1转动,进而完成破碎玻璃的操作。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清扫装置6,所述清扫装置6设于所述破碎辊4-1下端,并靠近所述壳体1内壁设置,所述清扫装置6包括横板6-1,所述横板6-1横设于所述破碎辊4-1下端,且所述横板6-1上端外切于所述破碎辊4-1外侧端,所述横板6-1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横板6-1另一端与所述破碎辊4-1留有预设距离,所述横板6-1下端垂直设有限位板6-2,所述限位板6-2设有两个,连接件6-3夹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6-2之间,所述限位板6-2上开设有导向槽6-4,所述连接件6-3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6-4配合使用的转轴6-5,所述转轴6-5连接于所述导向槽6-4内,所述导向槽6-4包括起点6-41和终点6-42,所述起点6-41相对所述横板6-1下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终点6-42相对所述横板6-1下端的垂直距离,所述起点6-41与所述终点6-42之间通过平滑线逐步递增式过度,所述连接件6-3远离破碎辊4-1端铰接有伸缩气缸6-6,所述伸缩气缸6-6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6-3远离破碎辊4-1端铰接,所述伸缩气缸6-6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所述连接件6-3靠近破碎辊4-1端连接有托板6-7,所述托板6-7设为从其远离连接件6-3端到其靠近破碎辊4-1端呈逐步翘起状,所述托板6-7远离连接件6-3端连接有刷板6-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破碎辊4-1在长期破碎玻璃过程中造成玻璃粉沾于破碎辊4-1上,此时停止玻璃进入到破碎通道4内,并减小所述转动电机5-1转速,随后驱动伸缩气缸6-6,所述伸缩气缸6-6输出端伸出并带动所述连接件6-3沿着所述导向槽6-5的轨迹自起点6-41移动到终点6-42,此时与所述连接件6-3通过托板6-7连接的刷板6-8自所述横板6-1下端伸出,并对所述破碎辊4-1外表面进行清理操作,清理完成后,驱动所述伸缩气缸6-6回缩,所述伸缩气缸6-6输出端回缩并地阿东所述连接件6-3沿着所述导向槽6-5轨迹自终点6-42移动到起点6-41,所述刷板6-8重新回缩到横板6-1下端,进而避免在非清理状态时,破碎辊4-1工作产生的玻璃粉飞溅到刷板6-8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