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1796发布日期:2020-03-24 14: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而在许多制药和化工的生产链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机废气,这些粉尘与有机废气流入到空气中,对环境和人类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同时有机废气中含有很大成分的有机物,直接排出不仅有害,而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尾气中粉尘高效回收的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包括

回收罐,所述回收罐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回收罐的下端设有含尘液体出口;

混合进气管,所述混合进气管位于所述回收罐的侧壁上;所述混合进气管连通尾气输送管和蒸汽输送管;

和降温回收组件,所述降温回收组件包括

多个相互平行的换热板,多个所述换热板以所述混合进气管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混合进气管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距离相等;所述换热板包括数个竖直延伸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端连通有送水管,所述换热管的下端连通有出水管;

和多个水喷头,所述水喷头位于所述换热板的上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喷头为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在所述回收罐的顶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进气管与所述尾气输送管同轴连接,所述混合进气管的外侧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和所述混合进气管之间设有蒸汽输入腔,所述混合进气管上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进气管和所述蒸汽输入腔的通孔,所述蒸汽输入腔与所述蒸汽输入管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输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混合进气管的内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输送管的内径和所述混合进气管的内径的比为4:5~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罐的下端设有聚料斗,所述含尘液体出口位于所述聚料斗的低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通过混合进气管将水蒸气加入到含有粉尘的尾气中并混合均匀,携带水蒸汽及粉尘的尾气在回收罐内被降温,当水蒸气温度低于其冷凝点时以粉尘为凝聚核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含尘水滴下沉、分离;而水喷头持续喷水则促进了蒸汽的冷凝和尾气的进一步净化,最终实现最佳的粉尘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尾气净化用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1、混合进气管2和降温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罐1的上端设有出气口6,所述回收罐1的下端设有聚料斗9,聚料斗9的低处设置含尘液体出口。所述混合进气管2位于所述回收罐1的侧壁上;如图3所示,所述混合进气管2连通尾气输送管12和蒸汽输送管11;所述混合进气管2与所述尾气输送管12同轴连接,所述混合进气管2的外侧套装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和所述混合进气管2之间设有蒸汽输入腔13,所述混合进气管2上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进气管2和所述蒸汽输入腔13的通孔10,所述蒸汽输入腔13与所述蒸汽输入管11连通。为了保证水蒸气和尾气能够很好的混合,所述尾气输送管12的内径小于所述混合进气管2的内径,较佳的,所述尾气输送管12的内径和所述混合进气管2的内径的比为4:5~1:2。当尾气进入混合进气管2之后,由于输送截面的增大使得尾气在混合进气管2内膨胀,进而能够与沿混合进气管2的径向进入的蒸汽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立即进入回收罐1内。

回收罐1内具有降温回收组件,降温回收组件对携带水蒸气和粉尘的尾气降温,使得水蒸气以粉尘为凝结核快速形成液滴并下降、分离。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所述降温回收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换热板4和多个水喷头5,多个所述换热板4以所述混合进气管2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且所述混合进气管2与多个所述换热板4的距离相等;即换热板4临近混合进气管2的端部呈圆弧状分布,正对混合进气管2的换热板4与设置混合进气管2的侧壁的距离远,而偏离混合进气管2的中心截面的换热板4的端部离设置混合进气管2的侧壁距离近。多个换热板4在混合进气管2的附近形成半圆柱状的空间,可为尾气在回收罐1的前后空间内均匀分布提供条件。所述换热板4包括数个竖直延伸的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的上端连通有送水管7,所述换热管3的下端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水喷头5位于所述换热板4的上侧,一方面,水喷头5形成的雾化水可进一步增大尾气的含水量,促使粉尘凝聚沉降,另一方面,水喷头5喷出的水在换热板4上形成水流,可将换热板4上附着的粉尘冲落,从而保证换热板4的换热效果。优选的,所述水喷头5为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在所述回收罐1的顶壁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