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废气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普通废气处理装置往往只经过简单过滤就进行排放,废气处理效果不佳,排放的废气仍有害,而且废气中杂质较多。
所以亟需一种可以有效过滤垃圾焚烧废气的装置,使废气处理更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内部的一侧焊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部螺旋安装有冷却管;所述进气箱内部远离冷却箱的一侧内壁上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进气箱的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倾斜齿轮,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的倾斜齿轮与风扇转轴中部的设置的倾斜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进气箱靠近风扇的下方安装有出气管;
所述箱体内部靠近进气箱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外部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管道,且管道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管道的上方固定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滤网的上方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过滤箱外部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方焊接有电机盒,且电机盒内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毛刷;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螺杆的上方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外表面的下方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活性炭吸附层上方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过滤箱外部一侧的上方安装有排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为z字型,且两端均穿过冷却箱的箱壁延伸至冷却箱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箱外部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下方固定有水箱,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且冷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的底部注入有清洗液,且过滤箱内部的底部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水管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螺杆的上方固定有滑杆,所述连接块通过外部上方固定的滑套滑动连接在滑杆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外部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注水口,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箱体外部一侧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把手,所述箱体外部一侧靠近把手的下方开设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废气由进气管进入冷却箱降温冷却,保护箱体内部零件不受高温损害;
2、通过第一电机与风扇配合使用,加速空气流动,使废气处理效率更高;
3、冷却后的废气由管道进入过滤箱中,通过滤网过滤废气中的粉尘,同时通过第二电机、螺杆、第三电机、毛刷和水管等的配合使用,将滤网上的粉尘进行洗刷,通过排水口将脏水排出;
4、初步过滤的废气再经由活性炭吸附层和紫外线灭菌灯的吸附与杀菌,由排气管排出,通过过滤箱内部的三重过滤消毒,使废气得到最大化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注释:1-箱体、2-进气箱、3-过滤箱、4-把手、5-观察窗、6-滚轮、201-第一水泵、202-水箱、203-进气管、204-冷却箱、205-冷却管、206-风扇、207-第一电机、208-出气管、301-管道、302-滤网、303-螺杆、304-水管、305-活性炭吸附层、306-紫外线灭菌灯、307-排气管、308-第二电机、309-注水口、310-第二水泵、311-排水口、312-连接块、313-第三电机、31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6,所述箱体1外部一侧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把手4,所述箱体1外部一侧靠近把手4的下方开设有观察窗5;所述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箱2;
所述进气箱2内部的一侧焊接有冷却箱204,所述冷却箱204内安装有进气管203,所述进气管203为z字型,且两端均穿过冷却箱204的箱壁延伸至冷却箱204的外部;所述进气管203的外部螺旋安装有冷却管205;所述进气箱2内部远离冷却箱204的一侧内壁上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风扇206,所述进气箱2的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电机207,所述第一电机207输出轴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倾斜齿轮,且第一电机207输出轴一端的倾斜齿轮与风扇206转轴中部的设置的倾斜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进气箱2靠近风扇206的下方安装有出气管208;所述进气箱2外部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201,所述第一水泵201的下方固定有水箱202,所述第一水泵201的进水口与水箱202内部连通;所述冷却管205的一端与第一水泵201的出水口连通,且冷却管205的另一端与水箱202连通;废气由进气管203进入冷却箱205降温冷却,保护箱体1内部零件不受高温损害,同时通过第一电机207与风扇206配合使用,加速空气流动,使废气处理效率更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内部靠近进气箱2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箱3,所述过滤箱3外部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管道301,且管道301与出气管208连通;所述过滤箱3内部的底部注入有清洗液,且过滤箱3内部的底部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水泵310;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管道301的上方固定有滤网302,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滤网302的上方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螺杆303,所述过滤箱3外部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二电机308,所述第二电机308的输出轴与螺杆30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03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连接块312,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螺杆303的上方固定有滑杆,所述连接块312通过外部上方固定的滑套滑动连接在滑杆的下方;所述连接块312的下方焊接有电机盒,且电机盒内安装有第三电机313,所述第三电机31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毛刷314;
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螺杆303的上方固定有水管304,所述水管304外表面的下方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水管304与第二水泵31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水管304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305,所述过滤箱3内部靠近活性炭吸附层305上方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306;所述过滤箱3外部一侧的上方安装有排气管307;所述过滤箱3外部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注水口309,所述过滤箱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11;冷却后的废气由管道301进入过滤箱3中,通过滤网302过滤废气中的粉尘,同时通过第二电机308、螺杆303、第三电机313、毛刷314和水管304等的配合使用,将滤网302上的粉尘进行洗刷,通过排水口311将脏水排出;之后废气再经由活性炭吸附层305和紫外线灭菌灯306的吸附与杀菌,由排气管307排出,通过过滤箱3内部的三重过滤消毒,使废气得到最大化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