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玻璃湿法生产中的卧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水玻璃的湿法生产中,将液碱和石英砂原料混合均匀后,送入反应釜,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制得液体泡花碱。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50077u的实用新型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生产水玻璃的反应釜,包括带有搅拌机构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中分别设有蒸汽管和放料管,所述蒸汽管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蒸汽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汽口。
上述现有技术中,使得反应釜具备管道磨损率低、管道使用寿命长、维修周期长的特点,但是该反应釜的搅拌结构多于简单,导致与物料搅拌不够均匀、充分,使得产品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玻璃湿法生产中的卧式反应釜,具有搅拌更加均匀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玻璃湿法生产中的卧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以及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釜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内水平设置有搅拌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安装在搅拌轴一端的从动齿轮以及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且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所述釜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液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电加热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沿轴方向套设有若干个安装套,每一所述安装套上安装有至少三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横截面呈十字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材料从进料口导入,然后通过电加热器加热,使得导热腔的加热液能够受热,然后通过加热液包覆在内层上,使得热量能够传递到内层上,使得内层内的原材料进行均匀加热,然后通过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桨,该第一搅拌桨的截面呈十字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搅拌桨转动后在反应釜内所经过的范围,使得第一搅拌桨与原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更多的原材料受到第一搅拌桨转动后所产生的四周方向力,导致原材料能够得到均匀搅拌的效果,且三个第一搅拌桨等距离环形分布,保证原材料在反应釜内的各个区域均能够得到搅拌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一安装套的三个所述第一搅拌桨错位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套上呈错位分布的第一搅拌桨在转动时,能够产生不同方向上的搅拌力,使得原材料在搅拌流动时能够受到第一搅拌桨不同方向上的搅拌力,进一步使原材料搅拌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添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添液管位于进料口的一侧,所述出液管位于出料口的一侧,所述添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次加热后,加热液会被消耗,通过添液管可对导热腔内添加加热液,保证加热液的充足,出液管可将剩余的加热液排出,避免剩余的加热液与新的加热液混合而影响加热液的质量,影响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的侧壁且垂直于侧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桨,每一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原材料进行搅拌旋转流动,使得原材料与第二搅拌桨接触后能够被第二搅拌桨搅拌,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与导热腔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隔热层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板的设置,其隔热作用,使得反应釜的外表面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出现危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搅拌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桨旋转时,原材料能够从腰形孔穿过,使得位于第一搅拌桨上的原材料得到分离,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原材料的整体反应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腰形孔之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端呈尖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第一搅拌桨接触物料的面积,使得物料搅拌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腔内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将电加热器和加热液分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板的设置能够将电加热器和加热液分隔,避免加热液与电加热器长期接触后,导致电加热器的出现腐蚀的现象,影响加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加热液包覆在内层上,使得加热液受热后对内层均匀加热,并通过横截面呈十字结构的第一搅拌桨以及配合第二搅拌桨的作用,使得原材料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均匀搅拌,从而能够提高搅拌后所形成的水玻璃的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玻璃湿法生产中的卧式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在反应釜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在反应釜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釜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轴;5、电机;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内层;9、外层;10、导热腔;11、电加热器;12、第一搅拌桨;13、安装套;14、添液管;15、出液管;16、第二搅拌桨;17、隔热层板;18、腰形孔;19、凸起;20、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水玻璃湿法生产中的卧式反应釜,参照图1至图3所示,包括釜体1、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以及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釜体1上设置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分别用于原材料的导入以及搅拌后材料的导出,其中,釜体1包括内层8和外层9,内层8所形成的腔体用于原材料的盛放,然后在内层8与外层9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热腔10,同时,在导热腔10内设置有导热板20,该导热板20将导热腔10分成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内用于盛放加热液,另一个腔室设置有电加热器11,且位于其中一个腔室内的加热液能够对内层8进行包围,使得电加热器11加热后,通过导热板20将热量传递至加热液上,使得加热液能够受热,然后将所生产的热量传递到内层8上使得内层8内的原材料进行均匀加热,同时,外层9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添液管14和出液管15,添液管14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出液管15位于出料口3的一侧,添液管14和出液管15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使得在多次加热后,加热液会被消耗,通过添液管14可对导热腔10内添加加热液,保证加热液的充足,出液管15可将剩余的加热液排出,避免剩余的加热液与新的加热液混合而影响加热液的质量,影响加热效果,同时,外层9与导热腔10之间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隔热层板17,利用其隔热作用,使得反应釜的外表面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出现危险,并且在导热腔10内设置的导热板20,导热板20将电加热器11和加热液分隔,能够将电加热器11和加热液分隔,避免加热液与电加热器11长期接触后,导致电加热器11的出现腐蚀的现象,影响加热效果,然后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桨12,通过釜体1内水平设置的搅拌轴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套13,其中,每一个安装套13上安装有三个第一搅拌桨12,通过第一搅拌桨12的横截面呈十字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搅拌桨12转动后在反应釜内所经过的范围,使得第一搅拌桨12与原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更多的原材料受到第一搅拌桨12转动后所产生的四周方向力,导致原材料能够得到均匀搅拌的效果,且三个第一搅拌桨12等距离环形分布,保证原材料在反应釜内的各个区域均能够得到搅拌均匀的效果,从而使得原材料在反应釜内能够得到均匀受热和均匀搅拌的效果,提高生产出的水玻璃的反应效率,使反应均匀。
其中,参照图2、图3所示,每一安装套13的三个第一搅拌桨12错位分布,使得第一搅拌桨12在转动时,能够产生不同方向上的搅拌力,使得原材料在搅拌流动时能够受到第一搅拌桨12不同方向上的搅拌力,进一步使原材料搅拌均匀,在内层8的侧壁且垂直于侧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桨16,同时,第一搅拌桨1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腰形孔18,在第一搅拌桨12旋转时,原材料能够从腰形孔18穿过,使得位于第一搅拌桨12上的原材料能够得到分离,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原材料的整体反应速率,并且在相邻两个腰形孔18之间设置有凸起19,凸起19的一端呈尖角状,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搅拌桨12接触物料的面积,使得物料搅拌更加均匀,当物料接触的凸起19的尖端时,使得物料更容易被分解,然后每一第二搅拌桨16位于相邻两个安装套13之间,通过第一搅拌桨12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原材料进行搅拌旋转流动,使得原材料与第二搅拌桨16接触后能够被第二搅拌桨16搅拌,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搅拌效果,使得搅拌更加的充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