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胶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5924发布日期:2020-10-02 08:4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补胶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胶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配合空气压缩机共同使用的补胶器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16,大部分的补胶器9基本上由一盖体91、一罐体92及一中空管体93所构成,罐体92内则填充有补胎用途的化学胶液94;盖体91具有二歧管,其中一歧管作为接受由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另一歧管则是作为输出化学胶液;中空管体93则连结于盖体91所设的下轴管95,当盖体91结合于罐体92后,该中空管体93被容置于罐体92内,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可经由入气歧管96输入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94上表面,让化学胶液94经由中空管体93底端进入下轴管95、出胶歧管97及出胶软管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但往往在高压空气输入并向下迫挤化学胶液94的同时,该中空管体93亦会因震动、摇晃等因素而与下轴管95的连接处产生松脱掉落至罐体92底部,从而造成中空管体93与下轴管95产生间隙98,导致高压空气输入会从间隙98泄出,而无法顺利地迫挤化学胶液94上表面,且若将补胶器随意放置,而在进行补胶及充气所产生的震动力易迫使补胶器滑移或翻倒。因此,本发明人祈望发展出一种可安全运作补胶动作的补胶器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结合在空气压缩机上能稳固定位的补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补胶器构造,包括一罐体,该罐体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于罐体一端具有一开口,而另端则形成一底端座,罐体的内容室可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而罐体的底端座往下延伸出有一凸销,该凸销尾端的两侧边设有侧翼;该补胶器结合在一内具有空气压缩机的盒体上,该盒体设有一贯穿的定位孔,于定位孔下侧的两对向共同设有一u型块体,而另两对向则存有勾扣空间,而定位孔、u型块体及勾扣空间的外围框围有一圆环柱。

进一步,所述补胶器构造更包括有一盖体、一冲头件及一役动元件,所述盖体结合于罐体的开口处,该盖体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及下轴管,该上轴管及下轴管内各具有一内流道,于内流道中设有一薄膜;所述冲头件由盖体的上轴管开口置进于内流道中并座落在薄膜上方,上轴管具有上段及下段,于上轴管的上段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于所述侧板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凸块,所述侧板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上轴管设有一入气歧管及一出胶歧管,所述入气歧管内具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含有一气芯,气芯与罐体的内容室相连通,所述上轴管上段的内口径大于上轴管下段的内口径,二者之间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出胶歧管内具有出胶通道,所述出胶通道与上轴管的内流道相连通,所述盖体外缘延伸出一弹性体,于弹性体末端设有一卡钩;所述役动元件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在偏心凸轮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该轴柱上设有二凹陷状缺槽,役动元件的另端则设有一c型扳手部,役动元件藉由轴柱枢设于所述上轴管所设的侧板上的轴孔,役动元件的偏心凸轮位于上轴管的开口端且抵触于所述冲头件的外端头,c型扳手部以轴柱为摆动中心,上轴管所设的侧板的二相对向穿槽在使用者操控役动元件下进行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开口设有阳螺纹并于罐体与开口之间设有复数个棘轮齿;所述盖体内缘设有阴螺纹并于内底缘设有复数个棘轮槽,所述盖体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凹槽内容纳一垫圈。

所述补胶器更包含有一具有内流通室的圆筒管,所述圆筒管的上端内口径大于下端内口径,二者之间形成一阶梯状的平台,圆筒管的底端设有复数个缺缝并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薄片,圆筒管的上端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的下轴管,该盖体的下轴管并抵触于内流通室的平台上。

所述役动元件的c型扳手部卡固于所述盖体外缘所延伸的弹性体的卡钩上。

进一步,一出胶软管的一端连接于出胶歧管上,另一端的出胶软管缠绕于盖体外缘,再将出胶软管的末端穿固于c型扳手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可结合在一内具有空气压缩机的盒体上,该盒体设有一贯穿的定位孔,定位孔下侧的两对向共同设有一u型块体,而另两对向则存有勾扣空间,定位孔、u型块体及勾扣空间12的外围框围有一圆环柱,补胶器可藉由其罐体的底端座的凸销插入盒体的定位孔,再将补胶器转动方向使凸销尾端的侧翼卡固于盒体的定位孔的勾扣空间,使补胶器稳固地定位于盒体上,不至于产生补胶器滑移或翻倒。

附图说明

图1为补胶器与一盒体立体分解图。

图2为盒体局部剖面图。

图3为补胶器的立体图。

图4为补胶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补胶器转动方向以卡固于盒体的示意图。

图6为补胶器卡固于盒体的示意图。

图7为盖体立体图。

图8为补胶器立体剖视图。

图9为补胶器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役动元件扳动示意图。

图11为扳动役动元件使迫动冲头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补胶动作示意图。

图13为补胶器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14为第13a-a剖面图。

图15为出胶软管卷曲收纳于补胶器上的示意图。

图16为习知补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胶器构造,该补胶器可结合在一内具有空气压缩机14的盒体1上,该盒体1设有一贯穿的定位孔10,于定位孔10下侧的两对向共同设有一u型块体11,而另两对向则存有勾扣空间12,而定位孔10、u型块体11及勾扣空间12的外围框围有一圆环柱13,补胶器可通过罐体2的底端座24的凸销26插入盒体1的定位孔10,再将补胶器转动方向使凸销26尾端的侧翼261卡固于盒体1的定位孔10的勾扣空间12,使补胶器稳固地定位于盒体1上。

再参阅图5、图6及图9,补胶器构造设有一罐体2及一盖体3,该罐体2为内空状而形成一内容室23,于罐体2一端具有一开口21,而另端则形成一底端座24,于罐体2的开口21设有阳螺纹22并于罐体2与开口21之间设有复数个棘轮齿221,罐体2的内容室23可填充补胶用途的化学胶液25,而罐体2的底端座24往下延伸出有前述凸销26,该凸销26尾端的两侧边系设有侧翼261,如图12所示。

如图7、图8所示,该盖体3内缘设有阴螺纹300并于内底缘设有复数个棘轮槽301,而盖体3的内顶面凹设有一环凹槽30,其可容纳一垫圈6,盖体3可藉由阴螺纹300螺合于罐体2开口21的阳螺纹22,当盖体3与罐体2相结合时,可藉由一垫圈6使盖体3螺合罐体2的开口21端时更具有稳定性及密闭性,且为避免盖体3松脱,再藉由转动与罐体2相结合的盖体3,使盖体3的棘轮槽301紧密地卡扣于罐体2的棘轮齿221,如图14所示,使盖体3不会产生松脱而造成化学胶液25溢出,而盖体3外缘延伸出一弹性体39,于弹性体39末端设有一卡钩391,如图13所示,而盖体3上下端各延伸有一相贯通的上轴管31及下轴管36,该上轴管31内设有一内流道310,上轴管31具有上段311及下段312,于上轴管31的上段311开口端设有一对相对向的侧板313,于侧板313上设有仍然为相对向的轴孔32,该轴孔32内设有一凸块320,而该对侧板313之间则设有一对相对向且顶端为开放式而底端为封闭面的穿槽33,上轴管31设有一入气歧管34及一出胶歧管35,该入气歧管34内具有一进气通道340,该进气通道340含有一气芯341,其与罐体2的内容室23相连通,在上轴管31上段311的内口径大于上轴管31下段312的内口径,二者之间于是形成一阶梯状的梯阶37,而出胶歧管35内具有一出胶通道350,该出胶通道350与上轴管31的内流道310相连通,而下轴管36内具有一内流道360,于内流道360中设有一薄膜38,其可作为阻隔前述相贯通的上轴管31的内流道310及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0。

一冲头件5,其一端为一柱体51,于另一端设有一外端头52,于外端头52设有一环凹槽53,其可套置有一o型环54,于柱体51上形成有复数个相间隔呈凹陷状的流通槽55,于二流通槽55之间形成一凸肋柱56,于每一凸肋柱56上形成有一呈凹陷状的缺口57,该具有凸肋柱56、流通槽55的柱体51末端为一斜面端头58,该冲头件5可由盖体3的上轴管31开口置进于内流道310中并座落在薄膜38上方。

一具有内流通室70的圆筒管7,于圆筒管7的上端71内口径大于下端72内口径,二者之间乃形成一阶梯状的平台73,该圆筒管7的底端74设有复数个缺缝75并延伸出一具有弹性的薄片76。圆筒管7可由上端71由下往上套置于盖体3的下轴管36,该盖体3的下轴管36并抵触于内流通室70的平台73上。

一役动元件4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41,在偏心凸轮41的两侧且具有一对轴柱42,该轴柱42上设有二凹陷状缺槽421、422,役动元件4的另端则设有一c型扳手部43,役动元件4可由轴柱42枢设于前述上轴管31所设的侧板313上的轴孔32,而役动元件4的偏心凸轮41可位于上轴管31的开口端且可抵触于前述冲头件5的外端头52,c型扳手部43则以轴柱42为摆动中心,上轴管31所设的侧板313的二相对向穿槽33则容许使用者操控该役动元件4进行概为半圆周的定轴点摆动。

在冲头件5、圆筒管7及役动元件4组合于盖体3上,及盖体3连结于前述罐体2后,盖体3的下轴管36、圆筒管7均内藏于罐体2的内容室23中,如图8所示。

补胶器初始状态,或言尚未使用的备用状态,其可如图9所示,该役动元件4的c型扳手部43卡固于盖体3外缘所延伸的弹性体39的卡钩391上,该役动元件4的c型扳手部43阻挡于盖体3的入气歧管34的正前方,此种设计可提醒使用者,该补胶器处于尚未开启的备用状态,且前述役动元件4的轴柱42上的其中一缺槽421可卡扣于盖体3的轴孔32内的凸块320上,若是使用者确定要使用该补胶器进行补胎之际,使用者必须先将出胶软管81连接出胶歧管35及破损轮胎的气嘴(图中未示出),再参阅图10,将役动元件4扳动让偏心凸轮41与冲头件5的外端头52的接触状态由短距端44变换至长距端45的接触状态,而前述卡扣于盖体3的轴孔32内的凸块320上的役动元件4的轴柱42上的其中一缺槽421则转换成另一缺槽422卡扣于盖体3的轴孔32内的凸块320上,如图6及图13所示,其可作为役动元件4操作的起始点及终止点的确认辅助,此阶段该冲头件5受到推移并往下移位进而抵触于梯阶37上,使冲头件5末端的斜面端头58将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0中的薄膜38穿破推开,使盖体3的上轴管31的内流道310及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0与罐体2的内容室23相连通,且该薄膜38并不会完全从内流道360中脱落,其可避免产生补胶动作受到薄膜38阻塞流道的状态,如图11所示,而此阶段该冲头件5上套置有o型环54,使冲头件5与上轴管31之内流道310的间隙可藉由o型环54完全密封,避免罐体2的内容室23的化学胶液25从上轴管31上段311之开口端溢出,再参阅图12,利用一入气软管82连接空气压缩机14(同时参考图1及图2)及入气歧管34后,即可让高压空气直接从入气歧管34的进气通道340的气芯341输入再向下迫挤化学胶液25的上表面,让化学胶液25经由圆筒管7底端74的缺缝75进入内流通室70及下轴管36的内流道360,并流经冲头件5的流通槽55及缺口57、上轴管31的下段312的内流道310、出胶歧管35的出胶通道350及出胶软管81而连通至破损轮胎的气嘴,且藉由圆筒管7的底端74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薄片76,该薄片76因抵触于罐体2的底端座24上而产生挤压并弯曲且具有往上的回弹力量,此回弹力量可以确保补胶器在搬运或操作产生震动时,该圆筒管7与下轴管36的密合,使圆筒管7之内流通室70的平台73可持续抵触于盖体3的下轴管36末端,达到安全进行及有效达成补胎及充气等动作。

补胶器初始状态,或言尚未使用的备用状态亦可如图15所示,该役动元件4的c型扳手部43卡固于盖体3外缘所延伸的弹性体39的卡钩391上,该役动元件4的c型扳手部43阻挡于盖体3的入气歧管34的正前方,而一出胶软管81的一端连接于出胶歧管35上,另端的出胶软管81缠绕于盖体3外缘,再将出胶软管81的末端穿固于c型扳手部43中。

本实用新型的补胶器可结合在一内具有空气压缩机14的盒体1上,该盒体1设有一贯穿的定位孔10,于定位孔10下侧的两对向共同设有一u型块体11,而另两对向则存有勾扣空间12,而定位孔10、u型块体11及勾扣空间12的外围框围有一圆环柱13,补胶器可藉由前述罐体2的底端座24的凸销26插入盒体1的定位孔10,再将补胶器转动方向使凸销26尾端的侧翼261卡固于盒体1的定位孔10的勾扣空间12,使补胶器稳固地定位于盒体1上。

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