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5398发布日期:2020-08-05 00:3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分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建筑混凝土与砖石硬块分开,然后对建筑渣土与砖石硬块分别处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与利用。然而,由于建筑渣土与砖石硬块的重量较大,因此,采用传统的垃圾分选机,难以有效可靠地实现建筑渣土与砖石硬块的分离。

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制作透水砖工艺中,通常采用鄂破机或粉碎机将建筑物料进行粉碎后转入制砖工序,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颗粒大小不一,影响透水砖的成品质量。目前还没有专门高效的设备对建筑垃圾大小进行拣选处理。

申请号为201310220669.7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建筑垃圾分拣机及其分类系统,利用偏心、上下直线跳动及自重,达到对砖料和混凝土自动分拣的目的。该专利仍然没有根据砖料和混凝土尺寸大小进行分拣,实用性及效果不够理想。

申请号为201820371266.0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建筑垃圾分选机,在每个砖石驱动主轴的表面设置若干个分选叶片,相邻的砖石驱动主轴之间具有渣土渗漏间隙;在砖石驱动主轴的下方布置渣土收集皮带。该发明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分选,但分选方式仍比较粗糙,无法根据砖料和混凝土尺寸大小分类分选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将建筑垃圾按照颗粒尺寸大小进行分类粉碎处理,从而更加适合用于加工透水砖产品,从而保证了透水砖的成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和破碎机构,分拣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分拣动力单元、平行设置的驱动轴和圆形或椭圆形分选叶片,分选叶片等距离安装于驱动轴上并在分拣动力单元的带动下随驱动轴旋转;

分拣机构包括一级分拣机构和二级分拣机构,一级分拣机构前方的进料位置设置有给料机,一级分拣机构后方出料口同二级分拣机构的前方进料口连接;

破碎机构包括三级颚破机构、二级颚破机构和一级颚破机构;所述一级分拣机构的驱动轴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间距均小于对应的二级分拣机构的驱动轴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间距;一级颚破机构进料口连接一级分拣机构下方下料口,二级颚破机构进料口连接二级分拣机构下方下料口,二级分拣机构后方出料口连接三级颚破机构进料口;三级颚破机构出料口设置有三级输送带,二级颚破机构出料口设置有二级输送带,一级颚破机构出料口设置有一级输送带。

上述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中,一级分拣机构相邻驱动轴之间的间距为60-70mm,相邻分选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20-140mm,二级分拣机构的相邻驱动轴之间的间距为130-150mm,相邻分选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30-150mm;所述驱动轴直径为90-110mm。

上述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中,鄂破机构出料口处设置有磁吸附的除铁机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及物料中砖块的尺寸,设计了分级的分选部件,依次将混合在一起的小砖和大砖按照尺寸分开,大块尺度的混凝土则进入最后一步环节分拣,这种方式根据垃圾中物料的尺寸自然进行分拣,并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鄂破机进行分别鄂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鄂破效率和质量,经过上述工序处理的建筑垃圾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杂质大大减少,从而保证了后续制备获得的透水砖成品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在最后的分拣环节中采用除铁机构吸附钢筋等垃圾,经收集后可以很方便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作业实施过程中,建筑垃圾全部在封闭的环境里得到处理,大大减少了扬尘问题,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选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和分选叶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01-三级颚破机构;102-除铁机构;103-三级传送带;104-二级输送带;105-一级输送带;106-给料机;107-一级分拣机构;108-二级分拣机构;109-护栏;110-二级颚破机构;111-一级颚破机构;113-分拣动力单元;114-分选叶片;115-驱动轴;116-静颚机构;117-动颚机构;118-鄂破动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建筑垃圾多级分选装置,包括分拣机构、破碎机构和多只物料输送带。分拣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分拣动力单元113、平行设置的驱动轴115和圆形或椭圆形分选叶片114,分选叶片114等距离安装于驱动轴115上并在分拣动力单元113的带动下随驱动轴115旋转;分拣机构包括一级分拣机构107和二级分拣机构108,一级分拣机构107前方的进料位置设置有给料机106,一级分拣机构107后方出料口同二级分拣机构108的前方进料口连接。分拣动力单元113为若干只平行的驱动轴115提供动力,通常包括减速电机和交错轴传动装置,其中减速电机由电机和减速蜗箱组成,交错轴传动装置包括主动交错传动轮和从动交错传动轮,主动交错传动轮可以为斜齿轮、锥齿轮或蜗轮,从动交错传动轮可以为相匹配的斜齿轮、锥齿轮或蜗杆。这些均是分拣机的常规配置,本专利不再赘述。

破碎机构包括三级颚破机构101、二级颚破机构110和一级颚破机构111。颚式破碎机也称鄂破机,由动颚和静颚两块颚板组成破碎腔,模拟动物的两颚运动,利用两颚板对物料的挤压和弯曲作用,粗碎或中碎各种硬度物料的破碎机械,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工等行业中各种矿石与大块物料的破碎。颚式破碎机是矿山破碎中经常使用的初级破碎设备,几乎各类矿物处理的首道工序就是使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

图中一级分拣机构107的驱动轴115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114间距均小于对应的二级分拣机构108的驱动轴115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114间距;一级颚破机构111进料口连接一级分拣机构107下方下料口,二级颚破机构110进料口连接二级分拣机构108下方下料口,二级分拣机构108后方出料口连接三级颚破机构101进料口;三级颚破机构101出料口设置有三级输送带103,二级颚破机构110出料口设置有二级输送带104,一级颚破机构111出料口设置有一级输送带105。

给料机106采用矿山机械常用的振动给料机,使建筑垃圾源源不断地进入一级分拣机构107进行初次分选,小于一级分拣机构107的驱动轴115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114间距的建筑垃圾从下料口被选出并进入一级颚破机构111进行进一步破碎,破碎完成后由一级输送带105送出。

被一级分拣机构107拦截的建筑垃圾一般为小尺寸砖块和混凝土块,在被一级分拣机构107输送下进入二级分拣机构108进一步分选,小于二级分拣机构108的驱动轴115轴间距和相邻分选叶片114间距的建筑垃圾大多为大砖块,从下料口被选出并进入二级颚破机构110进行进一步破碎,破碎完成后由二级输送带104送出。

被二级分拣机构108拦截的建筑垃圾一般为大块的混凝土材料,在二级分拣机构108输送下进入三级颚破机构101进行进一步破碎,破碎完成后由三级输送带103送出。

至此,所有不同尺寸的建筑垃圾经三级破碎加工后,统一形成大小均匀的小颗粒,已经可以进入下一步透水砖的粉碎和压制环节了。

如图3所示,为了适应建筑垃圾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级分拣机构107和二级分拣机构108的部件结构尺寸进行了特殊设计。根据我国现有建筑砖块的标准,建筑垃圾中砖块一般分为大砖和小砖两种,其中大砖尺寸为240mm×120mm×120mm(长宽高),小砖尺寸为235mm×115mm×55mm(长宽高)。实际处理中这两种砖块占有相当的比例,剩余的则是不容易破坏的大块混凝土,通常这三种垃圾成份占到总垃圾的大多数,因此需要处理好这三种垃圾。

据此优化本实用新型方案,设计的一级分拣机构107相邻驱动轴115之间的间隙a为60-70mm,相邻分选叶片114之间的间隙b为120-140mm,这样尺寸为235mm×115mm×55mm的小砖在分选叶片的传动下经过较长路径的和上下翻滚和位置改变,就从一级分拣机的缝隙中漏至下方的一级颚破机构111内;同样原理,二级分拣机构108的相邻驱动轴115之间的间隙a为130-150mm,相邻分选叶片114之间的间距b为130-150mm,经过一级分选机后的垃圾中,大砖从二级分拣机的缝隙中漏至下方的二级颚破机构110内。其中,分拣机叶片的厚度为10mm,驱动轴115直径为90-110mm。这样分别就能把建筑垃圾最常见的大砖和小砖根据尺寸大小分开进入不同的鄂破机,鄂破机则根据物料的尺存、材料和要成型的颗粒度进行选型,便于进一步破碎,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并具有较高的破碎效率。混凝土则进入最后一步环节,加上磁铁吸附收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垃圾,其中除铁机构102也是多类型鄂破机的选配件,这里不再赘述。按照进料口的尺寸,一级颚破机构111和二级颚破机构110可选用250型,三级颚破机构101则选用300型产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