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达到快速清洁和省水功能的厨房花洒喷片。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花洒广泛应用于厨房清洗当中,厨房花洒可以对碗盘进行多角度的清洗。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自来水本身的水压较低,再加上常规花洒片开设过多的喷水孔,导致厨房花洒的出水水压进一步降低,使得厨房花洒难以对碗盘进行有效冲洗;同时,常规花洒片上整面均布了喷水孔,其喷出的水柱截面普遍为圆形,难以将碗盘上的油渍、脏污等往一个方向推进及流动,既浪费时间也浪费水。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厨房花洒喷片进行改进,以达到提升冲洗效率和省水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达到快速清洁和省水功能的厨房花洒喷片,以有效解决常规厨房花洒冲洗效率低和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达到快速清洁和省水功能的厨房花洒喷片,包括有喷片本体;所述喷片本体为圆形板片;所述喷片本体包括有第一出水区和封闭区;所述第一出水区呈条状,所述第一出水区的内外表面贯穿形成有多个第一喷水孔,所述多个第一喷水孔排列成至少两排,并且所述多个第一喷水孔围成的总面积不大于二分之一喷片本体的总面积;所述封闭区位于第一出水区的侧旁以产生蓄压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水孔的两端分别为入口和出口,入口大于出口且呈锥度使水流阻力变小,流动速度变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区位于喷片本体的中心,所述封闭区围绕第一出水区设置以产生蓄压功能,配合第一出水区上的第一喷水孔达到泄压增速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区呈直线条状,每排第一喷水孔均呈直线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区呈弧线条状,每排第一喷水孔均呈弧线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部分第一喷水孔直线排列,另一部分第一喷水孔呈弧线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区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出水区,所述第二出水区的内外表面贯穿形成有多排呈环状排列的第二喷水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在花洒喷片上设置封闭区以阻挡水流以产生蓄压功能,再迫使水流全部从第一出水区的各个第一喷水孔喷出,同时配合多个第一喷水孔围成的总面积不大于二分之一喷片本体的总面积,以有效增强出水水压,提升冲洗效率,以及通过将第一出水区设计呈条状,使得喷出的水柱其横截面呈条状,将碗盘上的油渍及脏污往同一方向推进及流动,达到快速清洁和省水的目的。
二、通过将各第一喷水孔设计成入口大于出口的结构,使得各第一喷水孔的孔径由大变小,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压。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喷片本体101、第一喷水孔
1011、入口1012、出口
102、第二喷水孔11、第一出水区
12、封闭区13、第二出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喷片本体10。
该喷片本体10为圆形板片,该喷片本体10包括有第一出水区11(如图1中虚线框内)和封闭区12,该第一出水区11呈条状,第一出水区11的内外表面贯穿形成有多个第一喷水孔101,该多个第一喷水孔101排列成至少两排,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出水区11呈直线条状,每排第一喷水孔101均呈直线排列;该第一喷水孔101的两端分别为入口1011和出口1012,入口大于出口且呈锥度使水流阻力变小,流动速度变大,如此可增加出水压力,使得水从出口1012喷出更加有力;该封闭区12位于第一出水区11的侧旁以产生蓄压功能,配合第一出水区11上的喷水孔101达到泄压增速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出水区11位于喷片本体10的中心,该封闭区12围绕第一出水区11设置以产生蓄压功能;以及,该多个第一喷水孔101围成的总面积不大于二分之一喷片本体10的总面积,以保证各个第一喷水孔101的出水压力,实现快速清洁和省水功能。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将喷片本体10安装在花洒头上,当花洒头接通水之后,封闭区12对水阻挡,产生蓄压功能,使得水只能从第一出水区11的各个第一喷水孔101喷出,以形成强有力的长条形水柱,其截面为长方形,然后,使长条形水柱相对碗盘的清洁面倾斜,从而使得长条形水柱以切线方向喷到碗盘的清洁面上,将碗盘上的油渍及脏污往同一方向推进及流动,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实验证明,采用本产品可将碗盘上的油渍及脏污快速清洁干净,并达到了省水的目的。
请参照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该第一出水区11呈弧线条状,每排第一喷水孔101均呈弧线排列,第一喷水孔101为三排,不以为限。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时候,其形成的长条形水柱截面为弧形,可更好的将碗盘上的油渍及脏污往同一方向推进及流动。
请参照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其中一部分第一喷水孔101呈直线排列,另一部分第一喷水孔101呈弧线排列,第一喷水孔101为两排,不以为限。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在此对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该封闭区12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出水区13,该第二出水区13的内外表面贯穿形成有多排呈环状排列的第二喷水孔102。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时候,本产品是安装在带分段开关的花洒总成上,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二出水区13上的第二喷水孔102还是第一出水区11上的第一喷水孔101出水:当第二出水区13上的第二喷水孔102单独出水时,可以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水柱,当第一出水区11上的第一喷水孔101单独出水时,仍可以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横截面为长条形的水柱。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一、通过在花洒喷片上设置封闭区以阻挡水流以产生蓄压功能,再迫使水流全部从第一出水区的各个第一喷水孔喷出,同时配合多个第一喷水孔围成的总面积不大于二分之一喷片本体的总面积,以有效增强出水水压,提升冲洗效率,以及通过将第一出水区设计呈条状,使得喷出的水柱其横截面呈条状,将碗盘上的油渍及脏污往同一方向推进及流动,达到快速清洁和省水的目的。
二、通过将各第一喷水孔设计成入口大于出口的结构,使得各第一喷水孔的孔径由大变小,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