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1101发布日期:2020-07-17 16:1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是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属于饲养原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我国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成长发展历程基本上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2016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20918万t,总产值8014亿元。按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层面分类,饲料产品可分为:

饲料的加工工艺多分为原料的接收、原料的储存、原料的清理、原料的粉碎、配料工艺、混合工艺和制粒工艺等,混合工艺可分为分批和连续混合两种;

但是饲料在连续混合工艺的过程中,长期的饲料从出料箱中喷出,会导致其出料箱内壁的残留物过多,如果停机清除出料箱内壁的残留物,会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如果长期不清理出料箱的内壁,则会导致其内部的残留物过多,为后续的清理过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会在连续的工作中,会导致出箱口出料的速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搅拌机;所述混合搅拌机安装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顶端内壁卡接有上除料料机构,所述出料箱的底端内壁卡接有下出料机构,所述出料箱的左端内壁卡接有左除料铲,所述出料箱的右端内壁卡接有右除料机构,所述上除料料机构的底端套接有松紧套筒,所述松紧套筒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套接至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长杆,所述出料箱的左侧的底端贯通开有凹槽,所述出料箱的底端外壁安装有收纳盒。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套筒的上、下、左和右顶端分别套接有连接杆,且四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套接有松紧套筒,且四个连接杆的表面结构呈十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除料料机构包括有上除料箱和上除料铲;所述上除料铲的左端套接有上除料箱,且上除料铲的表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上除料箱的长度和上除料铲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除料机构包括有下除料箱和下除料铲;所述下除料铲的左侧套接有下除料箱,且下除料铲的表面结构呈倒直角三角形,且下除料箱的长度和下除料铲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长杆的长度小于出料箱的长度,且长杆为圆柱形结构,四个连接杆的长度相同,且连接杆也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长杆的长度小于出料箱的长度,且长杆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加装的上除料机构、下除料机构、左除料铲和右除料铲,可有效的将出料箱内壁残留物有效的清除,避免了出料箱的内壁长期的残留物难以清除,且用时短,一个清除内壁的过程只需要30到50秒即可,不耽误混合搅拌机的连续工作;

2、在使用的过程中,上除料箱为了避免残留物飘落到出料箱的内部,且加装的松紧套筒,可有效的将上除料箱残留物清除;且加装的凹槽和收纳盒可有效的左、右和下除料机构集中到收纳盒中,既避免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积存较多难以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箱左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除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除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搅拌机,2、上除料机构,201、上除料箱,202、上除料铲,3、下除料机构,301、下除料箱,302、下除料铲,4、连接杆,5、内螺纹套筒,6、长杆,7、凹槽,8、收纳盒,9、出料箱,10、左除料铲,11、右除料铲,12、松紧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搅拌机1;所述混合搅拌机1安装有出料箱9,所述出料箱9的顶端内壁卡接有上除料料机构2,所述出料箱9的底端内壁卡接有下出料机构3,所述出料箱9的左端内壁卡接有左除料铲10,所述出料箱9的右端内壁卡接有右除料机构11,所述上除料料机构2的底端套接有松紧套筒12,所述松紧套筒12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套接至内螺纹套筒5,所述内螺纹套筒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长杆6,所述出料箱9的左侧的底端贯通开有凹槽7,所述出料箱9的底端外壁安装有收纳盒8。

所述内螺纹套筒5的上、下、左和右顶端分别套接有连接杆4,且四个连接杆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松紧套筒12,且四个连接杆4的表面结构呈十字型结构;所述上除料料机构2包括有上除料箱201和上除料铲202;所述上除料铲202的左端套接有上除料箱201,且上除料铲202的表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上除料箱201的长度和上除料铲202的长度相同;所述下除料机构3包括有下除料箱301和下除料铲302;所述下除料铲302的左侧套接有下除料箱301,且下除料铲302的表面结构呈倒直角三角形,且下除料箱301的长度和下除料铲302的长度相同;所述出料箱9为长方体结构,且出料箱9宽度和高度一致,且出料箱9的宽度大于下除料铲302的长度,同时也大于上除料铲202的长度;所述长杆6的长度小于出料箱9的长度,且长杆6为圆柱形结构,四个连接杆4的长度相同,且连接杆4也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长杆6可从内螺纹套筒5的内部拆卸和组装上,如需清理出料箱9内壁的残留物,此时将长杆6通过螺纹转动套接在套筒5的内壁,此时,将长杆6从右至左拉动,此时上下左右四个连接杆4同步移动上除料铲202与出料箱9的顶部内壁的残留物刮掉至上除料箱201的内部,下除料铲302在出料箱9的底部内壁进行残留物清除,同时残留物积存过多,残留物会随着移动作用力向上移动,正好积存在下除料箱202的内部,左除料铲10和右除料铲11分别在出料箱9的左侧和右侧内壁上移动,残留物会在除料铲中向下掉落;

随着长杆6的移动,移动到凹槽7的地方,正好左除料铲10和右除料铲11和下除料机构3中掉落的残留物在通过凹槽7的时候,会自动向下掉落到收纳盒8的内部;上除料箱201可拆卸,取下倒落在收纳盒8中即可;此时将收纳盒8中的残留物倒掉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