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和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9648发布日期:2020-11-06 13:4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和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萃取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和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



背景技术:

离心萃取技术是一种借助离心力场实现液-液两相的接触传质和相分离的实用技术,它是液-液萃取和离心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相对于其他萃取技术具有两相物料接触时间短,分相速度快,在设备中存留量小,操作相比范围宽等特点。此项技术现已被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应用于湿法冶金、制药、废水处理、核能、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中。

离心萃取技术的实现大都借助于离心萃取机,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重相和轻相经过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进入转鼓,在转鼓带动下,混合液与转鼓同步高速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重相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步远离转鼓中心而靠向鼓壁;密度较小的轻相逐步远离鼓壁靠向中心。最终两相液体分别通过各自通道被甩入收集腔,两相再从各自收集腔流出,从而完成两相分离过程。

重相流通缝直接开设于排液盘上,以将液液混合液由转鼓的内腔及时地导流至重相收集腔内。已知,重相流通缝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决定着重相导流的顺畅性以及排液效率,对离心萃取机的工作性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当轻相和重相的种类以及动力轴的驱动功率发生改变时,重相流通缝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亦需进行相应地调整。在现有技术中,调整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拆除排液盘,而后对其上的重相流通缝进行机加工或施焊,以调整重相流通缝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而后重新将排液盘安装、固定于转鼓上。可知,上述调整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进而造成生产线的长时间停滞。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无须拆除排液盘,且施工便利、高效的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以及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和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其包括壳体、分流罩以及转鼓萃取单元。其中,分流罩固定于壳体的内腔,以在其上、下侧分别形成有重相收集腔、轻相收集腔。在壳体上、且正对应于上述重相收集腔、轻相收集腔分别开设有重相出液口、轻相出液口。转鼓萃取单元内置于壳体内,其包括动力轴、转鼓、分流座、进液盘以及排液盘。转鼓在动力轴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排液盘、进液盘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转鼓的顶端、底端。在排液盘上开设有环形重相流通缝,以直通上述重相收集腔。另外,转鼓萃取单元还包括第一环形挡流圈和第二环形挡流圈,均可拆卸地固定排液盘上。第一环形挡流圈盖设于环形重相流通缝的外围侧壁的正上方,而第二环形挡流圈盖设于环形重相流通缝的内围侧壁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排液盘上,围绕于环形重相流通缝开设有环形凹槽,以用来置放第一环形挡流圈和第二环形挡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环形挡流圈和第二环形挡流圈均借助于螺钉实现与排液盘的可拆卸连接,相对应地,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流圈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流圈上均开设有联接通孔,在所述排液盘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转鼓萃取单元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压设于第一环形挡流圈和环形凹槽之间,相对应地,在环形凹槽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与上述第一密封圈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圈容纳槽。第二密封圈压设于第二环形挡流圈和环形凹槽之间,相对应地,在环形凹槽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与上述第二密封圈相适配的第二密封圈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分流座套设于动力轴上,且其顶壁、侧壁分别与排液盘的底壁、转鼓的内侧壁相顶靠,以形成重相容积腔。围绕分流座的圆周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缝,以实现与该重相容积腔的沟通。沿分流座的底壁相内凹陷出有轻相容积腔。且在轻相容积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轻相流通缝,且直至穿越转鼓的侧壁,以直通轻相收集腔。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离心萃取机,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贴靠排液盘的上平面、正对于环形重相流通缝设置有两件相互间隔、独立的环形挡流圈,这样一来,当需要调整环形重相流通缝的开口大小和位置时,仅需拆换不同径向宽度尺寸的环形挡流圈即可,而无需整体拆换排液盘,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调整过程所需的时间,且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投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和其相对位置的离心萃取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的i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

1-壳体;11-重相收集腔;12-轻相收集腔;13-重相出液口;14-轻相出液口;15-重相容积腔;2-分流罩;3-转鼓萃取单元;31-动力轴;32-转鼓;33-分流座;331-开口缝;332-轻相容积腔;333-轻相流通缝;34-进液盘;35-排液盘;351-环形重相流通缝;352-环形凹槽;36-第一环形挡流圈;37-第二环形挡流圈;38-第一密封圈;39-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的离心萃取机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及其a-a剖视图,可知,其主要由壳体1、分流罩2以及转鼓萃取单元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分流罩2固定于壳体1的内腔,以在其上、下侧分别形成有重相收集腔11、轻相收集腔12。在壳体1上、且正对应于上述重相收集腔11、轻相收集腔12分别开设有重相出液口13、轻相出液口14。转鼓萃取单元3内置于壳体1内,其包括动力轴31、转鼓32、分流座33、进液盘34以及排液盘35。转鼓32在动力轴31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上述排液盘35、进液盘34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转鼓32的顶端、底端。沿排液盘35的径向开设有环形重相流通缝351,以直通重相收集腔11。上述转鼓萃取单元3还包括第一环形挡流圈36和第二环形挡流圈37,均可拆卸地固定排液盘35上。第一环形挡流圈36盖设于环形重相流通缝351的外围侧壁的正上方,而第二环形挡流圈37盖设于环形重相流通缝351的内围侧壁的正上方(如图5、6中所示)。这样一来,这样一来,当需要调整环形重相流通缝351的开口大小和位置时,仅需拆换不同径向宽度尺寸的第一环形挡流圈36以及第二环形挡流圈37即可,而无需整体拆换排液盘35,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调整过程所需的时间,且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投入。

形重相流通缝351的开口大小以及位置的调整方案示例如下,如图5中所示,1)当保持形重相流通缝351的开口尺寸c不变,而需要将其与动力轴31中心轴线的距离由d调整为d+△时,需要将第一环形挡流圈36的径向尺寸由a增宽为a-△,而将第二环形挡流圈37的径向尺寸b由减小至b+△,反之则反;2)当保持形重相流通缝351与动力轴31中心轴线的距离d不变,而需要将其开口尺寸由c调整为c+△时,则需要将第一环形挡流圈36的径向尺寸由a增宽为a-△,而第二环形挡流圈37的径向尺寸b保持不变,抑或将第二环形挡流圈37的径向尺寸b由增宽为b-△,而第一环形挡流圈36的径向尺寸a保持不变。

作为上述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的离心萃取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可以在上述排液盘35上,围绕于重相流通缝351开设有环形凹槽352,用来置放上述第一环形挡流圈36和第二环形挡流圈37(如图5中所示),如此一来,一方面,尽可能地使得第一环形挡流圈36和第二环形挡流圈37的位置下沉,使其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利于对其进行装配以及后期拆换;另一方面,环形凹槽352的侧壁在第一环形挡流圈36以及第二环形挡流圈37装配的过程中可以兼做定位基准,从而减少了划线工序。

一般来说,宜采用紧固件来实现第一环形挡流圈36和第二环形挡流圈37与排流盘3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第一环形挡流圈36和第二环形挡流圈37上均分别开设有联接通孔,在排液盘35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借助于螺钉实现两者与排液盘35的可拆卸连接(如图5中所示)。

出于提高螺钉的紧固可靠性,防止发生松动现象方面考虑,还可以额外增设有第一弹性垫圈38、第二弹性垫圈39,且分别压设于第一环形挡流圈36与环形凹槽352之间以及第二环形挡流圈37与环形凹槽352之间(如图5中所示),相对应地,在环形凹槽352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弹性垫圈容纳槽,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弹性垫圈38以及第二弹性垫圈39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窜动、错位现象。

最后,作为上述便于调整重相流通缝大小的离心萃取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分流座33套设于动力轴31上,且其顶壁、侧壁分别与排液盘35的底壁、转鼓32的内侧壁相顶靠,以形成重相容积腔15。围绕分流座33的圆周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缝331,以实现与重相容积腔15的沟通。沿分流座33的底壁相内凹陷出有轻相容积腔332。在轻相容积腔332的侧壁上开设有轻相流通缝333,且直至穿越转鼓32的侧壁,以直通轻相收集腔12(如图4、5中所示),从而使得轻相流通路径以及重相流通路径布置更为合理、紧凑,进而使得离心萃取机整机的占地面积较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