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微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8035发布日期:2020-09-25 18:3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微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研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微粉机。



背景技术:

微粉机设备是一种由机械粉碎和气体互相撞击,而达到成品目的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农药、消防药剂、医药、染料、复印色粉、粉末涂料、云母、碳黑、藻土、膨润土、高岭土、粮食、饲料、日用化妆品等高细度的粉剂加工。

如图1所示,现有的微粉机包括设置在壳体31顶端与壳体31相连通的出料管道6,在出料管道6上连接有大型的抽风装置(图中未画出),在壳体31的侧壁底端还连通有进风管道7。壳体31内壁上还设置有研磨齿34,并在壳体31内部设置有由第一驱动组件2驱动的离心转盘33,离心转盘33与研磨齿34之间存在间隙,在离心转盘33的边界上还均匀设置有与研磨齿34相对的研磨块331,当饲料进入壳体31内部落于研磨齿34与离心转盘33之间的间隙中时,研磨块331会与研磨齿34对饲料进行研磨。在壳体31内部顶端还连接有对研磨之后饲料进行筛选的风轮372。当饲料进入壳体31内部时,由于壳体31内部处于气体向上流通的状态,所以饲料会向上进行移动,饲料中较小的颗粒会沿着风轮372中各个扇叶之间的间隙传送至出料管道6中,而饲料中颗粒较大的则会打落至离心转盘33上,通过离心转盘33的离心作用再次将饲料甩至研磨齿34与研磨块331之间的间隙中进行研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相对的侧面为平面,且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之间的间距固定,需要对饲料进行多次研磨才能满足要求,导致对饲料的研磨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微粉机,其具有提高对饲料的研磨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的微粉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位于壳体内部的离心转盘,所述离心转盘的边界上设置有边界凸出于离心转盘并且可以沿着离心转盘进行径向移动的研磨块,所述研磨块上连接有驱动研磨块进行移动的横移组件,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一圈研磨齿,所述研磨块与研磨齿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磨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饲料进入壳体内部落在离心转盘上表面上之后,由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离心转盘进行快速的旋转,所以离心转盘上的饲料会由于离心的作用被甩落在离心转盘与研磨齿之间的间隙处进行研磨,由于在离心转盘快速旋转的同时研磨块还会在离心转盘上沿着离心转盘的径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在对饲料进行研磨的同时调节研磨块与研磨齿之间的间隙,但是研磨块上的边界一直凸出于离心转盘的边界,所以能够保证在对饲料进行粗磨之后紧接着进行精磨,从而能够提高对饲料的研磨效率,通过在研磨块上设置磨牙能够使得研磨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内部位于离心转盘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悬挂件,所述横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悬挂件上的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上啮合有多个次锥齿轮,所述次锥齿轮上均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穿设在研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离心转盘进行转动时,会带动位于离心转盘上的研磨块一同进行转动,从而会带动往复丝杠以及次锥齿轮共同进行转动,由于主锥齿轮固定不动,所以次锥齿轮会沿着主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次锥齿轮自身也会进行转动,所以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进而会带动研磨块沿着离线转盘的径向方向进行移动,实现了对研磨块与研磨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挂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另一端指向壳体中心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在三个支撑杆连接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主锥齿轮的悬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锥齿轮通过三根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壳体侧壁上,能够加强主锥齿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离心转盘上开设有供研磨块滑动的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研磨块的移动提供滑动轨道,使得研磨块移动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研磨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研磨块移动时导向柱与导向槽之件相互配合能够对研磨块的移动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得研磨块移动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槽位于离心转盘的边界处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研磨块滑动至滑动槽外侧与离心转盘发生脱离,同时也能够避免研磨块的磨牙与研磨齿发生碰撞导致对研磨块进行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研磨齿与离心转盘的下侧区域设置有承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饲料落在离心转盘上时,饲料会在离心转盘转动时由于离心的作用甩向离心转盘与研磨齿之间的缝隙中,当进入缝隙的饲料较小时,饲料可能会下落在壳体的底部,通过设置承接板,能够避免饲料直接落在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研磨齿相对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壳体内壁上研磨齿长期处于研磨状态,所以壳体上研磨齿的位置容易发生损坏,通过在外部侧壁上设置加强筋,能够对壳体上研磨齿的位置进行加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饲料进入壳体内部落在离心转盘上表面上之后,由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离心转盘进行快速的旋转,所以离心转盘上的饲料会由于离心的作用被甩落在离心转盘与研磨齿之间的间隙处进行研磨,由于在离心转盘快速旋转的同时研磨块还会在离心转盘上沿着离心转盘的径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在对饲料进行研磨的同时调节研磨块与研磨齿之间的间隙,但是研磨块上的边界一直凸出于离心转盘的边界,所以能够保证在对饲料进行粗磨之后紧接着进行精磨,从而能够提高对饲料的研磨效率;

2.当饲料落在离心转盘上时,饲料会在离心转盘转动时由于离心的作用甩向离心转盘与研磨齿之间的缝隙中,当进入缝隙的饲料较小时,饲料可能会下落在壳体的底部,通过设置承接板,能够避免饲料直接落在壳体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微粉机外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进料装置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横移组件与研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微粉机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电机;22、第一传动机构;221、第一主动轮;222、第一从动轮;223、第一皮带;3、微粉机本体;31、壳体;311、加强筋;312、门板;32、连接轴;33、离心转盘;331、研磨块;3311、导向柱;332、磨牙;333、滑动槽;334、导向槽;335、限位块;34、研磨齿;35、圆筒;36、连接板;37、风选装置;371、第三电机;372、风轮;38、承接板;4、进料装置;41、支撑板;42、固定板;43、进料池;44、进料漏斗;45、第一管道;46、竖直管道;47、第二管道;48、绞龙;5、第二驱动组件;51、第二电机;52、第二传动机构;521、第二主动轮;522、第二从动轮;523、第二皮带;6、出料管道;7、进风管道;8、横移组件;81、主锥齿轮;82、次锥齿轮;83、往复丝杠;9、悬挂件;91、支撑杆;92、悬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的微粉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2,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的第一电机21,底座1的内部的为空腔,在底座1的空腔之中设置有连接在第一电机21上的第一传动机构22(参考图)。在底座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微粉机本体3,在微粉机本体3外部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微粉机本体3相连通的进料装置4以及设置在微粉机本体3顶端的出料管道6,在出料管道6的端部连接有大型抽风装置(该抽风装置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在微粉机本体3侧壁的底端还设置有进风管道7,进风管道7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料装置4包括设置在微粉机本体3外部侧壁底端的一对支撑板41,在支撑板41远离微粉机本体3一端的上边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在固定板42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池43,在进料池43的上开口处连接有进料漏斗44,在进料池43侧壁的下边界处设置有第一管道45与进料池43相连通,在第一管道45的另一端连接有竖直管道46,在竖直管道4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管道47与微粉机本体3相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进料池43底部以及第一管道45内部设置有绞龙48,并在进料池43外部设置有驱动绞龙48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5。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1上表面的第二电机51,在第二电机5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52与绞龙48进行连接。第二传动机构52包括连接在第二电机51上的第二主动轮521以及连接在绞龙48上的第二从动轮522,两者之间通过第二皮带523进行连接。

在向微粉机本体3内部输送饲料时,首先将饲料投放在进料漏斗44中,然后饲料会进入进料池43中,由于在进料池43底部设置有连通在第一管道45内部的绞龙48,所以饲料会在第二驱动组件5的带动下被绞龙48输送至竖直管道46中,由于微粉机本体3顶部出料管道6一直朝向外部抽风,而且在微粉机本体3底部设置有进风管道7,所以微粉机本体3内部一直处于气体流通的状态,由于气体流速快压强反而小,所以微粉机本体3内部第二管道47位置一直处于负压状态,所以竖直管道46内部的饲料会朝向压强较小的地方运动,从而会沿着第二管道47最终进入微粉机本体3内部。

如图4所示,微粉机本体3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的壳体31,在壳体31内部最下端为通过连接轴32连接在第一传动机构22上的离心转盘33,离心转盘33与壳体31的侧壁之间存在供气体流通的缝隙,在离心转盘33的边界处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可以沿着离心转盘33的径向发生位移变化的研磨块331,在壳体31内部还设置有驱动研磨块331进行移动的横移组件8。在壳体31侧壁上与研磨块3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圈研磨齿34,在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磨牙332,研磨块331上的磨牙332凸出于离心转盘33的边界。

横移组件8包括通过悬挂件9悬挂在离心转盘33上方区域的主锥齿轮81以及若干个与主锥齿轮81相啮合的次锥齿轮82,在每个次锥齿轮82上均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83,往复丝杠83的另一端均穿设在研磨块331上。悬挂件9包括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31内壁上的支撑杆91,相邻两支撑杆91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在支撑杆91相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主锥齿轮81的悬挂杆92。在离心转盘33的上表面上研磨块331所在的位置开设有供研磨块331进行滑动的滑动槽333,并在滑动槽333与研磨块331相接触的两侧面上开设有导向槽334,并在研磨块331上设置有与导向槽334滑动连接的导向柱3311,在滑动槽333位于离心转盘33的边界处设置有限位块335,从而能够避免研磨块331向外滑动时与设置在壳体31侧壁上的研磨齿34发生碰撞。

当第一电机21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离心转盘33进行转动时,由于研磨块331位于滑动槽333内部,所以研磨块331会与离心转盘33共同转动,在研磨块331一离心转盘33为圆心进行转动时,会带动次锥齿轮82沿着主锥齿轮81进行转动,在次锥齿轮82沿着主锥齿轮81进行转动时,次锥齿轮82自身也在进行转动,此时会带动往复丝杠83进行转动,当往复丝杠83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研磨块331沿着滑动槽333进行往复滑动,从而能够保证研磨块331在与离心转盘33一同进行转动时,还能够沿着滑动槽333进行移动,使得在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相对摩擦对饲料进行研磨时,随时调控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之间的间隙,所以当饲料落入研磨齿34与研磨块331之间的间隙时,可以对大块的饲料进行粗磨之后紧接着进行精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传动机构2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1输出端的第一主动轮221以及位于壳体31内部离心转盘33下方的第一从动轮222,两者之间通过第一皮带223进行连接。当较大的饲料落入研磨齿34与离心转盘33的间隙处时,离心转盘33转动过程中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会对饲料进行充分研磨。当饲料落在离心转盘33中间区域时,由于离心转盘33的快速转动会将饲料甩向离心转盘33与研磨齿34之间的间隙处,从而对较大的饲料进行研磨。

在壳体31内壁上位于研磨齿34与离心转盘33的下侧还固定设置有圆环形的承接板38,当饲料进入离心转盘33和研磨齿34之间的间隙处时,饲料可以下落在承接板38上,从而能够防止饲料直接落在壳体31的底部。承接板38与研磨齿34和离心转盘33之间均存在间隙,从而能够保证气体的流通。

在微粉机内部还包括设置在主锥齿轮81上方区域铁质的圆筒35,在圆筒35的侧壁上焊接有若干连接板36与壳体31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圆筒35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筛分饲料粗细的风选装置37,风选装置37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31顶部的第三电机371,第三电机371伸入壳体31内部连接有用于筛分饲料的风轮372,风轮372有多个紧密排布的扇叶组成。

当第二管道47内部的饲料进入壳体31内部时,会沿着气流向上进行移动,当饲料移动至风轮372的位置时,由于风轮372在快速进行旋转,所以饲料中颗粒较小的可以沿着风轮372中各个扇叶之间的间隙移动至出料管道6之中进行收集;饲料中颗粒较大的会被快速旋转的风轮372打落至离心转盘33上或者离心转盘33和研磨齿34之间的缝隙中,由于离心转盘33一直在快速旋转,所以落在缝隙中的饲料会被往复移动的研磨块331以及研磨齿34进行研磨,下落在离心转盘33上的大块饲料也会在离心转盘33快速旋转时由于离心作用被甩落在离心转盘33以及研磨齿34之间的缝隙之中,然后进行研磨,结束的小块饲料会在气流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进行移动,然后移动至风轮372的位置再次进行风选,颗粒较大的依旧会被打落再次进行研磨,从而能够起到充分研磨的作用,通过横移组件8带动研磨块331进行往复移动,能够随着离心转盘33的转动同时调节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实现在对饲料进行粗磨后紧接着进行精磨,从而加大饲料通过风轮372的概率,提高了对饲料的研磨效率。

参照图2,在壳体31的外壁上与壳体31内部研磨齿3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一圈纵向的加强筋311,由于壳体31内壁上研磨齿34的位置长期处于对饲料进行研磨的状态,所以可能会发生磨损,通过在外壁上设置相对的加强筋311,能够对壳体31上研磨齿34的位置进行加强。在壳体31外壁上开设有用于维修更换研磨块331的门洞,并在门洞的边界上铰接有门板312,在研磨块331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打开门板312对研磨块331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由进料漏斗44处对饲料进行投放,饲料会进入进料池43中,进入进料池43的饲料会在绞龙48的带动下输送至第一管道45中,然后饲料会沿着竖直管道46进入到第二管道47中;由于在壳体31的顶端设置有出料管道6,并在出料管道6的端部连接有大型抽风装置,在壳体31的底部还连接有进风管道7,所以壳体31内部一直处于气体流通的状态,由于气体流速快的区域压强小,所以位于第二管道47内部的饲料会由压强较大的第二管道47中进入壳体31内部。

进入壳体31内部的饲料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风轮372的位置,由于风轮372一直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所以颗粒较小的饲料会在风轮372上相邻扇叶之间的缝隙移动至出料管道6中,颗粒较大的饲料会被快速旋转的风轮372打落至离心转盘33上,由于离心转盘33一直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所以饲料会在离心的作用下被甩在离心转盘33与研磨齿34之间的缝隙之中进行研磨。因为离心转盘33转动时会带动次锥齿轮82沿着主锥齿轮81进行转动,在次锥齿轮82沿着主锥齿轮81进行转动时,次锥齿轮82自身也会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往复丝杠8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研磨块331在滑动槽333中进行滑动,实现了随时调节研磨块331与研磨齿34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实现对饲料进行粗磨后紧接着对饲料进行精磨。

研磨结束的饲料会在气流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移动至风轮372位置的饲料会再次进行筛选,颗粒较大的饲料还会被风轮372打落进行研磨,经过多次重复此过程能够对饲料的研磨更加充分,但是被移动的研磨块331研磨结束的饲料通过风轮372的概率较大,所以提高了对饲料的研磨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