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0028发布日期:2020-12-22 1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架(2),底座(1)的顶端与两组第一支撑架(2)的底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架(2)上设置有输送箱(3),两组第一支撑架(2)的顶端与输送箱(3)的底端连接,输送箱(3)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输送箱(3)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输送箱(3)的右端设置有右开口,输送箱(3)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输送箱(3)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电机(4),输送箱(3)的右端与输送电机(4)的左端连接,输送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输送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转动轴(5)穿过输送箱(3)的右开口,第一转动轴(5)上设置有输送桨(6),第一转动轴(5)与输送桨(6)连接,输送箱(3)的上开口设置有输送管道(7),输送箱(3)的上开口与输送管道(7)的底端连接,输送管道(7)的顶端设置有漏斗(8),输送管道(7)的顶端与漏斗(8)的底端连接,输送箱(3)的左开口设置有排出管道(9),输送箱(3)的左开口与排出管道(9)的右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第二支撑架(10),底座(1)的顶端与多组第二支撑架(10)的底端连接,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设置有粉碎箱(11),多组第二支撑架(10)的顶端与粉碎箱(11)的底端连接,粉碎箱(1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粉碎箱(11)的底端设置有下开口,粉碎箱(11)的下开口与漏斗(8)的顶端连接,粉碎箱(11)的顶端设置有放料口,粉碎箱(11)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两组第二转动轴(12),两组第二转动轴(12)上均设置有粉碎齿轮(13),两组第二转动轴(12)均与粉碎齿轮(13)连接,粉碎箱(11)的后端设置有驱动器(14),粉碎箱(11)的后端与驱动器(14)的前端连接,粉碎箱(11)的后端设置有后开口,两组第二转动轴(12)的后端均穿过粉碎箱(11)的后开口,并且两组第二转动轴(12)的后端与驱动器(14)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蓄水箱(15),蓄水箱(15)内部设置有内腔,蓄水箱(15)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并且蓄水箱(15)的左开口上设置有注水口(16),蓄水箱(15)的左开口与注水口(16)连接,蓄水箱(15)的顶端设置有泵(17),蓄水箱(15)的顶端与泵(17)的底端连接,蓄水箱(15)内腔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泵(17)的底端设置有抽取管道,抽取管道的底端穿过蓄水箱(15)的上开口,泵(17)的顶端设置有水分输送管道(18),泵(17)的顶端与水分输送管道(18)的底端连接,粉碎箱(11)的顶端设置与上开口,水分输送管道(18)的输出端穿过粉碎箱(11)的上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箱(11)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粉碎箱(11)的上开口设置有风机固定架(19),粉碎箱(11)的上开口与风机固定架(19)连接,风机固定架(19)上设置有风机(20),风机(20)通过风机固定架(19)固定在粉碎箱(11)的上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箱(1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导流板(21),粉碎箱(11)内腔底端与两组导流板(21)的底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放置台(22),底座(1)的顶端与放置台(22)的底端连接,放置台(22)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架,输送电机(4)的底端与第三支撑架的顶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箱(11)的放料口上设置有挡板(23),粉碎箱(11)的顶端与挡板(23)的底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蓄水箱(15)的前端设置有前开口,蓄水箱(15)的前开口上设置有水位计量器(24),蓄水箱(15)的前开口与水位计量器(24)的后端连接,水位计量器(24)上设置有密封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多组车轮(25),车轮(25)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车轮(25)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底座(1)的底端,车轮(25)上设置有制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输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用上料辅助装置,其减少块状物体对输送箱内部造成堵塞的情况发生,提高实用性;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架,底座的顶端与两组第一支撑架的底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输送箱,两组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与输送箱的底端连接,输送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输送箱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多组第二支撑架,底座的顶端与多组第二支撑架的底端连接,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粉碎箱,多组第二支撑架的顶端与粉碎箱的底端连接,粉碎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粉碎箱的底端设置有下开口,粉碎箱的下开口与漏斗的顶端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莫建刚;张凯;徐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