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部件和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13265发布日期:2020-11-20 12:1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湿部件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调整的空调设备正在普及。作为这样的空调设备中使用的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调整的调湿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钠y型沸石担载于载体而成的除湿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近年来,在寻求能够吸附解吸更多的水分的调湿部件。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吸附解吸大量水分的调湿部件。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1]。

[1]一种调湿部件,是包含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和载体的调湿部件,

该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

[2]根据[1]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进一步包含无机粘合剂,

该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为所述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的2倍以上。

[3]根据[1]或[2]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进一步包含水溶性高分子。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载体包含无机纤维。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碱金属元素为钠和/或钾。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为1.0~3.0nm。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6~0.8重量%。

[8]根据[2]~[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为所述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的2.0倍以上且15倍以下。

[9]根据[2]~[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部件,其中,所述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为15nm以下。

[10]一种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1)、下述工序(2)和下述工序(3)。

工序(1):将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分散介质混合,得到浆料的工序,其中,使相对于该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1重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浆料涂布于载体的工序

工序(3):从工序(2)中得到的涂布有浆料的载体除去分散介质,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载体的调湿部件的工序

[11]根据[10]所述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下述工序(4)

工序(4):将工序(3)中得到的调湿部件以30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吸附解吸大量水分的调湿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调湿部件是包含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和载体的调湿部件,该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

〔二氧化硅多孔体〕

在本说明书中,二氧化硅多孔体是指以具有多孔结构的硅氧化物为主成分的物质。

作为二氧化硅多孔体,可举出硅胶、沸石、介孔二氧化硅等。

在本说明书中,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是指由下述式算出的值。

平均细孔直径=4×总细孔容积/比表面积

在此,“总细孔容积”由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氮吸附等温线中的相对压(p/p0=0.96)附近的氮吸附量求出。“比表面积”通过用bet法测定二氧化硅多孔体而求出。

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吸湿能力的观点考虑,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通常为20nm以下,优选为1.0~5.0nm,更优选为1.0~3.0nm。

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例如可以通过在后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中使用包含式(i)所示的季铵离子的盐或式(ii)所示的胺作为模塑剂而得到。通过适当选择模塑剂,能够得到具有期望的平均细孔直径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吸湿能力的观点考虑,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比表面积优选为100m2/g以上。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比表面积通常为2000m2/g以下,优选为100~2000m2/g,更优选为500~1500m2/g。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总细孔容积优选为0.1cm3/g~2.0cm3/g,更优选为0.2cm3/g~1.5cm3/g,进一步优选为0.4cm3/g~1.2cm3/g。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500μm,更优选为0.5μm~250μm。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水的吸附解吸速度和载体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粘接强度的观点考虑,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00μm以下。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粒径分布可以具有单一的峰,也可以具有多个峰。在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作为二氧化硅多孔体,可以混合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多个二氧化硅多孔体。

应予说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粒径和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粒径分布例如可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装置(例如,la-950,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以分散介质:水、试样折射率:1.44、分散介质折射率:1.33、体积基准的条件进行测定。

作为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包括下述第一工序、下述第二工序和下述第三工序的方法。

第一工序:在溶剂的存在下,将二氧化硅源与模塑剂混合,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与溶剂的混合物的工序

第二工序:从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除去溶剂,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的工序

第三工序:使用萃取溶剂从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萃取模塑剂,得到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工序

<第一工序>

第一工序是在溶剂的存在下将二氧化硅源与模塑剂混合,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与溶剂的混合物的工序。

作为二氧化硅源,例如可举出含硅无机化合物。

作为含硅无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硅酸盐和硅酸盐以外的含有硅的化合物。

作为硅酸盐,例如可举出层状硅酸盐和非层状硅酸盐。作为层状硅酸盐,例如可举出水硅钠石(kanemite)(nahsi2o5·3h2o)、二硅酸钠晶体(na2si2o5)、马水硅钠石(makatite)(nahsi4o9·5h2o)、伊利石(ilerite)(nahsi8o17·xh2o)、麦羟硅钠石(magadilite)(na2hsi14o29·xh2o)和水羟硅钠石(kenyaite)(na2hsi20o41·xh2o)。作为非层状硅酸盐,例如可举出水玻璃(硅酸钠)、玻璃、非晶硅酸钠和硅醇盐。作为硅醇盐,例如可举出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加剂硅酸铵和原硅酸四乙酯。

作为硅酸盐以外的含有硅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硅-金属复合氧化物。

二氧化硅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模塑剂是指可在二氧化硅中形成细孔结构的物质。

作为模塑剂,例如可举出包含下述式(i)所示的季铵离子的盐和下述式(ii)所示的胺。

[nr1r2r3r4]+(i)

(式(i)中,r1表示碳原子数7~3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r2~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烃基)

nr5r6r7(ii)

(式(ii)中,r5表示碳原子数8~3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烃基)

式(i)中,r1为碳原子数7~3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0~2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作为r1所示的烃基,例如可举出烷基。r2~r4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优选为甲基。

作为式(i)所示的季铵离子的具体例,可举出癸基三甲基铵、十二烷基三甲基铵、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十八烷基三甲基铵、二十烷基三甲基铵、二十二烷基三甲基铵、苄基三甲基铵、二甲基双十二烷基铵、十六烷基吡啶鎓等阳离子。

作为包含式(i)所示的季铵离子的盐的具体例,可举出癸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癸基三甲基氯化铵、癸基三甲基溴化铵、癸基三甲基碘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碘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碘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碘化铵、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二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以及这些包含季铵离子的盐中的至少1个甲基被碳原子数2~6的烷基取代的二甲基二烷基铵盐和甲基三烷基铵盐。

包含式(i)所示的季铵离子的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式(ii)中,r5为碳原子数8~3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0~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作为r5所示的烃基,例如可举出烷基。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优选为氢原子。

式(ii)所示的胺的具体例,可举出辛基胺、壬基胺、癸基胺、十一烷基胺、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五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十七烷基胺、十八烷基胺、十九烷基胺和二十烷基胺以及这些胺中的至少1个氢原子被取代成甲基的甲基烷基胺和二甲基烷基胺。

式(ii)所示的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相对于二氧化硅源的模塑剂使用量优选以摩尔比计为0.01~2。

第一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是能够溶解二氧化硅源和模塑剂的溶剂即可。作为溶剂,例如可举出水和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醇,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2-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乙烯醇、烯丙醇、环己醇、苄醇、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

在第一工序中,在溶剂的存在下将二氧化硅源与模塑剂混合的温度通常为-30~100℃。通过在溶剂的存在下将二氧化硅源与模塑剂混合,生成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为了使生成的固体进一步生长,可以将生成的固体在溶剂中以0~200℃进行熟化。熟化时间通常为180小时以下。在固体的熟化时需要加热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溶剂的气化,优选在耐压容器内进行密闭来进行。

<第二工序>

第二工序是从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除去溶剂,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的工序。

作为从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除去溶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过滤和倾析。

为了控制二氧化硅多孔体对有机气体、无机气体等的气体吸附性能,可以对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进行酸处理、碱处理、硅烷化处理等。作为酸处理中使用的酸,例如可举出无机酸、乙酸等有机酸。作为碱处理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举出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镁化合物、氨等的水溶液和胺类溶液。这些处理中使用的酸、碱和硅烷化剂可以残留于二氧化硅多孔体,但从维持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结构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酸、碱和硅烷化剂的总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下。

<第三工序>

第三工序是使用萃取溶剂从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萃取模塑剂,得到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工序。

作为第三工序中使用的萃取溶剂,可举出能够溶解模塑剂的液体和超临界流体。对作为第三工序中使用的萃取溶剂的液体而言,例如可举出碳原子数1~12且在常温下为液态的氧杂取代烃和/或氧代取代烃。作为优选的液体,可举出醇、酮、醚和酯。作为醇,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乙醇、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和辛醇。作为酮,例如可举出丙酮、二乙基酮、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作为醚,例如可举出非环式醚和环式醚。作为非环式醚,例如可举出二异丁基醚。作为环式醚,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作为酯,例如可举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丙酸丁酯。也可以使用这些醇、酮、醚或酯与水的混合液作为萃取溶剂。

作为使用液体的萃取溶剂来萃取模塑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将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与液体混合后,通过过滤、倾析等而将液相部分离的方法、将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填充于柱等容器后,使液体在该容器内流通的方法。将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与液体混合后,通过过滤、倾析等而将液相部分离时,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以及液相部的分离。

结束第三工序的时间例如可以通过对液相部进行分析而求出液相部中的模塑剂的量,将其与第一工序中使用的模塑剂的量进行对比来决定。使用液体的萃取溶剂的第三工序的温度优选为0~200℃,更优选为20~100℃。液体的沸点低时,可以一边加压一边萃取。

在第三工序中,相对于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的、液体的萃取溶剂的重量比通常为1~1000,优选为5~300。

为了提高萃取效果,可以在液体的萃取溶剂中添加酸或其盐。作为酸,例如可举出盐酸、硫酸、硝酸、氢溴酸等无机酸以及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作为它们的盐,例如可举出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液体中的酸或它们的盐的浓度优选为10mol/l以下,更优选为5mol/l以下。

使用超临界流体来萃取模塑剂时,作为超临界流体,优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约为31℃以上,因此,萃取温度优选为31~100℃,进一步优选为35~60℃。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约为74kg/cm2,因此,萃取压力优选为100~300kg/cm2。相对于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1升,优选每1分钟将50~500g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用于模塑剂的萃取,萃取时间优选为4~20小时。

为了对有机气体、无机气体等的气体吸附性能进行操作,第三工序中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可以进行酸处理、碱处理、硅烷化处理等。酸处理中使用的酸和碱处理中使用的碱与作为对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的酸处理中使用的酸和碱处理中使用的碱所例示的酸和碱同样。这些处理中使用的酸、碱和硅烷化剂可以残留于二氧化硅多孔体,但从维持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结构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酸、碱和硅烷化剂的总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下。

可以将第三工序中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进一步在含氧气体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

作为含氧气体,例如可举出空气和氧,优选为空气。含氧气体可以包含水蒸气、氮、二氧化碳、氩、氦等。对二氧化硅多孔体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400℃以上,优选为450~900℃,更优选为500~700℃。从强化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结构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相对于第三工序中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体积供给优选20~20000倍、更优选100~2000倍的氧的含氧气体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

为了控制有机气体、无机气体等的气体吸附性能,可以对热处理后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进行酸处理、碱处理、硅烷化处理等。酸处理中使用的酸和碱处理中使用的碱与作为对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模塑剂的固体的酸处理中使用的酸和碱处理中使用的碱所例示的酸和碱同样。这些处理中使用的酸、碱和硅烷化剂可以残留于二氧化硅多孔体,但从维持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结构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酸、碱和硅烷化剂的总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可以含有硅和氧以外的原子。作为硅和氧以外的原子,例如可举出铝原子、磷原子、镓原子、硼原子、钒原子、钛原子、锆原子、铜原子、钠原子、钾原子、铁原子、钙原子、钡原子、锂原子和镁原子。这些原子中,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介孔结构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钛原子或锆原子,更优选钛原子。二氧化硅多孔体中的钛原子或锆原子的含量通常为0.1~5重量%。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含有钛原子时,该二氧化硅多孔体可通过包括下述第一工序、下述第二工序和下述第三工序的制造方法而得到。

第一工序:在溶剂的存在下,将钛源、二氧化硅源与模塑剂混合,得到包含含钛二氧化硅多孔体与模塑剂的固体与溶剂的混合物的工序

第二工序:从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除去溶剂,得到包含含钛二氧化硅多孔体与模塑剂的固体的工序

第三工序:使用萃取溶剂从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萃取模塑剂,得到含钛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工序

作为钛源,例如可举出钛醇盐和卤化钛。作为钛醇盐,例如可举出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丁酯、钛酸四-2-乙基己酯、钛酸四(十八烷基)酯、乙酰丙酮氧钛(iv)和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丙酮钛(iv)。作为卤化钛,例如可举出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和四碘化钛。

第一工序中,钛源相对于二氧化硅源的使用量优选以摩尔比计为0.00001~1,更优选为0.00008~0.4。

二氧化硅多孔体优选在x射线衍射图中不存在显示面间隔d的峰。显示面间隔d的峰是指来自固体所具有的结晶性和规则性的峰,可以存在来自非晶的部分的宽峰。

作为制备x射线衍射图中不存在显示面间隔d的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方法,可举出在第一工序中,作为二氧化硅源,使用烷氧基硅烷,作为溶剂,使用与作为二氧化硅源的烷氧基硅烷的烷氧基对应的醇或具有与其接近的物性的醇,醇的使用摩尔数使用与二氧化硅源的使用摩尔数同等以上的摩尔数的方法。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x射线衍射图可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例如,miniflexii,理学电机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二氧化硅多孔体通常制成粉末状而使用。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粒径的优选的范围如上所述。将通过上述的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进行粉碎,能够得到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粉碎例如可使用辊磨机、喷射磨机、针磨机、锤磨机、旋转磨机、振动磨机、行星磨机、珠磨机等粉碎机来实施。

〔载体〕

作为载体,只要是能够保持二氧化硅多孔体的物质,材质和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纤维片和由该纤维片构成的结构体。作为结构体的形状,例如可举出板状翅片型、波纹翅片型和具有多个单元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蜂窝状转子型。

作为构成纤维片的纤维,例如可举出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

作为无机纤维,例如可举出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矿物系纤维和金属纤维。作为构成陶瓷纤维的成分,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作为构成矿物系纤维的成分,例如可举出纤维状的粘土矿物。作为构成金属纤维的金属,例如可举出fe、cu、al、cr和ni。

作为有机纤维,例如可举出化学纤维、有机硅系纤维和天然纤维。作为化学纤维,例如可举出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尼龙、人造丝、维尼纶、偏氯乙烯、聚氯乙烯、乙酸酯、聚酯等纤维。作为构成有机硅系纤维的成分,例如可举出有机硅聚合物。作为天然纤维,例如可举出纤维素、丝绸、棉花等的纤维。

〔调湿部件〕

本发明的调湿部件是包含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载体的调湿部件,该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其中,将该调湿部件设为100重量%)。

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优选为0.006重量%~0.8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0.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3重量%~0.8重量%,特别优选为0.07重量%~0.8重量%,特别是更优选为0.1重量%~0.8重量%。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优选为0.006重量%以上。

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来自调湿部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多孔体、载体、粘合剂、水溶性高分子、其他成分和调湿部件的制造时使用的浆料中的成分(分散介质等)。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调湿部件中存在的碱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

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优选钠和/或钾。

在本说明书中,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是指来自调湿部件中的单质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和碱金属离子的碱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通过icp发光分光分析法或icp质量分析法而求出。

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由下述式(1)或式(2)来估算。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不包括工序(4)时,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由式(1)来估算。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4)时,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由式(2)来估算。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

将二氧化硅多孔体、粘合剂等的浆料中作为固体成分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a1、a2、···am(g),

将浆料中作为固体成分的成分的碱金属元素含量分别设为b1、b2、···bm(重量%),

将水溶性高分子等的浆料中溶解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c1、c2、···cn(g),

将浆料中溶解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碱金属元素含量分别设为d1、d2···dn(重量%),

将分散介质的重量设为e(g),

将分散介质中的碱金属元素含量设为f(重量%),

将载体的重量设为g(g),

将载体中的碱金属元素含量设为h(重量%),

将浆料涂布于载体后,将干燥前的调湿部件的重量设为i(g),

将通过不包括工序(4)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调湿部件的重量设为j(g),

将通过包括工序(4)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调湿部件的重量设为k(g),

将仅对载体以30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后的载体的重量设为l(g)。

在此,m和n各自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

其中,

其中,

作为将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调整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以由上述式(1)或(2)估算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成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的方式调整调湿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和量的方法;如后所述使碱金属元素相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含量为0.001重量%~1重量%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载体每100重量份中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重量份~500重量份,更优选为50重量份~300重量份。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载体每100重量份中所担载的总成分的合计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重量份~500重量份,更优选为50重量份~300重量份。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不包括工序(4)时,载体每100重量份中所担载的总成分的合计量(以下,有时记载为“z”。单位为重量份)由下述式(3)算出。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4)时,载体每100重量份中担载于载体的总成分的合计量(以下,有时记载为“z’”。单位为重量份)由下述式(4)算出。

z(重量份)=100(j-g)/g···(3)

g:载体的重量(g)

j:通过不包括工序(4)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z’(重量份)=100(k-l)/l···(4)

l:仅对载体以30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后的载体的重量(g)

k:通过包括工序(4)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粘合剂〕

为了使二氧化硅多孔体更牢固地保持于载体,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例如可举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

作为无机粘合剂,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铝粒子和二氧化钛粒子。作为无机粘合剂的二氧化硅粒子是二氧化硅多孔体以外的二氧化硅粒子。

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水分的吸附解吸量的观点考虑,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的2倍以上(通常为2.0倍以上),更优选为3倍以上(通常为3.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倍以上(通常为4.0倍以上)。另外,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在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从浆料中的无机粘合剂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nm以下,特别优选为15nm以下。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通常小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粒径。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使用动态光散射法(例如,upa-ex150,日机装株式会社制),以分散介质:水、试样折射率:1.81、分散介质折射率:1.33、体积基准的条件进行测定。

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水分的吸湿量的观点考虑,无机粘合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平均细孔直径的2.0倍以上且50倍以下,更优选为2.0倍以上且1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倍以上且7.0倍以下。

作为有机粘合剂,例如可举出疏水性有机高分子。

疏水性有机高分子只要是不溶解于水的有机高分子就没有特别限定。疏水性有机高分子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乙烯-乙烯基酯共聚树脂、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和聚碳酸脂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疏水性有机高分子,更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乙烯-乙烯基酯共聚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疏水性有机高分子。

(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可以为具有两种以上的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作为乙烯-乙烯基酯共聚树脂,例如可举出乙烯-乙酸乙烯基共聚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乙烯-乙烯基酯共聚树脂可以具有两种以上的基于乙烯基酯的结构单元。

〔水溶性高分子〕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水溶性高分子。作为水溶性高分子,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和纤维素醚。如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通常是来自调湿部件的制造时使用的浆料中的成分。

〔其它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酸和/或碱。作为酸,例如可举出无机酸和有机酸。作为无机酸,例如可举出盐酸和磷酸。作为有机酸,例如可举出乙酸。作为碱,例如可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酸钠、乙酸钾、碳酸钠、碳酸钾和氨。

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另外,吸附了水分的调湿部件通过与低湿度的空气接触,从而将调湿部件中的水分脱离。

〔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

作为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可举出包括下述工序(1’)、下述工序(2’)和下述工序(3’)的方法。

工序(1’):将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分散介质混合,得到浆料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浆料涂布于载体的工序

工序(3’):从工序(2’)中得到的涂布有浆料的载体除去分散介质,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载体的调湿部件的工序

作为将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调整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的具体的方法,可举出包括下述工序(1)、下述工序(2)和下述工序(3)的方法。

工序(1):将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分散介质混合而得到浆料的工序,使相对于该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1重量%的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浆料涂布于载体的工序

工序(3):从工序(2)中得到的涂布有浆料的载体除去分散介质,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载体的调湿部件的工序

<工序(1)>

工序(1)中得到的浆料是包含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和分散介质的浆料。

浆料中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相同。

分散介质为选自水和有机溶剂中的一种以上的分散介质。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醇。分散介质优选为水。从将相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以上且小于1.0重量%的观点考虑,分散介质更优选为离子交换水。

浆料可以包含水溶性高分子。作为水溶性高分子,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和纤维素醚。水溶性高分子通常用于调整浆料的粘度。

浆料可以包含酸和/或碱。酸和碱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可包含的酸和碱相同。酸和碱通常用于调整浆料的ph。

浆料可以包含上述的粘合剂。作为无机粘合剂源,例如可举出硅溶胶、氧化铝溶胶和二氧化钛溶胶。

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生产率的观点考虑,浆料中的固体成分含量优选为5~50重量%,更优选为10~30重量%(其中,将该浆料的总量设为100重量%)。

在本说明书中,浆料中的“固体成分”是指浆料中所含的成分中的不溶于分散介质的成分。分散介质为水时,作为不溶于水的成分,可举出二氧化硅多孔体、疏水性有机高分子、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铝粒子等。浆料中的固体成分含量是指浆料中所含的成分中不溶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合计重量(其中,将该浆料的总量设为100重量%)。

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含量,

将二氧化硅多孔体、粘合剂等的浆料中作为固体成分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a1、a2、···am(g),

将水溶性高分子等的浆料中溶解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c1、c2、···cn(g),

将分散介质的重量设为e(g),

从而可以由下述式(5)算出。

在此,m和n各自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

相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1重量%,更优选为0.006重量%~0.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0.8重量%,特别优选为0.03重量%~0.8重量%,特别是更优选为0.07重量%~0.8重量%,特别是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0.8重量%。

浆料中的碱金属元素来自浆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分散介质和其它成分。浆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是浆料中存在的碱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

浆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可通过与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同样的方法来测定。

浆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优选钠和/或钾。

浆料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定,以利用b型粘度计测得的粘度计,优选1~100cps。

浆料的ph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ph2~10,更优选为ph4~9,进一步优选为ph6~8。

浆料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疏水性有机高分子、硅溶胶和氧化铝溶胶时,浆料中的固体成分的混合比率没有特别限定,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优选为疏水性有机高分子:硅溶胶:氧化铝溶胶:二氧化硅多孔体=0~5:0~5:0~5:1~20。

浆料可通过将二氧化硅多孔体与分散介质混合而得到。浆料包含二氧化硅多孔体和分散介质以外的成分时,作为浆料的制造方法,可举出将二氧化硅多孔体和分散介质以外的成分与分散介质混合而得到浆料前体后,向得到的浆料前体混合二氧化硅多孔体而得到浆料的方法。

作为将相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调整为0.001重量%~1重量%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

对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的工序,

由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量算出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以下,有时将该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记载为“α(单位:重量%)”),以α成为0.001重量%~1重量%的方式调整原料的种类和量的工序,以及

将以α成为0.001重量%~1重量%的方式调整了的原料混合的工序。

具体而言,由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量算出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α的方法如下。

对于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

将浆料中作为固体成分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a1、a2、··am(g),

将浆料中作为固体成分的成分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设为b1、b2、···bm(重量%),

将浆料中溶解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使用量分别设为c1、c2、···cn(g),

将浆料中溶解于分散介质的成分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设为d1、d2···dn(重量%),

将分散介质的重量设为e(g),

将分散介质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设为f(重量%),

从而可以由下述式(6)算出。

在此,m和n各自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

所算出的α超过1重量%时,可以通过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含量大的成分替换为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小的成分的方法;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大的成分用离子交换水进行清洗的方法;将得到的浆料用离子交换水进行稀释的方法等,将α调整为0.001重量%~1重量%。

所算出的α小于0.001重量%时,可以通过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含量小的成分替换为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大的成分的方法;增加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大的成分的量的方法等,将α调整为0.001重量%~1重量%。

作为将相对于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调整为0.001重量%~1重量%的其它方法,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

将平均细孔直径为1nm以上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与分散介质混合而得到浆料后,测定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如果所测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1重量%~1重量%,则进行工序(2)。

该方法中,所测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超过1重量%时,通过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大的成分替换为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小的成分的方法;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大的成分用离子交换水进行清洗的方法;将得到的浆料用离子交换水进行稀释的方法等来再制备浆料,再次测定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反复进行该再制备直至所测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成为0.001重量%~1重量%为止。

该方法中,所测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小于0.001重量%时,通过将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小的成分替换为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大的成分的方法;增加浆料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大的成分的量的方法等来再制备浆料,再次测定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反复进行该再制备中直至所测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成为0.001重量%~1重量%为止。

<工序(2)>

工序(2)中,将浆料涂布于载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将载体在浆料中浸涂的方法以及将浆料通过喷涂、辊涂、丝网印刷、移印、胶版印刷等方法涂布于的载体的方法。

<工序(3)>

工序(3)中,作为从涂布有浆料的载体除去分散介质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涂布有浆料的载体在80℃~150℃干燥的方法。可以在将涂布有浆料的载体在80~150℃干燥之前,对涂布有浆料的载体进行鼓风。

可以将工序(2)和工序(3)分别各进行1次而制造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但从增加浆料的涂布量的观点考虑,优选分别反复进行2次以上的工序(2)和工序(3)。

<工序(4)>

本发明的调湿部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上述工序(3)之后进一步具备下述工序(4)。

工序(4):将工序(3)中得到的调湿部件以30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的工序

通过工序(4),能够提高涂布于载体的浆料中的固体成分(二氧化硅多孔体)与载体的粘接强度。从粘接强度的观点考虑,热处理温度优选为40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工序(4)可以在空气等含氧气体气氛下进行,也可以在氮气等非含氧气体气氛下进行。实施工序(4)时,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中所含的载体优选包含陶瓷纤维、玻璃纤维或金属纤维。

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调湿装置能够吸附解吸空气中的水蒸气。作为调湿装置,例如可举出空调、除湿机、空气净化器机和通风系统。

作为利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调湿部件的调湿装置来对室内进行除湿或加湿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方法。

1)将来自室外的被处理空气导入调湿装置内的调湿部件,将被处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二氧化硅多孔体,从而得到经除湿的空气。然后,将经除湿的空气供给到室内,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的方法。

2)将室内的被处理空气导入调湿装置内的调湿部件,将被处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上述二氧化硅多孔体,从而得到经除湿的空气。然后,将经除湿的空气供给到室内,由此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的方法。

3)将来自室外的被处理空气导入调湿装置内的调湿部件,将被处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然后,将吸附水随着室内空气循环或室外空气导入而供给,由此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的方法。

4)将室内的空气排放到室外时,将被处理空气导入调湿装置内的调湿部件,将被处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二氧化硅多孔体。然后,将吸附水伴随室内空气循环或室外空气导入而供给,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的方法。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调湿部件1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第一工序:一边搅拌16重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625.5g一边在室温下向其中滴加钛酸四异丙酯9.25g与2-丙醇50.0g的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30分钟后,向其中滴加原硅酸四甲酯190.5g。然后,向其中加入2-丙醇5.0g后,搅拌3小时,结果产生析出物。

第二工序:过滤出第一工序中产生的析出物,将得到的析出物用5升的离子交换水进行水洗。将得到的沉淀在减压下在100℃干燥5小时而得到固体。

第三工序:在烧瓶中加入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固体20g,接着,加入200ml的甲醇与浓盐酸(含量36重量%)10g的混合溶液。一边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一边在回流温度下加热1小时,接着,放冷后,通过过滤而除去溶液,得到固体。使用200ml的甲醇与浓盐酸5g的混合溶液对得到的固体再一次反复进行同样的操作。将得到的固体使用200ml的甲醇回流1小时后,将过滤出的固体以120℃、10mmhg减压干燥1.5小时而得到固体。

将第三工序中得到的固体在空气流通下以600℃进行3小时热处理,由此得到氧化硅多孔体。

将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使用锤磨机粉碎8次,得到平均粒径为10μm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应予说明,平均粒径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装置通过上述的方法而求出。

上述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比表面积为1160m2/g,总细孔容积为0.60cc/g,平均细孔直径为2.2nm。应予说明,二氧化硅多孔体的比表面积、总细孔容积和平均细孔直径是将二氧化硅多孔体在120℃真空脱气2小时后,通过上述的方法而求出的。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4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1)33.4g。浆料(1)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1)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1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将作为载体的玻璃纤维片(1.5cm×5cm×0.24mm)浸渍于浆料(1)33.2g,静置1分钟后,将片从浆料(1)去除。将得到的片使用干燥器鼓风直至没有浆料滴下后,在140℃干燥2小时而得到调湿部件1。调湿部件1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45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将调湿部件1在设定为室温、相对湿度0%的自动干燥烘干器中保管30分钟以上,测定将水脱离后的调湿部件1的重量(将该重量设为“重量1”)。接着,将调湿部件1在设定为25℃、相对湿度70%的恒温恒湿槽中保管30分钟,测定吸附了水后的调湿部件1的重量(将该重量设为“重量2”)。将从重量2减去重量1而得到的吸湿量除以重量1,由此算出相对于调湿部件的吸湿量的重量分率(单位:重量%)。调湿部件1的吸湿量为20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调湿部件2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2g和乙酸钠0.06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中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2)33.3g。浆料(2)的ph约为7。相对于浆料(2)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97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2。调湿部件2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51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2的吸湿量。调湿部件2的吸湿量为20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调湿部件3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2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3)33.2g。浆料(3)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3)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54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3),将片在140℃干燥2小时后,在马弗炉中在大气下,在600℃烧成3小时(其中,升温时间:1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3。调湿部件3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44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3的吸湿量。调湿部件3的吸湿量为18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调湿部件4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粘合剂的硅溶胶(snowtexst-n-40(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平均粒径20~25nm、固体成分浓度40重量%)4.0g加入到离子交换水25.2g中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4)33.2g。浆料(4)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4)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93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4。调湿部件4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74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4的吸湿量。调湿部件4的吸湿量为18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调湿部件5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4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8.9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5)33.3g。浆料(5)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5)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1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5),除此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5。调湿部件5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78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5的吸湿量。调湿部件5的吸湿量为12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调湿部件6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metolose65sh-4000(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水溶性纤维素醚)0.2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6)33.2g。浆料(6)的ph约为7。相对于浆料(6)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39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6。调湿部件6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05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6的吸湿量。调湿部件6的吸湿量为18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调湿部件10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粘合剂的硅溶胶(snowtexst-n(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平均粒径10~15nm,固体成分浓度20重量%)8.0g加入到离子交换水21.2g中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10)33.2g。浆料(10)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10)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45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10。调湿部件10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26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10的吸湿量。调湿部件10的吸湿量为26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调湿部件11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粘合剂的硅溶胶(snowtexst-ns(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平均粒径8~11nm,固体成分浓度20重量%)8.0g加入到离子交换水21.2g中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11)33.2g。浆料(11)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11)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31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1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11。调湿部件11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14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11的吸湿量。调湿部件11的吸湿量为25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调湿部件12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粘合剂的硅溶胶(snowtexst-nsx(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平均粒径4~6nm,固体成分浓度14重量%)11.1g加入到离子交换水18.2g中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12)33.3g。浆料(12)的ph约为6。相对于浆料(12)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28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1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12。调湿部件12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16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12的吸湿量。调湿部件12的吸湿量为27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调湿部件7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2g和乙酸钠0.2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7)33.4g。浆料(7)的ph约为7。相对于浆料(7)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9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7。调湿部件7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6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7的吸湿量。调湿部件7的吸湿量为7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调湿部件8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多孔体。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2g和乙酸钠0.4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8)33.6g。相对于浆料(8)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3.3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8。调湿部件8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2.5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8的吸湿量。调湿部件8的吸湿量为4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调湿部件9的制造和评价

<二氧化硅多孔体>

使用mizukasievesy-500(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钠型y型沸石,sio2/al2o3摩尔比=4.8,平均细孔直径=0.7~0.8nm、平均粒径(d50%)=0.9μm)。

<浆料的制造>

将作为水溶性高分子的海藻酸钠500~60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2g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9.0g后,加入上述的二氧化硅多孔体(mizukasievesy-500)4.0g进行混合,得到浆料(9)33.2g。相对于浆料(9)中的固体成分重量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0.5重量%。

<调湿部件的制造>

使用浆料(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调湿部件9。调湿部件9中的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为5.0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吸湿量的评价>

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调湿部件9的吸湿量。调湿部件9的吸湿量为7重量%。将结果示于表1。

<机械强度的评价>

将调湿部件4、5和6分别设置在直径160mm、网眼1mm、线径0.56mm、不锈钢制的筛上,使用electricsieveanf-30(日陶科学株式会社)振荡15分钟。由下述式(7)或下述式(8)算出从调湿部件的担载成分的脱落率(%)。从载体的担载成分的脱落率越小,可以说调湿部件的机械强度越高。将结果示于表1。

担载成分从调湿部件的脱落率(%)=(u-v)/(u×z)···(7)

u:振荡前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v:振荡后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z:振荡前的调湿部件中,载体,每100重量份,担载于载体的总成分的合计量(重量份)

进行工序(4)而得到的调湿部件3~8和10~12中,

担载成分从调湿部件4~6的脱落率(%)

=(u-v)/(u×z’)···(8)

u:振荡前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v:振荡后的调湿部件的重量(g)

z’:振荡前的调湿部件中,载体每100重量份,担载于载体的总成分的合计量(重量份)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吸附解吸大量水分的调湿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