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4246发布日期:2020-07-31 22:2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金属管道内外喷塑是普通塑钢钢管的更新换代产品,既具有钢、塑料的强度与钢度,又具有不生锈,不结垢、流体阻力小、耐冲磨、防腐蚀,耐高温,抗菌卫生性能好及柔韧性等优点,广泛应用给排水、消防、食品加工等领域,杜绝传统钢塑钢管腐蚀生锈污染水质,使水质达到卫生标准,使用寿命延长。

传统设备的技术缺陷为,传统设备分内喷、外喷二次加工,先喷内部,再外喷,当内喷完成,管材移动至内喷箱时向上使钢管外层温度下降,特别是冬天,钢管温度降速快,造成钢管与塑料附着力低,并产生内外附着力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其次,内喷涂喷枪喷钢管时长6-12米,左右两支喷枪端装旋转定位中心的夹具移动中与旋转中的管材内壁接触产生的塑层厚度不均匀,导致产品不合格。

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上技术缺陷:在使用时,效率较低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以及管材在加工完成之后产品质量较低的技术缺陷,为此,需要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通过设置内吸外喷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链条转动组件以及链勾传动组件,链条转动组件可以同时运送多件钢管,通过管材前加热组件和内吸外喷组件便于内吸涂多件钢管,既能将钢管外涂塑,又能在热镀锌钢管内采用真空力吸塑,使内吸塑通过离心力均匀涂覆在钢管内壁,解决了普通复合钢管存在的易锈蚀,使用寿命短以及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使钢管内涂塑层与钢管内壁附着强度高,在-30摄氏度至65摄氏度环境下使用涂塑层无脱落、隆起,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横移组件、链勾传动组件、内吸外喷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和plc总控制系统,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链条转动组件上部,所述链条转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横移组件连接,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与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内吸外喷组件设置于所述间隔中,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穿过所述链勾传动组件中部,plc总控制系统与链条转动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横移组件、链勾传动组件、内吸外喷组件和后固化加热组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吸外喷组件包括左外喷罩、左引风机、右外喷罩、内吸塑箱和右外喷箱,所述左外喷罩上部设置有左外喷嘴,所述左外喷罩一侧设置有左外喷箱,所述左外喷箱通过左引风管道与所述左外喷罩连接,所述左引风管道延伸至所述左外喷罩内部,所述左外喷箱一侧与所述左引风机连通;所述右外喷罩一侧通过右引风管道与所述右外喷箱连接,右外喷箱一侧与内吸塑箱连通,内吸塑箱一侧与右引风机连接,所述右外喷罩内部设有右喷塑支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吸外喷组件包括左喷塑支架和右外喷嘴,所述左外喷嘴一端与所述左引风管道一端连通,所述左外喷罩内部设有左喷塑支架,所述左引风管道与所述左喷塑支架连接,所述右引风管道一端穿过所述右喷塑支架与所述右外喷嘴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条转动组件包括前卧式驱动电机、第二传动轴、第二轴承座、第一前链条、第一传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传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第六主动轮,所述前卧式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二前链条与所述第六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端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并与所述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端部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前链条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条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互相平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前链条、第一轴承座、第一支撑架、第一主动轮、第二支撑架、第二轴承座和第二主动轮均设置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前链条两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箱和第一供热箱,所述第一加热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链条外部,所述第一加热箱内部设有第一供热管道,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链条一侧,所述第一供热管道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加热箱并与所述第一供热箱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组件包括传动组件、气缸支撑架、上下移动气缸和第一横移板,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气缸支撑架连接,所述气缸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气缸支撑架顶部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底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顶部与所述第一横移板底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第二横移板和第一回粉槽,所述第二横移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横移板内部,所述第二横移板底部与所述第一回粉槽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气缸安装板和前后移动气缸,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所述气缸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滑轨上部,所述滑轨一端贯穿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中部,所述滑轮在所述滑轨上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上部,所述前后移动气缸一端与所述气缸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勾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三传动轴、第三主动轮、第四传动轴、钩子、第三轴承座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传动轴端部与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端部装有第四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通过第一后链条与所述第四主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四传动轴连接,所述钩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后链条上部;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端部,所述第三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架顶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后链条、后卧式驱动电机、第五主动轮和驱动轮,所述后卧式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后链条与所述第五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互相平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主动轮、第四主动轮、第一后链条、钩子、第三轴承座和第三支撑架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后链条两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加热箱、第二供热管道,所述第二加热箱设置于所述内吸外喷组件一侧,所述第二加热箱穿过所述第一后链条中部;所述第二加热箱一侧固定有第二供热箱,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热箱一侧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后链条一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外喷回收组件,所述外喷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吸外喷组件一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喷回收组件包括回粉箱、引风吸气机、第二回粉槽和外喷进塑粉箱,所述回粉箱一侧与所述引风吸气机连通,所述回粉箱设置于所述左外喷箱一侧,所述回粉箱一侧通过吸气管道与所述第二回粉槽连通,外喷进塑粉箱一侧与右引风机连接,外喷进塑粉箱与右外喷罩通过管道连通。

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制造方法,采用如上述所述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管材放置于第一前链条上;

第二步,第一前链条将管材运输至第一加热箱,加热时间为10-25分钟,内外喷涂时管材表面温度200-230℃;

第三步,对管材进行测温;

第四步,将管材通过内吸外喷组件进行管材外喷涂塑,同时管材通过右引风机内吸塑形成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方法;

第五步,将管材装入运输至后固化加热组件进行固化,固化时间控制为12-18分钟,固化炉内温度为185℃±2℃,将固化后的管材,依次进行卸车、检验、打标、包装和入库处理;

第六步,当关闭内吸外喷涂任一控制分流,管材可内壁或外层单面吸、喷涂覆塑。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管材为金属管道,金属管道为钢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现有普通复合钢管存在的易锈蚀,使用寿命短以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缺陷,能够同时运送多件钢管,通过管材前加热组件和内吸外喷组件实现内吸涂多件钢管。本发明既能实现钢管外涂塑,又能实现钢管内吸塑,钢管内涂塑层与钢管内壁附着强度高,能够确保在-30摄氏度至65摄氏度环境下的正常使用,且能确保涂塑层无脱落、隆起,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拆除管材前加热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管材前加热组件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管材前加热组件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拆除外喷回收组件、内吸外喷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横移组件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链勾传动组件与后固化加热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后固化加热组件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后固化加热组件内部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喷回收组件与内吸外喷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内吸外喷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链条转动组件;101第一传动轴;102第一轴承座;103第一支撑架;104第一主动轮;105第二支撑架;106第二轴承座;107第二传动轴;108第二前链条;109前卧式驱动电机;110第一前链条;111第二主动轮;112第六主动轮;

2管材前加热组件;201第一加热箱;202第一供热箱;203第一供热管道;

3横移组件;301滑轨;302气缸安装板;303前后移动气缸;304气缸支撑架;305滑轮;306上下移动气缸;307第一横移板;308第一回粉槽;309第二横移板;

4链勾传动组件;401第一后链条;402钩子;403第三传动轴;404第三主动轮;405第四传动轴;406第二后链条;407后卧式驱动电机;408第四主动轮;409第三轴承座;410第三支撑架;411第五主动轮;412驱动轮;

5外喷回收组件;501回粉箱;502吸气管道;503第二回粉槽;504引风吸气机;505外喷进塑粉箱;

6内吸外喷组件;601左外喷箱;602左引风机;603左引风管道;604左外喷罩;605右外喷罩;606左外喷嘴;607左喷塑支架;608右外喷箱;609右引风管道;610右喷塑支架;611右外喷嘴;612内吸塑箱;613右引风机;

7后固化加热组件;701第二加热箱;702第二供热箱;703第二供热管道;8plc总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后固化加热组件7和plc总控制系统8,管材前加热组件2设置于链条转动组件1上部,链条转动组件1一端与横移组件3连接,plc总控制系统8与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和后固化加热组件7连接,当关闭喷塑系统时,该生产线可用于钢管、金属管道外镀锌内涂覆塑。

如图5所示,链条转动组件1包括前卧式驱动电机109、第二传动轴107、第二轴承座106、第一前链条110、第一传动轴101、第一轴承座102和第一支撑架103,第二传动轴107中部固定安装有第六主动轮112,前卧式驱动电机109输出端通过第二前链条108与固定于第二传动轴107中部的第六主动轮112连接,第二传动轴107端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111,第二传动轴107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二主动轮111并与第二轴承座106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101端部设有第一主动轮104,第一前链条110一端与第二主动轮11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主动轮104连接,第一传动轴101端部与第一轴承座102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102底部与第一支撑架103连接,第二轴承座106底部与第二支撑架105连接,第一传动轴101与第二传动轴107互相平行,第一前链条110、第一轴承座102、第一支撑架103、第一主动轮104、第二支撑架105、第二轴承座106和第二主动轮111均设置两个,并且均设置于第二前链条108两侧。

使用时,前卧式驱动电机10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前链条108带动第二传动轴107中部的第六主动轮112旋转,此时,第二传动轴107的两端分别带动第二主动轮111旋转。

第二传动轴107的端部与第二轴承座106转动连接,而第二支撑架105可以起到支撑第二轴承座106的作用。

第二主动轮111通过第一前链条110带动第一传动轴101以及第一传动轴101端部的第一主动轮104旋转。

第一传动轴101的端部与第一轴承座102转动连接,而第一支撑架103可以起到支撑第一轴承座102的作用,将管道的端部搭设于两条互相平行的第一前链条110的上面,此时开启前卧式驱动电机109,第二传动轴107通过第二主动轮111驱动第一前链条110旋转,从而将其上部的管道运输至管材前加热组件2的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管材前加热组件2与后固化加热组件7之间设置有间隔,内吸外喷组件6设置于所述间隔中,后固化加热组件7穿过链勾传动组件4中部。

如图3和图4所示,管材前加热组件2包括第一加热箱201和第一供热箱202,第一加热箱201设置于第一前链条110外部,第一加热箱201内部设有第一供热管道203,第一供热管道203设置于第一前链条110一侧,第一供热管道203一端穿过第一加热箱201并与第一供热箱202连接;使用时,将管道运输至第一加热箱201内部后,第一供热箱202产生热量,然后经过第一供热管道203传递至第一加热箱201的内部,对管道进行加热。

如图3-6所示,横移组件3包括传动组件、气缸支撑架304、上下移动气缸306、第一横移板307、第二横移板309和第一回粉槽308,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气缸支撑架304连接,气缸支撑架304底部设置有滑轮305,气缸支撑架304顶部与上下移动气缸306底部连接,上下移动气缸306顶部与第一横移板307底部连接,第二横移板309设置于第一横移板307内部,第二横移板309底部与第一回粉槽308连接,第一横移板307的上表面呈v字型,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管道在第一横移板307的上表面滑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301、气缸安装板302和前后移动气缸303,滑轨301设置于第二支撑架105一侧,气缸安装板302设置于滑轨301上部,滑轨301一端贯穿于气缸安装板302中部,滑轮305在滑轨301上部形成滑动连接,前后移动气缸303设置于气缸安装板302上部,前后移动气缸303一端与气缸支撑架304连接;

使用时,当管道通过第一前链条110传递至第一加热箱201的一端时,上下移动气缸306推动第一横移板307向上移动,前后移动气缸303拉动气缸支撑架304,使气缸支撑架304底部的滑轮305在滑轨301的内部滑动,滑至接近第一加热箱201的一侧,然后管道滑落至第一横移板307的一端,此时,前后移动气缸303的一端推动气缸支撑架304,使气缸支撑架304底部的滑轮305在滑轨301的内部向前滑动。

如图10、11所示,内吸外喷组件6包括左外喷罩604、左引风机602、右外喷罩605、右外喷箱608、左喷塑支架607、右外喷嘴611和内吸塑箱612,左外喷罩604上部设置有左外喷嘴606,左外喷罩604一侧设置有左外喷箱601,左外喷箱601通过左引风管道603与左外喷罩604连接,左引风管道603延伸至左外喷罩604内部,左外喷箱601一侧与左引风机602连通;右外喷罩605一侧通过右引风管道609与右外喷箱608连接,右外喷箱608一侧与内吸塑箱612连通,内吸塑箱612一侧与右引风机613连接,右外喷罩605内部设有右喷塑支架610,左外喷嘴606一端与左引风管道603一端连通,左外喷罩604内部设有左喷塑支架607,左引风管道603与左喷塑支架607连接,右引风管道609一端穿过右喷塑支架610与右外喷嘴611连接。

使用时,开启左引风机602,使左引风机602往左外喷箱601的内部通风,左外喷箱601通过左引风管道603将粉末经过左喷塑支架607的上部排入到放置于第一横移板307上部的管道的内部,另一方面左引风管道603产生的粉末经过左外喷嘴606排出,从而对管道进行喷粉,对于管道的另一端,右外喷箱608产生的粉末经过右引风管道609,从右喷塑支架610上部的右外喷嘴611中排出,从而对管道进行喷粉。

如图3-7、10和11所示,链勾传动组件4包括驱动组件、第三传动轴403、第三主动轮404、第四传动轴405、钩子402、第三轴承座409和第三支撑架410,第三传动轴403端部与第三主动轮404连接,第四传动轴405端部装有第四主动轮408,第三主动轮404通过第一后链条401与第四主动轮408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第四传动轴405连接,钩子402设置于第一后链条401上部;第三轴承座409设置于第四传动轴405端部,第三轴承座409底部与第三支撑架410顶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后链条406、后卧式驱动电机407、第五主动轮411和驱动轮412,后卧式驱动电机407输出端与驱动轮412连接,驱动轮412通过第二后链条406与第五主动轮411连接,第五主动轮411设置于第四传动轴405上部,第三传动轴403与第四传动轴405互相平行,第三主动轮404、第四主动轮408、第一后链条401、钩子402、第三轴承座409和第三支撑架410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均设置于第二后链条406两侧;

使用时,后卧式驱动电机407的输出端带动驱动轮412转动,驱动轮412通过第二后链条406带动第四传动轴405以及其中部的第五主动轮411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动轴405端部的第四主动轮408旋转,第四主动轮408通过第一后链条401带动第三传动轴403以及第三主动轮404转动,钩子402为圆形结构,当经过喷粉后的管道,经过第一横移板307输送至右外喷罩605的一侧时,两条互相平行的第一后链条401上部的钩子402,分别钩取管道的两端,从而将管道运输至后固化加热组件7的内部进行加热。

如图3-11所示,后固化加热组件7包括第二加热箱701、第二供热管道703,第二加热箱701设置于内吸外喷组件6一侧,第二加热箱701穿过第一后链条401中部;第二加热箱701一侧固定有第二供热箱702,第二供热管道703一端与第二供热箱702一侧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后链条401一侧。

使用时,两条互相平行的第一后链条401上部的钩子402,分别钩取管道的两端,从而将管道运输至后第二加热箱701的内部,然后第二供热箱702通过第二供热管道703为管道进行加热。

实施例二:

如图1-11所示,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横移组件3还包括传动组件、气缸支撑架304、上下移动气缸306、第一横移板307、第二横移板309和第一回粉槽308,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气缸支撑架304连接,气缸支撑架304底部设置有滑轮305,气缸支撑架304顶部与上下移动气缸306底部连接,上下移动气缸306顶部与第一横移板307底部连接,第二横移板309设置于第一横移板307内部,第二横移板309底部与第一回粉槽308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301、气缸安装板302和前后移动气缸303,滑轨301设置于第二支撑架105一侧,气缸安装板302设置于滑轨301上部,滑轨301一端贯穿于气缸安装板302中部,滑轮305在滑轨301上部形成滑动连接,前后移动气缸303设置于气缸安装板302上部,前后移动气缸303一端与气缸支撑架304连接。

当使用时,第二横移板309可以起到支撑管道的端部的作用,当前后移动气缸303的一端推动气缸支撑架304,使气缸支撑架304底部的滑轮305在滑轨301的内部向前滑动时,从第一前链条110的端部滑落的管道滑落在第二横移板309的上部,然后前后移动气缸303恢复原状,第一横移板307的一端恢复至与前后移动气缸303的一端平齐,方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产生的一些掉落的粉末,滑落至第一回粉槽308的内部,可以方便收集,便于回收利用。

实施例三:

如图1-11所示,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包括外喷回收组件5,外喷回收组件5设置于内吸外喷组件6一侧,外喷回收组件5包括回粉箱501、引风吸气机504、第二回粉槽503和外喷进塑粉箱505,外喷进塑粉箱505一侧与右引风机613连接,外喷进塑粉箱505与右外喷罩605通过管道连通,回粉箱501一侧与引风吸气机504连通,回粉箱501设置于左外喷箱601一侧,回粉箱501一侧通过吸气管道502与第二回粉槽503连通,当喷粉完成后,管道在第一横移板307的上部移动时,其在喷粉时产生一些碎屑掉落至第二回粉槽503的内部,然后开启引风吸气机504,使第二回粉槽503内部的碎屑通过吸气管道502吸入至回粉箱501当中,可以方便收集废弃物,起到环保节约的作用。

实施例四:

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制造方法,采用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节能型内外喷涂管材生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管材放置于第一前链条110上;

第二步,第一前链条110将管材运输至第一加热箱201,加热时间为10-25分钟,内外喷涂时管材表面温度200-230℃;

第三步,对管材进行测温;

第四步,将管材通过内吸外喷组件6进行管材外喷涂塑,同时管材通过右引风机613内吸塑形成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方法;

第五步,将管材装入运输至后固化加热组件7进行固化,固化时间控制为12-18分钟,固化炉内温度为185℃±2℃,将固化后的管材,依次进行卸车、检验、打标、包装和入库处理;

第六步,当关闭内吸外喷涂任一控制分流,管材可内壁或外层单面吸、喷涂覆塑。

在实际生产当中,管材为金属管道,例如金属管道可以为钢管等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