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6707发布日期:2021-01-05 22: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贵金属资源(例如钯、银、铂)越来越少,并且将含有贵金属资源的工业废料作为垃圾丢弃,会导致水土环境污染,所以对工业废料中的贵金属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对贵金属进行回收过程中,需要将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但是目前的搅拌混合装置很难保证对固体提取料的均匀搅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开号为cn10854346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贵金属搅拌设备,通过在上搅拌腔内对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在下搅拌腔内对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进行第二次搅拌,保证对固体提取料的充分搅拌。

上述专利申请虽然对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进行了二次搅拌,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搅拌桨接触不到的搅拌死角,不能保证贵金属的充分搅拌;(2)搅拌桨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搅拌桨转动过程中极易弯折,造成整个混合装置的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寿命长,并且无搅拌死角的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包括顶盖、底部支撑板、向下开口的外筒体和向上开口的内筒体,底部支撑板处于顶盖下方,外筒体固定连接在顶盖的下表面,内筒体放置在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外筒体套接在内筒体的外,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留有第二混合腔;外筒体下表面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内筒体上表面到顶盖下表面的竖直距离;

内筒体内设有能够沿内筒体的中心线滑动的出料板;

还包括能够控制底部支撑板竖直移动的第一升降动力缸,以及分别控制外筒体和/或内筒体沿相反方向转动的转动件。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将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投入内筒体内,此时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处于出料板的上方;随后,控制第一升降动力缸的活塞杆出程,第一升降动力缸通过底部支撑板控制内筒体竖直向上移动,直到内筒体的顶部与顶盖的下表面紧密相抵(外筒体下表面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内筒体上表面到顶盖下表面的竖直距离),外筒体的底部与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紧密相抵。

通过动力件控制内筒体转动,对内筒体内的固体提取料搅拌混合离心,此时,内筒体内固体提取料的重量自下向上逐渐降低;随后,控制出料板沿内筒体的中心线向上移动,将内筒体内的固体提取料推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第二混合腔内(轻的固体提取料首先进入第二混合腔内),通过转动件控制外筒体和内筒体沿相反方向转动,对第二混合腔内的固体提取料进行二次搅拌混合。

(2)二次搅拌混合后,第一升降动力缸控制底部支撑板竖直向下移动,底部支撑板带动底部支撑板和内筒体竖直向下移动,充分搅拌混合后的固体提取料直接出料。

(3)本技术技术方案未单独设置搅拌桨对固体提取料进行搅拌,不会造成搅拌桨弯折,而是通过内筒体转动、外筒体转动,以及固体提取料在内筒体和第二混合腔之间的移动实现对固体提取料的充分搅拌混合,不仅寿命长,并且无搅拌死角。

优选的,第一升降动力缸的活塞杆竖直布置,第一升降动力缸的活塞杆与底部支撑板滑动连接,能够较为简单的实现底部支撑板和内筒体的移动。

优选的,转动件包括内转动力件和/或外转动力件,内转动力件包括内转电机和内转轮,内转电机固定连接在顶盖上,内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内转轮固定连接,内转轮的侧面和内筒体的内侧壁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外转动力件包括外转电机和外转轮,外转电机固定连接在顶盖上,外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外转轮固定连接,外转轮的侧面和外筒体的内侧壁设有相互啮合的齿。本技术方案能够较为简单的实现带动外筒体、内筒体转动。

优选的,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有用于对内筒体限位的限位环,本技术方案中的限位环除了能够对内筒体进行限位外,还能够将第二混合腔内的固体提取料再次推入内筒体内,对固体提取料进行再次混合。

优选的,还包括盛装箱,盛装箱的侧面开有出料口,盛装箱上设有向上开口、呈环形的出料腔,第一升降动力缸处于盛装箱内,本技术方案方便了充分搅拌混合后的固体提取料出料。

优选的,还包括能够控制出料板竖直移动的出料缸,出料缸处于盛装箱内,出料缸的活塞杆穿过底部支撑板并与出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方便了出料板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盖1、盛装箱2、出料腔201、出料口202、连接柱3、底部支撑板4、外筒体5、内筒体6、第二混合腔7、出料板8、限位环9、第一升降动力缸10、内转动力件11、内转电机1101、内转轮1102、外转动力件12、外转电机1201、外转轮1202、出料缸13、联动杆14、联动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贵金属搅拌混合装置,包括顶盖1、盛装箱2和底部支撑板4,顶盖1和盛装箱2的横截面均呈圆形,顶盖1和盛装箱2之间通过四根连接柱3连接,连接柱3的顶端与顶盖1焊接,连接柱3的底端和盛装箱2焊接。盛装箱2上设有向上开口、呈环形的出料腔201,盛装箱2的侧面开有出料口202。

顶盖1的下表面一体焊接有向下开口的外筒体5,底部支撑板4处于顶盖1的正下方,底部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筒体6,外筒体5套接在内筒体6的外,外筒体5和内筒体6同心,内筒体6和外筒体5之间留有第二混合腔7。

外筒体5下表面到底部支撑板4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内筒体6上表面到顶盖1下表面的竖直距离,本实施例优选外筒体5下表面到底部支撑板4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内筒体6上表面到顶盖1下表面的竖直距离;

本实施例还包括能够控制底部支撑板4和内筒体6竖直移动的第一升降动力缸10,第一升降动力缸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升降动力缸10的缸筒处于盛装箱2内,第一升降动力缸10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布置,并与底部支撑板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内筒体6内设有能够沿内筒体6的中心线滑动的出料板8;本实施例还包括能够控制出料板8竖直移动的出料缸13,出料缸13的活塞杆呈竖直向上布置,出料缸13的缸筒处于盛装箱2内,出料缸13的活塞杆穿过底部支撑板4并与出料板8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能够控制底部支撑板4竖直移动的第一升降动力缸10,以及分别控制外筒体5和/或内筒体6沿相反方向转动的转动件。转动件包括内转动力件11和/或外转动力件12,内转动力件11包括内转电机1101和内转轮1102,内转电机1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盖1上,内转电机110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布置,并与内转轮1102固定连接,内转轮1102的侧面和内筒体6的内侧壁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外转动力件12包括外转电机1201和外转轮1202,外转电机12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盖1上,外转电机120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布置,并与外转轮1202固定连接,外转轮1202的侧面和外筒体5的内侧壁设有相互啮合的齿。

第二混合腔7内设有用于对内筒体6限位的限位环9,限位环9的内侧与内筒体6的外侧壁密封并滑动连接,限位环9的外侧与外筒体5的内侧壁密封并滑动连接。限位环9的上表面焊接有四根有联动杆14,四根联动杆14的顶端均与联动板15焊接,可以采用第二升降动力缸控制四根联动杆14和限位环9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二混合腔7内的固体提取料再次推入内筒体6内,对固体提取料进行再次混合。总之,限位环9能够对内筒体6进行限位外,还能够将第二混合腔7内的固体提取料再次推入内筒体6内,对固体提取料进行再次混合。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将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投入内筒体6内,此时含有贵金属的固体提取料处于出料板8的上方。

随后,控制第一升降动力缸10的活塞杆出程,第一升降动力缸10通过底部支撑板4控制内筒体6竖直向上移动,直到内筒体6的顶部与顶盖1的下表面紧密相抵(外筒体5下表面到底部支撑板4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内筒体6上表面到顶盖1下表面的竖直距离),外筒体5的底部与底部支撑板4的上表面紧密相抵。

启动内转电机1101,内转电机1101通过内转轮1102控制内筒体6转动,对内筒体6内的固体提取料搅拌混合离心,此时,在离心的作用下,内筒体6内固体提取料的重量自下向上逐渐降低。

随后,关闭内转电机1101,控制出料板8沿内筒体6的中心线向上移动,将内筒体6内的固体提取料推入内筒体6和外筒体5之间的第二混合腔7内(轻的固体提取料首先进入第二混合腔7内),

随后,启动内转电机1101,内转电机1101通过内转轮1102控制内筒体6转动,启动外转电机1201,外转电机1201通过外转轮1202带动外筒体5转动(外筒体5和内筒体6的转动方向相反),对第二混合腔7内的固体提取料进行二次搅拌混合。

随后,二次搅拌混合后,第一升降动力缸10控制底部支撑板4竖直向下移动,底部支撑板4带动底部支撑板4和内筒体6竖直向下移动,充分搅拌混合后的固体提取料落入盛装箱2的出料腔201,并从出料口202直接出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为了方便对内筒体6的清洗,内筒体6放置在底部支撑板4的上表面。内筒体6的下表面通过限位环9和出料板8进行限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