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1116发布日期:2021-02-05 16:3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因此合理和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发展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用水主要包括锅炉用水、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和冷却用水、污水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冷却用水,约占工业用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工厂中,冷却水主要用来冷凝蒸汽,冷却产品或设备,如果冷却效果差,就会影响生产效率,使产品的收率和产品的质量下降,甚至于会造成生产事故。
[0003]
目前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考虑到环保以及资源重复利用,需要对生产用冷却污水进行过滤降温,从而使冷却污水能够重复利用,目前的做法是采用过滤池以及冷却塔对排放的冷却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以及再冷却,冷却后即可重复利用。但是上述冷却过程中,对初级沉降池进行淤泥处理时,一般需要将整个过滤池的水全部排除后才能进行清淤工作,且过滤效果不好,导致循环水利用率比较低。
[0004]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三级沉降池和四级沉降池;
[0007]
循环水通过管道进入所述一级沉降池的进水口,所述一级沉降池的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所述一级沉降池为漏斗形结构,所述一级沉降池的内底部设置有沉淀坑,所述一级沉降池的排水口连通第一过滤盒的进水口;
[0008]
所述第一过滤盒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盒的排水口连通所述二级沉降池的进水口;
[0009]
所述二级沉降池的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所述二级沉降池为漏斗形结构,所述二级沉降池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清淤坑,所述第一清淤坑的底部呈弧形,所述二级沉降池的排水口连通第二过滤盒的进水口;
[0010]
所述第二过滤盒内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盒的排水口连通第一多通道排水管的进水口;
[0011]
所述第一多通道排水管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多个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三级沉降池的上方,将水排入所述三级沉降池;
[0012]
所述三级沉降池为漏斗形结构,所述三级沉降池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清淤坑,所述第二清淤坑的底部呈弧形,所述三级沉降池的排水口连通第三过滤盒的进水口;
[0013]
所述第三过滤盒内设置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盒的排水口连通第二多通道排水管的进水口;
[0014]
所述第二多通道排水管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多个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四级沉降池的上方,将水排入所述四级沉降池;
[0015]
所述四级沉降池为漏斗形结构,所述四级沉降池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清淤坑,所述第三清淤坑的底部呈弧形,所述第三清淤坑处理后的循环水通过所述四级沉降池的排水口排出。
[0016]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塔,所述二级沉降池的排水口通过第四过滤盒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所述冷却塔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过滤盒的进水口。
[0017]
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坑、第一清淤坑、第二清淤坑和第三清淤坑的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淤泥泵、第二淤泥泵、第三淤泥泵和第四淤泥泵。
[0018]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沉降池的深度为1.5m~2m,直径为3m~5m。
[0019]
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坑的宽度为0.5m~1m,深度为0.5m~1m。
[0020]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沉降池的深度为5m~6m,直径为1.5m~2m。
[0021]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淤坑、第二清淤坑和第三清淤坑的宽度为0.5m~1m,深度为0.8m~1m。
[0022]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通过四个沉降池进行多级沉降,能够有效将淤泥和颗粒物进行过滤沉淀,从而对循环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冷却,便于继续投入循环使用。通过设置沉淀坑和清淤坑,在对淤泥和沉淀物进行清除时,使用淤泥泵对沉淀坑和清淤坑内的淤泥和颗粒物抽出,无需将各级沉降池内的水全部抽出后进行淤泥和颗粒物清理。通过设置多通道排水管进行相邻沉降池之间的水流动,多通道排水管能够使水形成瀑布状流动,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的降温速度,降低冷却塔的负荷。本发明过滤效果好,循环水利用率高,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0024]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一级沉降池,101-沉淀坑,102-第一淤泥泵,2-二级沉降池,201-第一清淤坑,202-第二淤泥泵,3-三级沉降池,301-第二清淤坑,302-第三淤泥泵,4-四级沉降池,401-第三清淤坑,402-第四淤泥泵,5-第一过滤盒,6-第二过滤盒,7-第三过滤盒,8-第一多通道排水管,9-第二多通道排水管,10-第四过滤盒,11-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三级沉降池3和四级沉降池4以及冷却塔11。
[0027]
循环水通过管道进入一级沉降池1的进水口,一级沉降池1的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一级沉降池1为漏斗形结构,一级沉降池1的内底部设置有沉淀坑101,一级沉
降池1的排水口连通第一过滤盒5的进水口。
[0028]
一级沉降池1的深度设置为1.5m~2m,直径为3m~5m,优选为深度2m,直径5m。
[0029]
沉淀坑101的宽度设置为0.5m~1m,深度为0.5m~1m,优选为宽度0.5m,深度0.8m。
[0030]
第一过滤盒5内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过滤盒5的排水口连通二级沉降池2的进水口。
[0031]
二级沉降池2的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二级沉降池2为漏斗形结构,二级沉降池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清淤坑201,第一清淤坑201的底部呈弧形,二级沉降池201的排水口连通第二过滤盒6的进水口。
[0032]
第二过滤盒6内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二过滤盒6的排水口连通第一多通道排水管8的进水口。
[0033]
第一多通道排水管8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多个排水口设置在三级沉降池3的上方,将水排入三级沉降池3。
[0034]
三级沉降池3为漏斗形结构,三级沉降池3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清淤坑301,第二清淤坑301的底部呈弧形,三级沉降池3的排水口连通第三过滤盒7的进水口。
[0035]
第三过滤盒7内设置有第三滤网,第三过滤盒7的排水口连通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的进水口。
[0036]
二级沉降池2的排水口还通过第四过滤盒10连通冷却塔11的进水口,冷却塔11的排水口连通第三过滤盒7的进水口。
[0037]
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多个排水口设置在四级沉降池4的上方,将水排入四级沉降池4。
[0038]
四级沉降池4为漏斗形结构,四级沉降池4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清淤坑302,第三清淤坑302的底部呈弧形,第三清淤坑302处理后的循环水通过四级沉降池4的排水口排出。
[0039]
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三级沉降池3和四级沉降池4均为漏斗形结构,底部设置有斜坡,便于颗粒物和淤泥聚集在相应的沉降池、沉淀坑或清淤坑的底部。
[0040]
第一多通道排水管8和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能够将水以瀑布状排出至三级沉降池3和四级沉降池4,加快水的降温速度,减轻冷却塔11的负荷。
[0041]
二级沉降池2、三级沉降池3和四级沉降池4的深度设置为5m~6m,直径为1.5m~2m,优选为深度6m,直径2m。
[0042]
第一清淤坑201、第二清淤坑301和第三清淤坑401的宽度为0.5m~1m,深度为0.8m~1m,优选为宽度0.5m,深度0.8m。
[0043]
在第一过滤盒5、第二过滤盒6、第三过滤盒7和第四过滤盒10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均设置有阀门,便于断水更换过滤盒。并且在冷却塔11的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便于断水清理冷却塔。同时在沉淀坑101、第一清淤坑201、
[0044]
第二清淤坑301和第三清淤坑401与第一淤泥泵102、第二淤泥泵202、第三淤泥泵302和第四淤泥泵402连通的通道设置阀门,用于封堵相应的沉降池。
[0045]
为了便于排出沉淀坑101、第一清淤坑201、第二清淤坑301和第三清淤坑401内的颗粒物和淤泥,在沉淀坑101、第一清淤坑201、第二清淤坑301和第三清淤坑401的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淤泥泵102、第二淤泥泵202、第三淤泥泵302和第四淤泥泵402,打开相应的阀门和淤泥泵即可快速排出相应的沉降池底部的颗粒物和淤泥。
[0046]
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便于过滤颗粒物。
[004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次沉降功能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在使用时,先将热的工业冷却循环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至一级沉降池1中,循环水在一级沉降池1中静置沉淀,循环水中的颗粒物和淤泥会自然下沉至沉淀坑101内。沉降一段时间后,打开一级沉降池1的排水口,循环水经过第一过滤盒5中的第一滤网过滤后流入二级沉降池2中静置沉淀,此时,循环水中的颗粒物已经过滤除去,但循环水中仍存在淤泥,淤泥在二级沉降池2中自然下沉至第一淤泥坑201内。沉降一段时间后,打开二级沉降池2的排水口,循环水经过第二过滤盒6中的第二滤网过滤后流入第一多通道排水管8,循环水通过第一多通道排水管8的多个排水口呈瀑布式流入三级沉降池3中静置沉淀并冷却,同时,一部分循环水还被水泵抽取并经第四过滤盒10过滤后输送至冷却塔11内,在冷却塔11内冷却后经第三过滤盒7中的第三滤网过滤后流入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三级沉降池3内的水沉降并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三级沉降池3的排水口,循环水经经第三过滤盒7中的第三滤网过滤后流入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最后,循环水通过第二多通道排水管9的多个排水口呈瀑布式流入四级沉降池4,完成循环水中的颗粒物和淤泥的过滤以及冷却,处理后的循环水经四级沉降池4的排水口排出后可回收再利用。打开沉淀坑101、第一清淤坑201、第二清淤坑301和第三清淤坑401的底部的阀门,运行第一淤泥泵102、第二淤泥泵202、第三淤泥泵302和第四淤泥泵402将淤泥抽出,实现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三级沉降池3和四级沉降池4的清理。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