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喷涂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外墙外保温工程将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喷涂机,是采用喷涂技术的专用涂装设备,原理是控制气流瞬间推动配气换向装置换向,从而使气动马达的活塞作稳定连续的往复运动,对吸入的涂料增压,经高压软管将涂料输送到喷涂机的喷枪内,由喷枪将涂料瞬间雾化后释放到被涂物体表面。喷涂机主要由供料装置、喷枪、雾化发生源构成,喷涂装置采用存料筒进行存料,有些材料需要加热,采用加热型存料筒存料;维修喷涂设备的加热型存料筒过程中,由于加热型存料筒加热器导线杂乱,造成维修难度和维修时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下部设置有内筒,且外筒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所述外筒的侧壁设置有辅助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包括加热器安装筒、通孔、弧形槽、隔热垫、第一导线孔、隔层筒、环形槽、第二导线孔、弧形块,且加热器安装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加热器安装筒的侧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隔层筒的上端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导线孔,所述环形槽的槽口设置有隔热垫,且隔热垫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导线孔,所述隔层筒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弧形块,且弧形块插入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片、连接管、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立管、第二安装片,且第一安装片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且第二连接盘的上端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片。
优选的,所述内筒侧壁下部开设有导线孔,所述空腔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且空腔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与隔层筒侧壁开设的第二导线孔对齐设置,所述空腔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与第一安装片内壁开设孔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安装筒与内筒适配设置,且加热器安装筒通孔孔壁加热片紧贴内筒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和辅助结构,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与空腔相适配,实现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导线的整理,方便操作人员安装和维修,方便加装的搅拌结构驱动电机导线的整理,防止导线外露,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的加热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的加热筒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的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的辅助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1、外筒;2、进料口;3、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01、加热器安装筒;302、通孔;303、弧形槽;304、隔热垫;305、第一导线孔;306、隔层筒;307、环形槽;308、第二导线孔;309、弧形块;4、辅助结构;401、第一安装片;402、连接管;403、第一连接盘;404、第二连接盘;405、立管;406、第二安装片;5、内筒;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1的内下部设置有内筒5,且外筒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外筒1和内筒5之间形成空腔6,且空腔6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外筒1的侧壁设置有辅助结构4。
其中,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包括加热器安装筒301、通孔302、弧形槽303、隔热垫304、第一导线孔305、隔层筒306、环形槽307、第二导线孔308、弧形块309,且加热器安装筒30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302,加热器安装筒301的侧壁设置有弧形槽303,隔层筒306的上端开设有环形槽307,且环形槽307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导线孔308,环形槽307的槽口设置有隔热垫304,且隔热垫304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导线孔305,隔层筒306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弧形块309,且弧形块309插入弧形槽303;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与空腔6相适配,实现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导线的整理,方便操作人员安装和维修。
其中,辅助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片401、连接管402、第一连接盘403、第二连接盘404、立管405、第二安装片406,且第一安装片40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402,且连接管402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一连接盘403,第一连接盘40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404,且第二连接盘404的上端设置有立管405,立管405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片406;方便加装的搅拌结构驱动电机导线的整理,防止导线外露,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
其中,内筒5侧壁下部开设有导线孔,空腔6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且空腔6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与隔层筒306侧壁开设的第二导线孔308对齐设置,空腔6腔壁开设的导线孔与第一安装片401内壁开设孔对齐设置;
其中,加热器安装筒301与内筒5适配设置,且加热器安装筒301通孔302孔壁加热片紧贴内筒5外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保温工程用材料喷涂装置,组装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外筒1、内筒5、辅助结构4时,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设置的加热器安装筒301下端开设孔内安装进加热器,加热器加热部分贴合在通孔302孔壁开设的凹陷槽槽内,加热器下端导线放置进隔热垫304开设的第一导线孔305孔内,逐一进行加热器安装筒301内加热器,加热器下端导线放置进隔热垫304侧壁开设的第一导线孔305孔内,加热器导线缠绕在环形槽307槽内,在环形槽307槽内整理捆扎加热器导线,加热器导线再从第二导线孔308孔内伸出,隔热垫304放置进隔层筒306上端开设的环形槽307上端槽口,隔层筒306上端边缘设置的弧形块309对准加热器安装筒301侧壁开设的弧形槽303,弧形块309侧壁开设的螺纹孔与弧形槽303槽底开设的螺纹孔对齐设置,使用螺栓插入弧形块309开设的螺纹孔,进行隔层筒306和加热器安装筒301之间的固定连接,从第二导线孔308孔内伸出的导线插入插入进空腔6腔壁开设的孔内,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整体放置进空腔6腔内,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和外筒1之间放置挡块,挡块通过螺栓插入进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和外筒1内,实现加热器导线隔层结构3和外筒1之间的固定连接,加热器导线插入进辅助结构4设置的第一安装片401内壁开设孔,加热器导线从连接管402另一端管口处伸出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如在外筒1上端加装搅拌结构的驱动电机时,驱动电机伸出导线插入进立管405上端管口,驱动电机导线再从连接管402上端管口插入,从连接管402另一管管口伸出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立管405下端第二连接盘404下端放置与第一连接盘403上端,第一连接盘403和第二连接盘404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安装片401内壁开设孔对准外筒1侧壁开设孔,使用螺栓插入进第一安装片401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内,进行第一安装片401和外筒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片406随之紧贴在外筒1侧壁上部,使用螺栓进行第二安装片406和外筒1之间的连接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