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9745发布日期:2020-11-06 13:4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林木等植物的生长环境中,为了保证其不受害虫的大肆危害,会根据害虫的虫口数量不定期地对植物喷洒杀虫剂,在配制杀虫剂前,一般会利用一些过滤设备或过滤举措对杀虫剂进行过滤,滤除杀虫剂中可能含有的无用杂质,以保证之后杀虫剂配制的均匀性和有效药性,能够发挥出杀虫剂的最佳效果。

但是,现阶段人们所使用的过滤方式,大多是通过滤网对杀虫剂进行过滤,这些滤网被固定在箱体内或是一些比较难拆除的位置,当滤网达到使用次数,或是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拆换时,还需将整个过滤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将滤网换下再拼装,还有的直接将过滤结构进行更换,滤网拆换成本大,比较费时费力,不利于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网拆换简单、无需费时费力以及拆换成本低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包括:顶部为开口的混料底桶;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的上方,所述上盖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混料底桶相适配;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底桶的顶部以及所述上盖的底部;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一框体与两个所述密封圈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混料底桶的内壁相接触;两个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的两侧内壁上;第三框体,所述第三框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框体的底部与所述垫块的顶部相接触;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框体的内壁上;两个稳固槽,两个所述稳固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三框体的两侧外壁上;两个固位机构,两个所述固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上;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和上盖上。

优选的,所述固位机构包括运作槽、限定滑板、复位弹簧和固位插块,所述运作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壁上,所述运作槽与所述稳固槽相适配,所述限定滑板设置在所述运作槽内,所述限定滑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框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运作槽远离所述第三框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靠近所述第三框体的一端与所述限定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插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限定滑板靠近所述第三框体的一侧,所述固位插块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稳固槽内。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承接板和两个架接柱,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底桶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承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架接柱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架接柱的顶端与所述承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斗和注水接管。

优选的,所述运作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定滑槽,所述限定滑板贯穿所述限定滑槽并与所述限定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定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混料底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环状把手,所述环状把手位于所述上盖的两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在对滤网清理拆换时,启动气缸的输出轴伸出,便带动上盖上升到最大高度,然后将第一框体提出,随后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个握把,直至固位插块离开稳固槽后,将第三框体取出,继而对滤网进行清理拆换即可,同样的在拆换完后,拉动两个握把,将第三框体放在垫块上,松开握把,固位插块便卡进稳固槽内,随后将第一框体放在两个密封圈之间,并启动气缸的输出轴缩回即可,使用方便,拆换流程少,省时省力,无需整体拆卸,相应的减少了拆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框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料底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混料底桶,2、上盖,3、密封圈,4、第一框体,5、第二框体,6、垫块,7、第三框体,8、滤网,9、稳固槽,10、运作槽,11、限定滑板,12、复位弹簧,13、固位插块,14、气缸,15、承接板,16、架接柱;17、加液斗,18、注水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框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料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包括:顶部为开口的混料底桶1;上盖2,所述上盖2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1的上方,所述上盖2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上盖2与所述混料底桶1相适配;两个密封圈3,两个所述密封圈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底桶1的顶部以及所述上盖2的底部;第一框体4,所述第一框体4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1和所述上盖2之间,所述第一框体4与两个所述密封圈3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第二框体5,所述第二框体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4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框体5与所述混料底桶1的内壁相接触;两个垫块6,两个所述垫块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5的两侧内壁上;第三框体7,所述第三框体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框体5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框体7的底部与所述垫块6的顶部相接触;滤网8,所述滤网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框体7的内壁上;两个稳固槽9,两个所述稳固槽9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三框体7的两侧外壁上;两个固位机构,两个所述固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5上;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混料底桶1和上盖2上。

所述固位机构包括运作槽10、限定滑板11、复位弹簧12和固位插块13,所述运作槽10开设在所述第二框体5的内壁上,所述运作槽10与所述稳固槽9相适配,所述限定滑板11设置在所述运作槽10内,所述限定滑板1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框体5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框体5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固定安装在所述运作槽10远离所述第三框体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12靠近所述第三框体7的一端与所述限定滑板11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插块13固定安装在所述限定滑板11靠近所述第三框体7的一侧,所述固位插块13远离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稳固槽9内。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两个气缸14、两个承接板15和两个架接柱16,两个所述气缸1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底桶1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承接板1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2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架接柱16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气缸14的输出轴上,所述架接柱16的顶端与所述承接板15固定连接。

所述上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斗17和注水接管18。

所述运作槽10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定滑槽,所述限定滑板11贯穿所述限定滑槽并与所述限定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定滑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

所述混料底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第一框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环状把手,所述环状把手位于所述上盖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行过滤时,将杀虫剂通过加液斗17倒入混料底桶1内即可,倒入过程中,滤网8能够将杀虫剂中的颗粒杂质滤除,在后期需要对滤网8进行清理拆换时,只需启动气缸14的输出轴伸出,在架接柱16的带动下,便会带动上盖2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便可通过两个环状把手将第一框体4提出,随后握住两个握把并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握把便会带动限定滑板11运动,限定滑板11便会挤压复位弹簧12,直至固位插块13完全离开稳固槽9后,便可将第三框体7取出,继而能够对滤网8进行清理拆换即可,同样的在拆换完后,拉动两个握把,然后将第三框体7放在垫块6上,随即松开握把,在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固位插块13便卡进稳固槽9内,随后将第一框体4放在两个密封圈3之间,并启动气缸14的输出轴缩回,即可将第一框体4可靠夹紧,密封圈3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外漏,使用方便,拆换流程少。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林业杀虫剂过滤装置,在对滤网8清理拆换时,启动气缸14的输出轴伸出,便带动上盖2上升到最大高度,然后将第一框体4提出,随后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个握把,直至固位插块13离开稳固槽9后,将第三框体7取出,继而对滤网8进行清理拆换即可,同样的在拆换完后,拉动两个握把,将第三框体7放在垫块6上,松开握把,固位插块13便卡进稳固槽9内,随后将第一框体4放在两个密封圈3之间,并启动气缸14的输出轴缩回即可,使用方便,拆换流程少,省时省力,无需整体拆卸,相应的减少了拆换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