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8312发布日期:2020-07-04 00:5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操作;能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注塑成型适用于形状复杂产品的批量成型与加工。

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生产中,模具分型后均通过人工操作喷枪对成型面喷涂脱模剂。工作环境差、人工成本高、漏涂成为脱模剂喷涂工艺流程中的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此种喷涂装置,可取代人工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包括脱模剂储存罐、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活动喷头组件和支撑台,其中活动喷头组件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台面上,所述泵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自由末端置于脱模剂储存罐中,泵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送管第一端;

所述活动喷头组件包括导轨、电缸、推杆、推板、推拉组件、滑块、喷水杆、雾化喷嘴、弹簧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导轨的前端,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挡板的后表面,弹簧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电缸设置在导轨的尾部,电缸的动力端朝向导轨的前端方向设置,所述推杆后端连接在电缸的动力端,推板固定在推杆的前端,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内,所述喷水杆的尾部与滑块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喷水杆穿过通孔且喷水杆的前端置于导轨前方,所述弹簧套装在喷水杆外,所述雾化喷嘴设置在喷水杆的前端并与喷水杆内部连通,所述推拉组件设置在推板和滑块之间,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管和推拉杆,其中推拉管的第一端固定在滑块的后表面,推拉管的第二端向内延伸形成内沿,所述推拉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推板的前表面,推拉杆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外沿,所述推拉管嵌套在推拉杆外部,且推拉管和推拉杆相对滑移时所述内沿和外沿可相互抵接,滑块内部具有管路,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二端通过滑块内部的管路与喷水杆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泵为活塞泵。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沿和外沿的相互接触面上具有减震垫。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还具有用于吊装第二输送管的理线架。

作为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有两个,且两个雾化喷嘴背向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脱模剂储存罐具有可打开的罐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自由末端设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活动喷头组件控制雾化喷嘴移动,同时利用推拉组件和弹簧配合,使得雾化喷嘴喷涂脱模剂的面积增大,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模具。本设备成本低廉,适于现有设备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剂喷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剂喷涂装置的活动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剂喷涂装置的推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剂喷涂装置的活动喷头组件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剂喷涂装置的活动喷头组件第三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脱模剂储存罐,11-罐口,21-泵,22-第一输送管,23-第二输送管,30-活动喷头组件,40-支撑台,50-理线架;

31-导轨,32-电缸,33-推杆,34-推板,35-推拉组件,351-推拉管,352-内沿,353-推拉杆,354-外沿,36-滑块,37-喷水杆,371-雾化喷嘴,38-弹簧,3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脱模剂喷涂装置,包括脱模剂储存罐10、泵21、第一输送管22、第二输送管23、活动喷头组件30和支撑台40,其中活动喷头组件30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0的顶部台面上,泵2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送管22,第一输送管22的自由末端置于脱模剂储存罐10中,泵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送管23第一端;活动喷头组件30包括导轨31、电缸32、推杆33、推板34、推拉组件35、滑块36、喷水杆37、雾化喷嘴371、弹簧38和挡板39,挡板39固定设置在导轨31的前端,弹簧38的第一端固定在挡板39的后表面,弹簧38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电缸32设置在导轨31的尾部,电缸32的动力端朝向导轨31的前端方向设置,推杆33后端连接在电缸32的动力端,推板34固定在推杆33的前端,滑块36滑动设置在导轨31内,喷水杆37的尾部与滑块36前端面固定连接,挡板39上设有通孔,喷水杆37穿过通孔且喷水杆37的前端置于导轨31前方,弹簧38套装在喷水杆37外,雾化喷嘴371设置在喷水杆37的前端并与喷水杆37内部连通,推拉组件35设置在推板34和滑块36之间,推拉组件35包括推拉管351和推拉杆353,其中推拉管351的第一端固定在滑块36的后表面,推拉管351的第二端向内延伸形成内沿352,推拉杆353的第一端连接在推板34的前表面,推拉杆353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外沿354,推拉管351嵌套在推拉杆353外部,且推拉管351和推拉杆353相对滑移时内沿352和外沿354可相互抵接,滑块36内部具有管路,第二输送管23的第二端通过滑块36内部的管路与喷水杆37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的,泵21为活塞泵。内沿352和外沿354的相互接触面上具有减震垫。支撑台40上还具有用于吊装第二输送管23的理线架50。

雾化喷嘴371有两个,且两个雾化喷嘴371背向设置。雾化喷嘴371可水平背向设置,也可垂直背向设置。适用左右开模和上下开模的模具。

脱模剂储存罐10具有可打开的罐口11,方便补充脱模剂。

作为优选的,第一输送管22的自由末端设有配重块。内沿352和外沿354均为环状结构。挡板39对喷水杆37起到一定的支撑和导向作用。

如图1所示,具体的,泵21可通过第一输送管22将脱模剂从脱模剂储存罐10中抽出,然后通过第二输送管23输送到滑块36处,再由滑块36输送到喷水杆37处。

如图2所示,模具开模后,电缸32通过推杆33推动推板34前移,推板34通过推拉组件35推动滑块36前移,进而带动喷水杆37前移。电缸32推动推板34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推板34停止前移,此时泵21工作,使雾化喷嘴371喷出脱模剂,滑块36根据惯性继续前移,推拉组件35的状态如图4所示,同时滑块36的前表面接触到弹簧38并压缩弹簧38,弹簧38压缩后回弹并推回滑块36,泵21停止工作,完成脱模剂喷涂,并增大脱模剂喷涂范围。如图5所示,电缸32退回,推拉杆353退回的过程中,推拉杆353的外沿354和推拉管351的内沿352接触,进而带动滑块36、喷水杆37和雾化喷嘴371后移,使雾化喷嘴371和喷水杆37从模具之间移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