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滤膜更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5718发布日期:2021-06-29 2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过滤器托盘(2)、托盘导轨(3)、托盘传输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上横架(6)、下横架(7)和托盘滑槽(8),所述过滤器托盘(2)上依次排列放置有多个过滤器(22),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两个所述侧板(12)的中部之间上水平设置有操作板(13),所述操作板(13)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上排列开设有多个通孔(14),操作板(13)上位于多个通孔(14)的一端设置所述托盘导轨(3),所述托盘导轨(3)上纵向堆叠有多个过滤器托盘(2),且托盘导轨(3)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托盘传输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托盘传输机构位于远离通孔(14)的一端,且托盘传输机构将托盘导轨(3)下方的过滤器托盘(2)推至操作板(13)上的通孔(14)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位于通孔(14)的上下两端,且升降驱动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架(6)和下横架(7),并带动上横架(6)和下横架(7)分别进行升降,所述上横架(6)和下横架(7)分别位于通孔(14)的上下两端,且上横架(6)下降时对位于通孔(14)处的过滤器托盘(2)按压固定,上横架(6)和下横架(7)上分别设有多个上接头管(61)和多个下接头管(71),每个所述上接头管(61)和下接头管(71)分别通过管路与注射器和放样针连接,且上横架(6)下降时带动上接头管(61)与过滤器托盘(2)上的过滤器(22)上端对接,下横架(7)上升时带动下接头管(71)穿过通孔(14)并与过滤器托盘(2)上的过滤器(22)下端对接,所述下横架(7)的一侧水平设有转动销(72),所述转动销(72)上放置所述托盘滑槽(8),所述托盘滑槽(8)位于操作板(13)的一端,且托盘滑槽(8)的一端与底板(11)的一侧铰接,实现下横架(7)通过转动销(72)带动托盘滑槽(8)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托盘(2)呈长方形结构,过滤器托盘(2)上排列开设有多个圆形结构的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贯穿过滤器托盘(2)底部,且每个放置槽(21)中放置一个过滤器(22),过滤器托盘(2)的两端设有定位座(23),所述定位座(23)上均开设有定位孔(231),且定位座(23)的底部设置支撑座(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导轨(3)包括两个托盘储备槽(31)和托盘座(32),所述托盘储备槽(31)的横截面呈“匚”型结构,两个托盘储备槽(31)之间呈相对设置并纵向设置在操作板(13)上,托盘储备槽(31)两侧的间距与过滤器托盘(2)的宽度一致,且两个托盘储备槽(31)之间的间距与过滤器托盘(2)的长度一致,两个托盘储备槽(31)的下端两侧均开设有槽口(311),所述槽口(311)下端均对称设置所述托盘座(32),使得位于托盘储备槽(31)最下端的过滤器托盘(2)放置在托盘座(32)上,所述托盘座(32)固定设置在操作板(13)上,两个托盘座(32)一端延伸至操作板(13)一端边缘并位于多个通孔(14)的两端,且两个托盘座(32)的顶端横向设置有一个定位板(33),所述定位板(33)位于通孔(14)和上横架(6)之间,定位板(33)底部设有多个分隔块(331),所述分隔块(331)位于相邻两个通孔(14)之间,且定位板(33)的两端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位置与过滤器托盘(2)上的定位孔(231)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储备槽(31)一侧与操作板(13)一端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尺寸与一个过滤器托盘(2)的宽度尺寸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托盘传输机构包括安装板(41)、推杆气缸(42)、连动杆(43)、推块(44)、推板(45)、滑轨(46),所述滑轨(46)固定设置在操作板(13)上,且滑轨(46)一端位于操作板(13)的一端,另一端穿过托盘导轨(3)并延伸至通孔(14)位置处,所述推块(44)滑动设置在滑轨(46)上,推块(44)一端位于托盘储备槽(31)的一侧且推块(44)的长度尺寸与两个托盘储备槽(31)下端的槽口(311)之间间距尺寸相适配,所述推板(45)固定设置在推块(44)远离通孔(14)的一端,推板(45)上设置有滑块(451),所述滑块(451)下端贯穿操作板(13)并于操作板(13)上开设有活动口(16),且滑块(451)中部纵向开设有活动槽(452);所述安装板(41)固定设置在操作板(13)底部,且安装板(41)上固定设置所述推杆气缸(42),所述推杆气缸(42)的输出端铰接所述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侧水平设有滑杆(431),所述滑杆(431)嵌入到滑块(451)的活动槽(452)中,实现推杆气缸(42)通过连动杆(43)上的滑杆(431)推动滑块(451)在活动口(16)处平移,并使得滑块(451)通过推板(45)带动推块(44)在滑轨(46)上滑动,从而推动位于托盘导轨(3)最下端的过滤器托盘(2)在托盘座(32)上平移至通孔(14)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导轨(51)、伺服电机(52)和丝杆(53),所述升降导轨(51)分别纵向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侧板(12)上并贯穿操作板(13)的两侧,且两个升降导轨(51)上滑动设置所述上横架(6)和下横架(7),所述伺服电机(52)固定设置在下横架(7)的底部,且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贯穿下横架(7)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3),所述丝杆(53)为纵向设置,丝杆(53)的上端依次贯穿操作板(13)和上横架(6),且丝杆(53)与上横架(6)之间为螺纹连接,实现伺服电机(52)通过丝杆(53)带动上横架(6)和下横架(7)在升降导轨(51)上升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架(7)在升降导轨(51)上的最大位移距离大于伺服电机(52)与底板(11)之间的最大间距。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管(61)和下接头管(71)分别与过滤器托盘(2)上的过滤器(22)上下两端位置相对应,上接头管(61)和下接头管(71)分别贯穿设置在上横架(6)上和下横架(7)上,且上接头管(61)和下接头管(71)分别与上横架(6)和下横架(7)之间为活动连接,上接头管(61)和下接头管(71)上均设有限位环(712)和卡箍环(711),且上接头管(61)的卡箍环(711)和下接头管(71)上的卡箍环(711)分别抵靠在上横架(6)的顶部和下横架(7)的底部,上接头管(61)上的限位环(712)和下接头管(71)上的限位环(712)分别与上横架(6)之间和下横架(7)之间设置有弹簧(7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架(6)上贯穿设置有两个定位杆(62),两个所述定位杆(62)的位置与定位板(33)上的两个穿孔以及过滤器托盘(2)两端的定位孔(23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上横架(6)下降时,定位杆(62)穿过穿孔并嵌入到定位孔(231)中从而对过滤器托盘(2)两端进行按压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13)上位于相邻两个通孔(14)之间设置有隔板(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滤膜更换器,包括机架、过滤器托盘、托盘导轨、托盘传输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上横架、下横架和托盘滑槽,过滤器托盘上依次排列放置有多个过滤器,机架中部水平设有操作板,操作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操作板上位于多个通孔的一端设置托盘导轨,托盘导轨两侧分别设置托盘传输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托盘传输机构将托盘导轨下方的过滤器托盘推至操作板上的通孔处,升降驱动机构位于通孔的上下两端,且升降驱动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并带动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进行升降,实现对过滤器的全自动化更换,大大提高了过滤器的更换效率,并且准确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中;宋水军;陈国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