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8191发布日期:2021-06-22 15:3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因此涂料的使用及其广泛,在涂料生产中涉及到各种实验箱对涂料进行各种试验,但是涂料容易粘黏在实验箱内部,若不及时清理,影响实验箱的准确性,但是现存的实验箱不便于清理,严重影响清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设计了本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旨在改善现存的实验箱不便于清理,严重影响清理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包括实验箱主体,实验箱主体为匚型结构,实验箱主体竖直放置,实验箱主体的两相对敞口结构的位置处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平行放置,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均与实验箱主体卡扣连接,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相互远离的侧面均竖直设置有压框,压框分别与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卡扣连接,压框的上下两端的均水平设置有多个丝杠,丝杠与压框垂直转动连接,丝杠分别位于实验箱主体的外侧,实验箱主体的另一敞口结构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箱盖,箱盖与第一围板铰链连接,箱盖与第二围板压扣连接,实验箱主体的设置便于为试验箱内的重要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防止因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的设置影响试验箱的使用,且实验箱主体的设置便于也为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的安装提供支撑,以便使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的稳定的使用,且便于清洗时将试验箱拆开进而对实验箱进行充分清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的设置便于与实验箱主体配合组成密封的实验箱,进而对涂料进行实验研究,且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设置便于根据需要时快速拆装试验箱,进而方便对试验箱进行清理,且对试验箱进行充分清理,压框的设置便于通过压框的作用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压扣在实验箱主体的两侧,进而为试验箱的使用提供稳定的器件支撑,丝杠的设置便于通过丝杠的旋转将压框相互靠近并对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进行压扣,使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紧密的卡扣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箱盖的设置便于与第一围板、第二围板和实验箱主体配合组成闭合的试验箱,进而为涂料的实验提供良好的空间。

进一步的,实验箱主体的某一内竖直侧面的两竖直边缘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为梯形结构,实验箱主体的相对水平侧面在两平行边缘的处均切割有梯形槽,梯形槽分别与第一卡槽在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垂直,实验箱主体的底面的四个端角的位置处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架,第一卡槽的设置便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配合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卡扣在实验箱主体上,防止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的移动,梯形槽的设置便于为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卡扣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紧密的卡扣在试验线主体的侧边,支架的设置便于为实验箱主体的下方的丝杠提供必要的空间,进而通过丝杠的作用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压扣在实验箱主体侧边。

进一步的,第一围板靠近第一卡槽的竖直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相匹配,第一围板远离第一卡槽的竖直侧面在其上下两端均分别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铰链,第一铰链保持一定间距,且第一铰链的间距内均切割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围板远离第二围板的侧面竖直切割有两个卡扣槽,卡扣槽分别靠近第二卡槽和第一铰链,第二卡槽的设置便于与第一卡槽配合将将第一围板卡扣在实验箱主体上,防止第一围板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的移动,第一铰链的设置便于转动连接第一围板和箱盖,进而在不对实验箱清理时便于箱盖打开和闭合,第一弧形槽的设置便于为第二铰链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箱盖转动连接在第一围板上,卡扣槽的设置便于为压框的竖直骨杆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限定压框和第一围板的位置,放置因外力的作用导致压框脱离。

进一步的,第二围板靠近第一卡槽的竖直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第三卡槽,第二围板远离第一卡槽的竖直侧面的中部水平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上螺纹连接有蝴蝶帽,第三卡槽的设置便于便于与第一卡槽配合将将第二围板卡扣在实验箱主体上,防止第一围板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的移动,螺杆和蝴蝶帽的设置便于当箱盖闭合时将箱盖固定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防止箱盖闭合不严。

进一步的,压框为方形结构,压框的上表面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板,压框的下表面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转动环板,丝杠穿过螺纹环板和转动环板与压框连接,螺纹环板的设置便于与丝杠螺纹连接,进而通过丝杠的旋转带动压框的移动以便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压扣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转动环板的设置便于转动连接丝杠,进而为丝杠的转动提供必要器件支撑。

进一步的,箱盖的侧面在靠近第一围板的边缘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箱盖在第二铰链的上下侧均切割有第二弧形槽,箱盖的侧面在靠近第二围板的边缘的中部切割有连接槽,第二铰链的设置便于第一铰链配合转动连接第一围板和箱盖,进而在不对实验箱清理时便于箱盖打开和闭合,第二弧形槽的设置便于为螺杆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通过螺杆和蝴蝶帽将箱盖紧固闭合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

进一步的,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帽,内六角螺帽的设置便于通过调整工具旋转丝杆,进而通过丝杠的旋转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压扣在实验箱主体上。

使用前,首先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卡扣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并将压框卡扣在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的外侧,同时通过丝杠旋转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紧固压扣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再将箱盖转动安装在实验箱主体的侧边,清理时,逆向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拆卸,并通过清洗工具分别清洗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箱盖和实验箱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设置便于根据需要时快速拆装试验箱,进而方便对试验箱进行清理,且对试验箱进行充分清理,且提高清理效率,压框的设置便于通过压框的作用将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压扣在是实验箱主体的两侧,进而为试验箱的使用提供稳定的器件支撑且形成良好的实验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箱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围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围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丝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验箱主体;11、第一卡槽;12、梯形槽;2、第一围板;21、第二卡槽;22、第一铰链;23、第一弧形槽;24、卡扣槽;3、第二围板;31、第三卡槽;32、螺杆;33、蝴蝶帽;4、压框;41、螺纹环板;42、转动环板;5、箱盖;51、第二铰链;52、第二弧形槽;53、连接槽;6、丝杠;61、内六角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涂料实验箱,包括实验箱主体1,实验箱主体1为匚型结构,实验箱主体1竖直放置,实验箱主体1的两相对敞口结构的位置处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平行放置,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均与实验箱主体1卡扣连接,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相互远离的侧面均竖直设置有压框4,压框4分别与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卡扣连接,压框4的上下两端的均水平设置有多个丝杠6,丝杠6与压框4垂直转动连接,丝杠6分别位于实验箱主体1的外侧,实验箱主体1的另一敞口结构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箱盖5,箱盖5与第一围板2铰链连接,箱盖5与第二围板3压扣连接,实验箱主体1的设置便于为试验箱内的重要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防止因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的设置影响试验箱的使用,且实验箱主体1的设置便于也为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的安装提供支撑,以便使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的稳定的使用,且便于清洗时将试验箱拆开进而对实验箱进行充分清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的设置便于与实验箱主体1配合组成密封的实验箱,进而对涂料进行实验研究,且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设置便于根据需要时快速拆装试验箱,进而方便对试验箱进行清理,且对试验箱进行充分清理,压框4的设置便于通过压框4的作用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压扣在实验箱主体1的两侧,进而为试验箱的使用提供稳定的器件支撑,丝杠6的设置便于通过丝杠6的旋转将压框4相互靠近并对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进行压扣,使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紧密的卡扣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箱盖5的设置便于与第一围板2、第二围板3和实验箱主体1配合组成闭合的试验箱,进而为涂料的实验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照图2所示:实验箱主体1的某一内竖直侧面的两竖直边缘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多个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为梯形结构,实验箱主体1的相对水平侧面在两平行边缘的处均切割有梯形槽12,梯形槽12分别与第一卡槽11在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垂直,实验箱主体1的底面的四个端角的位置处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架13,第一卡槽11的设置便于第二卡槽21和第三卡槽31配合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卡扣在实验箱主体1上,防止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1的移动,梯形槽12的设置便于为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卡扣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紧密的卡扣在试验线主体1的侧边,支架13的设置便于为实验箱主体1的下方的丝杠6提供必要的空间,进而通过丝杠6的作用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压扣在实验箱主体1侧边。

参照图3所示:第一围板2靠近第一卡槽11的竖直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与第一卡槽11相匹配,第一围板2远离第一卡槽11的竖直侧面在其上下两端均分别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铰链22,第一铰链22保持一定间距,且第一铰链22的间距内均切割有第一弧形槽23,第一围板2远离第二围板3的侧面竖直切割有两个卡扣槽24,卡扣槽24分别靠近第二卡槽21和第一铰链22,第二卡槽21的设置便于与第一卡槽11配合将将第一围板2卡扣在实验箱主体1上,防止第一围板2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1的移动,第一铰链22的设置便于转动连接第一围板2和箱盖5,进而在不对实验箱清理时便于箱盖5打开和闭合,第一弧形槽23的设置便于为第二铰链51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箱盖5转动连接在第一围板2上,卡扣槽24的设置便于为压框4的竖直骨杆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限定压框4和第一围板2的位置,放置因外力的作用导致压框4脱离。

参照图4所示:第二围板3靠近第一卡槽11的竖直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切割有第三卡槽31,第二围板3远离第一卡槽11的竖直侧面的中部水平固定连接有螺杆32,螺杆32的上螺纹连接有蝴蝶帽33,第三卡槽31的设置便于便于与第一卡槽11配合将将第二围板3卡扣在实验箱主体1上,防止第一围板2发生相对实验箱主体1的移动,螺杆32和蝴蝶帽33的设置便于当箱盖5闭合时将箱盖5固定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防止箱盖5闭合不严。

参照图5所示:压框4为方形结构,压框4的上表面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板41,压框4的下表面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转动环板42,丝杠6穿过螺纹环板41和转动环板42与压框4连接,螺纹环板41的设置便于与丝杠6螺纹连接,进而通过丝杠6的旋转带动压框4的移动以便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压扣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转动环板42的设置便于转动连接丝杠6,进而为丝杠6的转动提供必要器件支撑。

参照图6所示:箱盖5的侧面在靠近第一围板2的边缘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51,箱盖5在第二铰链51的上下侧均切割有第二弧形槽52,箱盖5的侧面在靠近第二围板3的边缘的中部切割有连接槽53,第二铰链51的设置便于第一铰链22配合转动连接第一围板2和箱盖5,进而在不对实验箱清理时便于箱盖5打开和闭合,第二弧形槽52的设置便于为螺杆32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通过螺杆32和蝴蝶帽33将箱盖5紧固闭合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

参照图7所示:丝杠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帽61,内六角螺帽61的设置便于通过调整工具旋转丝杆6,进而通过丝杠6的旋转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压扣在实验箱主体1上。

使用前,首先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卡扣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并将压框4卡扣在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的外侧,同时通过丝杠6旋转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紧固压扣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再将箱盖5转动安装在实验箱主体1的侧边,清理时,逆向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一围板2和第二围板3拆卸,并通过清洗工具分别清洗第一围板2、第二围板3、箱盖5和实验箱主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