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2047发布日期:2021-08-10 14:1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实验室中需要面临活毒废水的排气,然而气体中可能具有病毒微生物,若不加以处理则会出现生物安全事故,以及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新冠病毒所特有的极易传染性,为此在一些隔离医院的卫生间内,若不对大小便所接触过的空气加以处理,则会导致医护人员以及所处环境面临被新冠病毒侵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整体采用优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连接处采用满焊焊接;并且过滤装置在-2500pa压力持续作用60min,未产生永久性结构变形;过滤装置在不小于±3500pa压力时,运行过程压降符合国家标准;装置扫描采样探头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扫描检漏范围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漏点识别有效性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密闭总成、消毒总成、采样总成、过滤总成、混合总成和认证总成;所述消毒总成一端设置有密闭总成;所述密闭总成与消毒总成一端法兰连接;所述消毒总成另一端与采样总成一端法兰连接;所述采样总成另一端与过滤总成一端法兰连接;所述过滤总成另一端与混合总成一端法兰连接;所述混合总成另一端设置有认证总成;所述混合总成与认证总成之间设置有采样总成和过滤总成;所述认证总成远离混合总成一端设置有密闭总成;所述混合总成、采样总成、过滤总成、认证总成和密闭总成之间依次法兰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密闭总成包括筒体a、安装架a、执行器、主动轴、上连杆、下连杆、升降滑道、导向滑杆、密闭板、从动轴和换向滑道;所述筒体a外部远离消毒总成一侧螺栓连接有安装架a;所述安装架a外侧居中位置螺栓连接有执行器;所述主动轴一端贯穿筒体a与执行器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轴另一端与筒体a内壁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轴轴向方向上对称焊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下端转轴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下端转轴连接有从动轴;所述密闭板上部轴线位置焊接有从动轴;所述升降滑道对称焊接于筒体a内壁轴向方向靠近密闭板一侧并与从动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杆焊接于筒体a内壁轴向方向靠近密闭板一侧并与换向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换向滑道呈曲棍形并焊接于密闭板上表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消毒总成包括筒体b和快接球阀;所述筒体b外壁一侧分别设置有消毒入口和消毒出口;所述快接球阀分别与消毒入口和消毒出口法兰连接;所述消毒总成配合气体消毒剂发生装置使用,可实现对过滤装置的原位消毒。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采样总成包括筒体c、安装架b、安装板、传动齿轮、挡片、检测口、固定板、蜗杆、套筒、转动架、连接轴、采样盒和软胶管;所述筒体c内部中线位置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b与筒体c内壁之间非对称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架b内部居中位置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部居中位置转轴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表面螺栓连接有与固定板卡接的挡片;所述传动齿轮下部销接有与转动架销接的连接轴;所述蜗杆一端贯穿安装架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通过套筒与筒体c转轴连接;所述转动架下部对称焊接有与软胶管一端连接的采样盒;所述软胶管另一端与筒体c内壁上对称布置的检测口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总成包括筒体d和滤芯;所述滤芯固定于筒体d内壁居中位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总成包括喷射爪和混合盘;所述喷射爪置于混合盘左侧;所述喷射爪由分胶筒、进胶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分胶筒下部居中位置焊接有连通的进胶管;所述分胶筒侧面周向方向均匀焊接有连接有连通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上部中部位置和远部位置设置有喷射孔;所述混合盘由内环、混合板和外环组成;所述混合板呈倾斜状均匀焊接于内环和外环之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认证总成包括筒体e和快装球阀;所述筒体e外壁一侧设置有消毒认证口;所述快装球阀与消毒认证口法兰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如下:

(1)将滤芯置于筒体d内部,打开密闭总成,令外部空气进入过滤装置内部,进入的外部空气首先会被过滤总成内部的滤芯进行初步过滤,并经过采样总成的采样盒进行初步采样,然后将采样样本进行实时检测,然后通过二次发尘,再经过过滤总成内部的滤芯进行再次过滤,然后再经过采样总成的采样盒进行再次采样,然后将再次采样样本进行实时检测,若检测通过,则表示滤芯密封良好无泄漏,可进行下一工序;

(2)然后关闭密闭总成,然后通过外接气体消毒剂发生装置,对过滤装置内部进行原位消毒,并通过认证总成的消毒认证口进行认证,待认证成功后停止原位消毒,则表示过滤板装置内部消毒完成,可进行下一工序;

(3)然后打开两侧的密闭总成,令空气经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室内供生产生活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整体采用优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连接处采用满焊焊接;并且过滤装置在-2500pa压力持续作用60min,未产生永久性结构变形;过滤装置在不小于±3500pa压力时,运行过程压降符合国家标准;装置扫描采样探头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扫描检漏范围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漏点识别有效性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密闭总成侧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密闭总成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密闭总成俯视示意图。

图5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采样总成示意图。

图6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采样总成剖面示意图。

图7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混合总成喷射爪示意图。

图8为一种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的混合总成混合盘示意图。

图中:1、密闭总成;2、消毒总成;3、采样总成;4、过滤总成;5、混合总成;6、认证总成;101、筒体a;102、安装架a;103、执行器;104、主动轴;105、上连杆;106、下连杆;107、升降滑道;108、导向滑杆;109、密闭板;110、从动轴;111、换向滑道;201、筒体b;202、快接球阀;203、消毒入口;204、消毒出口;301、筒体c;302、安装架b;303、安装板;304、传动齿轮;305、挡片;306、检测口;307、固定板;308、蜗杆;309、套筒;310、转动架;311、连接轴;312、采样盒;313、软胶管;401、筒体d;402、滤芯;501、喷射爪;502、混合盘;503、分胶筒;504、进胶管;505、喷射管;506、喷射孔;507、内环;508、混合板;509、外环;601、筒体e;602、快装球阀;603、消毒认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8所示,包括密闭总成1、消毒总成2、采样总成3、过滤总成4、混合总成5和认证总成6;所述消毒总成2一端设置有密闭总成1;所述密闭总成1与消毒总成2一端法兰连接;所述消毒总成2另一端与采样总成3一端法兰连接;所述采样总成3另一端与过滤总成4一端法兰连接;所述过滤总成4另一端与混合总成5一端法兰连接;所述混合总成5另一端设置有认证总成6;所述混合总成5与认证总成6之间设置有采样总成3和过滤总成4;所述认证总成6远离混合总成5一端设置有密闭总成1;所述混合总成5、采样总成3、过滤总成4、认证总成6和密闭总成1之间依次法兰连接;所述密闭总成1包括筒体a101、安装架a102、执行器103、主动轴104、上连杆105、下连杆106、升降滑道107、导向滑杆108、密闭板109、从动轴110和换向滑道111;所述筒体a101外部远离消毒总成2一侧螺栓连接有安装架a102;所述安装架a102外侧居中位置螺栓连接有执行器103;所述主动轴104一端贯穿筒体与执行器103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轴104另一端与筒体内壁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轴104轴向方向上对称焊接有上连杆105;所述上连杆105下端转轴连接有下连杆106;所述下连杆106下端转轴连接有从动轴110;所述密闭板109上部轴线位置焊接有从动轴110;所述升降滑道107对称焊接于筒体a101内壁轴向方向靠近密闭板109一侧并与从动轴110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杆108焊接于筒体a101内壁轴向方向靠近密闭板109一侧并与换向滑道111滑动连接;所述换向滑道111呈曲棍形并焊接于密闭板109上表面;所述消毒总成2包括筒体b201和快接球阀202;所述筒体b201外壁一侧分别设置有消毒入口203和消毒出口204;所述快接球阀202分别与消毒入口203和消毒出口204法兰连接;所述消毒总成2配合气体消毒剂发生装置使用,可实现对过滤装置内部的原位消毒;所述采样总成3包括筒体c301、安装架b302、安装板303、传动齿轮304、挡片305、检测口306、固定板307、蜗杆308、套筒309、转动架310、连接轴311、采样盒312和软胶管313;所述筒体c301内部中线位置焊接有安装架b302;所述安装架b302与筒体c301内壁之间非对称焊接有固定板307;所述安装架b302内部居中位置螺栓连接有安装板303;所述安装板303上部居中位置转轴连接有传动齿轮304;所述传动齿轮304上表面螺栓连接有与固定板307卡接的挡片305;所述传动齿轮304下部销接有与转动架310销接的连接轴311;所述蜗杆308一端贯穿安装架与传动齿轮304啮合连接;所述蜗杆308另一端通过套筒309与筒体c301转轴连接;所述转动架310下部对称焊接有与软胶管313一端连接的采样盒312;所述软胶管313另一端与筒体内c壁上对称布置的检测口306连接;所述过滤总成4包括筒体d401和滤芯402;所述滤芯402固定于筒体d401内壁居中位置;所述混合总成5包括喷射爪501和混合盘502;所述喷射爪501置于混合盘502左侧;所述喷射爪501由分胶筒503、进胶管504和喷射管505组成;所述分胶筒503下部居中位置焊接有连通的进胶管504;所述分胶筒503侧面周向方向均匀焊接有连接有连通的喷射管505;所述喷射管505上部中部位置和远部位置设置有喷射孔506;所述混合盘502由内环507、混合板508和外环509组成;所述混合板508呈倾斜状均匀焊接于内环507和外环509之间;所述认证总成6包括筒体e601和快装球阀602;所述筒体e601外壁一侧设置有消毒认证口603;所述快装球阀602与消毒认证口603法兰连接。

使用时,如图1-8所示,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制造的过滤装置时,将滤芯402置于筒体d401内部,打开密闭总成1,令外部空气进入过滤装置内部,进入的外部空气首先会被过滤总成4内部的滤芯402进行初步过滤,并经过采样总成3的采样盒312进行初步采样,然后将采样样本进行实时检测,然后通过二次发尘,再经过过滤总成4内部的滤芯402进行再次过滤,然后再经过采样总成3的采样盒312进行再次采样,然后将再次采样样本进行实时检测,若检测通过,则表示滤芯402密封良好无泄漏,可进行下一工序;然后关闭密闭总成1,然后通过外接气体消毒剂发生装置,对过滤装置内部进行原位消毒,并通过认证总成6的消毒认证口603进行认证,待认证成功后停止原位消毒,则表示过滤板装置内部消毒完成,可进行下一工序;然后打开两侧的密闭总成1,令空气经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室内供生产生活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制造的管道式呼吸过滤装置进行了采样探头尺寸、扫描检漏范围、气密性、承压能力、漏点识别有效性等多个项目检测,并通过使用tsi19565-p型多功能精密风速仪/数字压力计、handheld3016型尘埃粒子计数器、钢卷尺、nt3-d多点温湿度测量仪等仪器进行检测,并以jg/t497-2016《排风高效过滤装置》、rb/t199-2015《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性能评价技术规范》、gb/t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等作为判定依据得出如下检验结果:

1、采样探头尺寸:所测装置采样探头为矩形,采样探头尺寸及与过滤器出封面距离均满足过滤器规范的要求(采样探头尺寸不大于10cm2,开口处边长之比不大于15:1,采样探头与过滤器出风面距离应在1-5cm之间);

2、扫描检漏范围:所测装置在扫描过程中,过滤器下游扫描探头扫描范围涵盖过滤器出风面及过滤器与安装边框连接处,满足排风装置标准的要求;

3、气密性:所测装置在不小于+3500pa及-3500pa压力下实测气密性均满足评价技术规范及排风装置标准的要求(分钟泄漏率不大于装置净容积的0.1%)及委托方的要求(小时泄漏率不大于装置净容积的0.25%);

4、承压能力:所测装置在-2500pa压力持续作用下60min,未产生永久性结构变形,满足排风装置标准的要求;

5、漏点识别有效性:使用符合gb/t18457-2015《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规定的0.7(22g)号不锈钢针管(正常壁)分别在双级参考过滤器上人为制造1个内径为0.39mm的漏点,所测装置在扫描检漏过程中均可识别人为制造漏点,满足排风装置标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整体采用优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连接处采用满焊焊接;并且过滤装置在-2500pa压力持续作用60min,未产生永久性结构变形;过滤装置在不小于±3500pa压力时,运行过程压降符合国家标准;装置扫描采样探头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扫描检漏范围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漏点识别有效性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