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塔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
背景技术:2.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随着工业的发展,脱硫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目前,现有的工业废气脱硫塔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粉尘在塔体内部的侧壁上积聚,日积月累就会使得侧壁上的粉尘厚度增加,由此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导致脱硫效果差,且内部侧壁不易清理。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工业废气脱硫塔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粉尘在塔体内部的侧壁上积聚,日积月累就会使得侧壁上的粉尘厚度增加,由此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导致脱硫效果差,且内部侧壁不易清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包括塔体和清洁机构;所述塔体底端固接有底座,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塔体侧壁内部,包括转板、直杆、升降杆和水箱;所述转板铰接在塔体侧壁上;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塔体侧壁内部;所述直杆一端铰接在转板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杆侧壁上;所述水箱固接在塔体侧壁内部,其通过管道与塔体内部连通;所述升降杆底端固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管道侧壁滑动配合。
7.优选的,所述塔体侧壁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升降杆顶端固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部;所述空腔与水箱连通。
8.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洒水组件;所述洒水组件设置在管道内部,其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固定杆固接在管道侧壁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上,其一端固接有扇叶,另一端固接有转轮,且伸出至塔体内部。
9.优选的,所述管道输出端固接有锥形嘴;所述锥形嘴输出端开设有喷水口;所述转动杆穿过喷水口伸出至塔体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塔体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圆形排水器;所述圆形排水器顶端固接有圆锥形凸块;所述圆锥形凸块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塔体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出水口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塔体顶端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接有遮雨棚。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对塔体内侧壁上积累的粉尘进行清洗,解决了粉尘积聚的问题,提高了脱硫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通过设置圆形排水器,清理后的污水通过圆形排水器排出至塔体外部,起到了污水收集处理作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的局部剖视图;
18.图3是圆形排水器的放大图;
19.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
20.图中:1、塔体;11、底座;12、进气口;13、空腔;14、圆形排水器;141、圆锥形凸块;142、环形槽;143、出水口;15、排水孔;16、支撑柱;161、遮雨棚;2、清洁机构;21、转板;22、直杆;23、升降杆;231、橡胶塞;232、升降板;24、水箱;241、管道;242、锥形嘴;243、喷水口;25、洒水组件;251、固定杆;252、转动杆;253、扇叶;254、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脱硫塔,包括塔体1和清洁机构2;所述塔体1底端固接有底座11,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12;所述清洁机构2设置在塔体1侧壁内部,包括转板21、直杆22、升降杆23和水箱24;所述转板21铰接在塔体1侧壁上;所述升降杆23滑动连接在塔体1侧壁内部;所述直杆22一端铰接在转板21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杆23侧壁上;所述水箱24固接在塔体1侧壁内部,其通过管道241与塔体1内部连通;所述升降杆23底端固接有橡胶塞231;所述橡胶塞231与管道241侧壁滑动配合;工作时,工业废气从进气口12进入塔体1内部,经脱硫处理后的工业废气沿着塔体1内壁向上流动,在气压的作用下,推动转板21转动,转板21通过直杆22推动升降杆23在塔体1侧壁内部向上滑动,使得固接在升降杆23底部的橡胶塞231随升降杆23同步向上滑动,管道241连通,使得水箱24内的水通过管道241流出至塔体1内部,以此对管道241内侧壁进行清洗,达到清洁的目的。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塔体1侧壁内部开设有空腔13;所述升降杆23顶端固接有升降板232;所述升降板232滑动连接在空腔13内部;所述空腔13与水箱24连通;工作时,当升降杆23在塔体1侧壁内部向上滑动时,推动升降板232沿着空腔13内侧壁向上滑动,使得空腔13内的气体挤压进入水箱24内部,以此对水箱24内部进行加压,进一步使得管道241内部的水压增大,使得清洗效果更好。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清洁机构2还包括洒水组件25;所述洒水组件25设置在管道241内部,其包括固定杆251和转动杆252;所述固定杆251固接在管道241侧壁上;所述转动杆252转动连接在固定杆251上,其一端固接有扇叶253,另一端固接有转轮254,且伸出至塔体1内部;工作时,当管道241内的水沿着管道241流动时,水流推动扇叶253
转动,同时,扇叶253转动带动固接在转动杆252另一端的转轮254转动,以此将喷流出的水柱进行溅洒,使得清洗范围增大。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道241输出端固接有锥形嘴242;所述锥形嘴242输出端开设有喷水口243;所述转动杆252穿过喷水口243伸出至塔体1内部;工作时,当管道241内的水流经过锥形嘴242时,进一步增大水压,使得压力较大的水流从喷水口243喷出,同时在转轮254的作用下,将水溅洒至塔体1内侧壁上,进一步增大了清洁范围。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塔体1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圆形排水器14;所述圆形排水器14顶端固接有圆锥形凸块141;所述圆锥形凸块141周向开设有环形槽142;所述环形槽142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43;所述塔体1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5;所述排水孔15与出水口143连通;工作时,清洁后的污水因重力作用下落至塔体1底部的圆形排水器14上,在圆锥形凸块141的作用下,使得污水导向流入环形槽142内,进一步通过出水口143和排水孔15排出至塔体1外部;圆形排水器14起到引导污水排出塔体1外部的作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塔体1顶端固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顶端固接有遮雨棚161;工作时,当阴雨天时,雨水滴落至遮雨棚161上,防止雨水滴落至塔体1内部,提高了塔体1的整体使用效果。
28.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业废气从进气口12进入塔体1内部,经脱硫处理后的工业废气沿着塔体1内壁向上流动,在气压的作用下,推动转板21转动,转板21通过直杆22推动升降杆23在塔体1侧壁内部向上滑动,使得固接在升降杆23底部的橡胶塞231随升降杆23同步向上滑动,管道241连通,使得水箱24内的水通过管道241流出至塔体1内部,以此对管道241内侧壁进行清洗;与此同时,当升降杆23在塔体1侧壁内部向上滑动时,推动升降板232沿着空腔13内侧壁向上滑动,将空腔13内的气体挤压进入水箱24内部,以此对水箱24内部进行加压,进一步使得管道241内部的水压增大,使得清洗效果更好;当管道241内的水沿着管道241流动时,水流推动扇叶253转动,同时,扇叶253转动带动固接在转动杆252另一端的转轮254转动,以此将喷流出的水柱进行溅洒,使得清洗范围增大;当管道241内的水流经过锥形嘴242时,进一步增大水压,使得压力较大的水流从喷水口243喷出;清洁后的污水因重力作用下落至塔体1底部的圆形排水器14上,在圆锥形凸块141的作用下,使得污水导向流入环形槽142内,进一步通过出水口143和排水孔15排出至塔体1外部;圆形排水器14起到引导污水排出塔体1外部的作用;当阴雨天时,雨水滴落至遮雨棚161上,防止雨水滴落至塔体1内部,提高了塔体1的整体使用效果。
29.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