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容器混匀装置、清洗测量装置及体外诊断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5040发布日期:2021-11-06 04:0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反应容器混匀装置、清洗测量装置及体外诊断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容器混匀装置、清洗测量装置及体外诊断分析仪。


背景技术:

2.样本分析仪器中,常常需要混匀装置实现各个操作位反应杯的混匀,现有的样本试剂的混匀多为接触式混匀,如搅拌棒方式,接触式混匀方式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的风险,或者设立独立的混匀机构,在混匀机构混匀后在通过机械手转移到下一个操作位上,额外的混匀机构会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紧凑和震荡效果好的反应容器混匀装置,适用于各种体外诊断仪器中安置于卡槽内的反应容器的混匀。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容器混匀装置,包括:
5.偏心轮;
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
7.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与待安装所述混匀装置的底板形限位框;
8.震荡座,所述震荡座一端具有容纳所述偏心轮的中心孔;所述震荡座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框,具有卡槽,反应容器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偏心轮在所述中心孔内转动可带动所述震荡座在所述限位框内往复运动,当所述震荡座往复运动时,所述卡槽两侧侧壁能够撞击所述反应容器。
9.进一步地,所述混匀装置还包括光耦片和检测光耦,所述检测光耦连接于所述震荡座具有中心孔的端壁上,所述的检测光耦根据所述光耦片是否复位至所述检测光耦处,以检测所述震荡座是否撞击所述反应容器。
10.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为反应杯。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洗测量装置,包括上述反应器混匀装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洗清洗测量装置包括:
13.转运盘,用于将反应杯转运至相应的操作位置,所述操作位置分布于所述转运盘的周向;
14.所述反应容器混匀装置,用于向所述操作位置中反应杯进行混匀;所述操作位置的反应杯下部插入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15.所述反应容器混匀装置适用于任何操作位上反应杯的混匀。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上述混匀装置或上述清洗测量装置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容器混匀装置结构巧妙,紧凑,震荡效果好,适用于各种体外诊断仪器中安置于卡槽内的反应容器的混匀。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混匀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混匀机构剖视图;
21.图3位混匀机构仰视图;
22.图4为清洗测量装置反应杯取放口完全遮蔽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清洗测量装置反应杯取放口完全敞开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清洗测量装置剖视图;
25.图7为遮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1‑
底板;2

外壳体;3

转运盘;4

检测机构;5

反应杯取放位口;6

遮光装置; 7

注液机构;8

排液机构;9

混匀装置;10

反应杯;11

加酸机构;12

加碱机构;101

升降电机;102

丝杆;103

升降板;104

导向机构;201

底座;202

顶盖;203

驱动电机;204

滚动轴承;61

遮光片;62

驱动单元;63

码盘;64

检测光耦一;901

偏心轮;902

驱动机构;903

安装壳;904

震荡座;905

安装孔;906

卡槽;907

光耦片;908

检测光耦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8]
请参阅图1

3,一种反应容器混匀装置9包括:偏心轮901、驱动机构902、安装壳903和震荡座904。
[0029]
驱动机构902的作用是驱动所述偏心轮901转动,具体结构可以不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902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与偏心轮901相连。
[0030]
安装壳903由上、下壳组成,形成有限位框,具体结构不限,主要作用是实现对震荡座的限位,只要能够实现对震荡座进行上、下、前、后限位即可,同时便于混匀机构的安装。
[0031]
震荡座904一端具有容纳所述偏心轮901的安装孔905;震荡座904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框,具有卡槽906,反应容器下部插入卡槽906内,并与卡槽906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偏心轮901在安装孔905内转动可带动震荡座904在限位框906内往复运动,当震荡座904往复运动时,卡槽906两侧侧壁能够撞击反应容器。上述反应容器的具体形状不限,可以为试管或反应杯。
[003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震荡座904穿过限位框,具有安装孔905的一端位于安装壳906内,具有卡槽906的另一端伸出安装壳903外,震荡座中间段的外形尺寸与限位框的尺寸相同,对震荡座904进行上、下、前、后限位,只允许震荡座904进行左右往复运动。
[0033]
进一步地,为了更稳定实现震荡座904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905设置于震荡座904端部的中心,安装孔905的形状为腰形,腰形安装孔的宽度与偏心轮901直径的长
度相同,卡槽的宽度不大于2倍偏心轮旋转点到中心点的距离。
[0034]
工作时,当偏心轮901带动震荡座904在限位框906内向右运动时,卡槽906左侧壁能够撞击反应杯,当偏心轮带动所述震荡座904在限位框906内向左运动时,卡槽906右侧壁能够撞击反应杯,从而使反应杯内液体形成紊流,进行促进反应杯内液体的反应。
[0035]
上述反应容器混匀装置还包括光耦片907和检测光耦二908,检测光耦二908连接于震荡座904具有安装孔的端壁上,检测光耦二908根据光耦片907是否复位至检测光耦二908处,以检测所述震荡座904是否撞击所述反应杯。
[0036]
实施例2
[0037]
一种清洗测量装置,如图4

7所示,包括磁珠清洗分离装置,所述磁珠清洗分离装置为现有的结构,包括底板1、外壳体2;转运盘3、磁性件,注液机构7和排液机构8;
[0038]
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体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底座201和盖于底座上的顶盖202,底座上部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转运盘3设置于底座201中空腔体内,转轴一端穿过底座与齿轮盘203相连,该齿轮盘203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另一端穿过底座201与转运盘3相连,转轴与底座201通过滚动轴承204相连,转运盘上具有多个反应杯放置孔;电机转动时,底座固定不动,电机转动带动转运盘3将反应杯转运至相应的操作位置。
[0039]
转运盘3的作用将反应杯转运至相应的操作位置,操作位置分布于所述转运盘的周向,至少包括反应杯取放位和清洗位;清洗位包括注液位和排液位。
[0040]
磁性件,布置在所述转运盘3的转运路径的侧面;具体磁性件根据清洗效果布置于转运盘的转运路径的内侧或外侧,以实现反应杯磁珠在相应操作位置上分别聚集到磁性件的一侧,以实现反应杯转运过程中对磁珠的充分打散和有效清洗。
[0041]
注液机构7,对应设置于所述注液位处,用于向所述注液位处反应杯内注入清洗液。
[0042]
排液机构8,对应设置于所述排液位处,用于排走所述排液位处反应杯内的液体。
[0043]
具体的,所述清洗位包括三个注液位和三个个排液位,三个注液位和三个个排液位于反应杯取放位与加酸位之间并沿着转运盘周向交替分布,注液机构7包括三个注液针,三个所述注液针分别与三个所述注液位对应设置,排液机构8包括三个排液针,三个排液针分别与所述排液位置对应设置。
[0044]
注液机构7固定于顶盖注液位处,排液机构8由升降机构带动垂直升降以排走排液位处反应杯内的液体;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运盘上方,包括升降电机101、丝杆102和升降板103,所述的排液针均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上,丝杆102上端与升降电机101相连,升降电机101带动丝杆102转动,进而实现打液针的垂直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10还包括对称设置两导向机构104,从而更稳定地实现升降板的升降,所述导向机构10包括导向轴和导向轴套,导向轴下部与顶盖相固定,上部通过导向轴套与升降板固定。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将磁珠清洗分离和测量合为一体,具体还包括加酸机构11、加碱机构12、检测机构4和上述反应器混匀装置9。
[0046]
加酸机构11,对应设置于所述加酸位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向加酸位反应杯中注入酸性激发液即可,加酸机构11固定于所述顶盖加酸位处。
[0047]
加碱机构12,对应设置于所述加碱位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向加碱位反应杯
中注入碱性激发液即可,加碱机构12固定于所述顶盖加碱位处。
[0048]
检测机构4,对应设置于测光位处,可以为现有的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测光位中反应杯的发光强度进行检测,所述外壳体2顶壁对应所述反应杯取放位位置处还设置有反应杯取放位口5;所述外壳体侧壁上开设有测光通孔,所述检测机构4安装于所述测光通孔处并通过所述测光通孔对所述测光位中反应杯的发光强度进行检测。
[0049]
上述反应器混匀装置9,对应设置于加酸位处,用于对所述加酸位中反应杯的进行混匀,具体地,所述加酸位的反应杯10下部插入所述卡槽906内,并与所述卡槽906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0050]
工作过程:所述反应杯10由反应杯取放口5放置在转运盘3反应杯取放位内,随着转运盘3转动至注液位,打液针向反应杯内注入清洗液,实现反应杯的清洗;反应杯10继续随着转运盘3转动至排液位,排液针垂直向下运动插入反应杯内,将反应杯内的液体吸走;一次打液和吸液为一次清洗;重复打液和吸液三次实现三次清洗;三次清洗后,反应杯随着转运盘3转动加酸位,向反应杯内注入酸性激发液,此时反应器混匀机构将聚集在反应杯一侧的磁珠打散,使其与酸性激发液充分接触反应,反应杯随着转运盘3转动至加碱位,然后向反应杯内注入碱性激发液,检测机构开始测光。
[0051]
为了测量更准确,形成完全封闭的整体,最大限度的避免外界光进入测光位,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度。
[005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量装置,还包括:
[0053]
遮光装置6,对应设置于反应杯取放位口处,能够完全遮蔽或敞开所述反应杯取放口,所述反应杯取放位口5位于外壳体2顶壁对应所述反应杯取放位位置处。
[0054]
具体地,所述遮光装置6包括:遮光片61、驱动单元62、码盘63和检测光耦一64。
[0055]
所述遮光片61转动以完全遮蔽或敞开所述反应杯取放口;遮光片61具体形状没有限制,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或扇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遮光片的形状为扇形。
[0056]
所述驱动单元62驱动所述遮光片61转动,所述的驱动单元62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驱动所述遮光片61正反转即可,可以为现有的步进电机。
[0057]
所述码盘63由所述驱动单元62驱动,与所述遮光片61同步转动,所述码盘外缘上设置有缺口65;所述码盘63和遮光片61均固定于步进电机转轴上。
[0058]
所述检测光耦一64设置于所述码盘63外缘,所述检测光耦一64根据所述码盘是否复位至所述检测光耦一处,以检测所述码盘63转动角度,也就是检测步进电机转动角度,所述检测光耦一64被所述缺口65一侧挡边遮挡时,表示码盘成功复位,当所述检测光耦被所述缺口一侧挡边遮挡时,所述遮光片可以为完全遮蔽或敞开所述反应杯取放口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光耦一64被所述缺口65一侧挡边遮挡时,表示码盘成功复位,此时所述遮光片61完全敞开所述反应杯取放口5;当需要测量时,为了形成完全封闭的测量环境,步进电机转动预设角度,所述遮光片61完全遮蔽所述反应杯取放口5,测量结束后,步进电机反转同样角度,所述遮光片61完全打开所述反应杯取放口5。
[0059]
实施例3
[0060]
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上述测量清洗装置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