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01843发布日期:2021-06-04 1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所述混合气体具有至少两种气体,所述至少两种气体相变为固体的温度不相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级分离:将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至第一温度,使混合气体中的第一气体在第一温度下冷凝为第一固体,然后收集第一固体;s2、二级分离:将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至第二温度,使混合气体中的第二气体在第二温度下冷凝为第二固体,然后收集第二固体;其中,第一温度大于第二温度,第二气体在第一温度下呈气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还具有固体颗粒杂质,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0、初级分离:将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至初级温度,然后收集固体颗粒杂质;并且/或者,所述混合气体还具有第三气体,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3、三级分离:将混合气体的温度冷却至第三温度,使混合气体中的第三气体在第三温度下冷凝为液体,然后收集液体;其中,初级温度>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第一气体在初级温度下呈气态,第三气体在第二温度下呈气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温度、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按照至少50℃的梯度依次降低;并且/或者,混合气体由至少两种不同金属的金属氧化物与氯气在950~1350℃下反应生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气体由粉煤灰与氯气反应生成,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o、fe2o3、cao、tio2中的任意几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温度为450~550℃;第一温度为250~280℃,第一固体主要由氯化铁构成;第二温度为120~140℃,第二固体主要由氯化铝构成;第三温度为0~30℃,液体主要由氯化硅或氯化钛构成。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分离采用初级换热结构(210)对混合气体进行降温,采用初级过滤结构(310)进行气固分离;一级分离采用一级换热除尘结构(401)对混合气体进行降温和收集部分第一固体,采用一级过滤结构(320)收集其余第一固体;二级分离采用二级换热除尘结构(402)对混合气体进行降温和收集部分第二固体,采用二级过滤结构(330)收集其余第二固体;三级分离采用三级换热结构(220)对混合气体进行降温和收集液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过滤结构(310)、一级过滤结构(320)和二级过滤结构(330)中至少初级过滤结构(310)和一级过滤结构(320)采用金属材质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优选为金属纤维毡、烧结金属多孔薄膜、金属网、陶瓷膜或陶瓷纤维;过滤介质的孔径为1~100μm,优选为5~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30μm。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换热结构(210)和三级
换热结构(220)的换热介质为水;一级换热除尘结构(401)和二级换热除尘结构(402)的换热介质为空气,优选为空气和水。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换热除尘结构(401)和/或二级换热除尘结构(402)具有:流动通道(410),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第一挡板(420),第一挡板(420)与流动通道(410)的底部和侧部连接,在第一挡板(420)与流动通道(410)的顶部之间留有供混合气体流动的间隙;第二挡板(430),第二挡板(430)与流动通道(410)的顶部和侧部连接,在第二挡板(430)与流动通道(410)的底部之间留有供混合气体流动的间隙;固体收集机构(440),固体收集机构(440)设于流动通道(410)的下方并与流动通道(410)连通;固体收集机构(440)具有依次排列的灰斗(441),每个灰斗(441)的上端与流动通道(410)和第一挡板(420)的底部连接;其中,第一挡板(420)和第二挡板(430)在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间隔排列,从进气端进入流动通道(410)的混合气体经多次折流运动后从出气端排出,多次折流运动的过程中混合气体中的部分固体落入灰斗(441)。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气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过滤结构(320)与一级换热除尘结构(401)的输出端共用一个灰斗(441);并且/或者,二级过滤结构(330)与二级换热除尘结构(402)的输出端共用一个灰斗(44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