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0519发布日期:2021-11-22 17:1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体化预制泵站有害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加压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这些有害气体长期停留在在泵站内,会导致泵张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不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因此,需要对泵站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及时处理,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目前,现有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都是在筒盖上安装通风管,如图1所示,泵站内部气体都是通过气体自行从泵站内经通风管散发出泵站外部。而当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在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时,泵站排出的气体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保且泵站内部的有害气体的排放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6.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包括气体处理设备以及分别连接在气体处理设备进气端、出气端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延伸入一体化预制泵站,进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与所述进气管道之间安装有轴流风机。
7.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安装有电离极和收集极,所述电离极和收集极的一侧均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安装有紫外灯管。
8.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由至少两块挡风板上下交错排列形成,所述紫外灯管设置在所述挡风板的一侧。
9.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道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前置过滤器。
10.作为优选,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插管和滤芯,气体通过所述滤芯过滤后进入所述插管,从所述插管的出气端排出。
11.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堵块和连接在堵块下端的滤管,所述滤管包括内过滤筒层,所述内过滤筒层外壁覆盖有活性炭过滤棉层,所述活性炭过滤棉层的外侧设有外过滤筒层。
12.作为优选,所述插管包括内筒腔,外管壳以及气流汇集腔,所述内筒腔与所述滤芯相适配,所述气流汇集腔设置在所述外管壳与所述内筒腔之间,所述内筒腔的内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气流汇集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内筒腔连通,所述内筒腔的一端设有出气孔。
13.作为优选,所述插管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管螺纹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上。
14.作为优选,所述风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吸气口。
15.作为优选,所述电离极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设有多孔氧化铝模板。
16.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有害气体处理效果好,可以通过轴流风机将一体化预制泵站内的有害气体抽出,再通过气体处理设备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出,减少一体化预制泵站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还可以降低一体化预制泵站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气体处理设备原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前置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的前置过滤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2

图5所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包括气体处理设备1以及分别连接在气体处理设备1进气端、出气端的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7,所述进气管道2的一端延伸入一体化预制泵站3,进气管道2的末端连接有风管4,所述风管4与所述进气管道2之间安装有轴流风机5。所述风管4上设有两个吸气口41,泵站内的气体可以在轴流风机5的作用下通过吸气口41进入风管4,再通过所述风管4、进气管道2进入气体处理设备1进行气体净化处理后通过出气管道7排出。
25.在实施例中,所述风管4设有两段,两段所述风管4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其中一段所述风管4的末端连接弯头,另一段所述风管4通过所述轴流风机5连接所述进气管道2,所述三通管件和弯头构成本技术的吸气口41。
26.所述进气管道2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前置过滤器6。所述前置过滤器6包括插管61和滤芯62,所述插管61包括内筒腔611,外管壳612以及气流汇集腔613,所述内筒腔611与所述滤芯62相适配,所述气流汇集腔613设置在所述外管壳612与所述内筒腔611之间,所述内筒腔611的内壁上设有通气孔614,所述气流汇集腔613通过所述通气孔614与所述内筒腔611连通,所述内筒腔611的一端设有出气孔615。所述滤芯62用于插设在所述内筒腔611,所述滤芯62包括堵块621和连接在堵块621下端的滤管622,所述堵块621封堵在所述滤管622的
管腔一侧,所述滤管622包括内过滤筒层6221,所述内过滤筒层6221为管状结构,所述内过滤筒层6221外壁覆盖有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所述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的外侧设有外过滤筒层6223。所述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采用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含碳量在35%

50%左右,可处理含有甲苯、二甲苯、苯等苯类、酚类、酯类、醇类、醛类等有机气体及恶臭气体和含有微量重金属的低浓度、大风量的各类气体。气体到达所述前置过滤器6时,气体会先进入所述滤管622的管腔,由于堵块621封堵在所述滤芯61的一端,因此,气体仅能通过所述内过滤筒层6221、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以及外过滤筒层6223初步过滤后,从所述通气孔614进入气流汇集腔613,再从所述出气孔615排出。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管6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管61螺纹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管61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2上,进入所述近期管道2的气体先通过前置过滤器6进行初步过滤后再进入所述气体处理设备1.
28.更详细的,所述内过滤筒层6221、外过滤筒层6223均布有透气孔,孔隙率在40%

75%,所述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卡接在所述内过滤筒层6221、外过滤筒层6223之间,活性炭过滤棉层6222的孔隙率高达97%。
29.所述气体处理设备1包括机壳11,所述机壳11安装有电离极12和收集极15,所述电离极12和收集极15的一侧均设有风道13,所述风道13内安装有紫外灯管14。所述风道13分别设置在所述气体处理设备1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风道13均有4块挡风板131上下交错排列形成,所述紫外灯管14设置在所述挡风板131的一侧。所述挡风板131的设置,延长气体的流通路径,使所述紫外灯管14可以彻底对气流中的细菌进行杀菌处理,净化处理效果更好。
30.而且,所述挡风板131的设置,可以控制气体经过所述电离极12和收集极15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离极1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电离极12上下分布,所述电离极12包括正极板121和负极板122,所述正极板121、负极板122之间设有多孔氧化铝模板123。所述正极板121与所述负极板122连接电源,当所述正极板121与所述负极板122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利用这些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可以有效除去硫化氢、二硫化碳等有害物质。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极15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收集极15上下排列,所述收集极15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与电源连接形成完整的电子回路,气流中的微粒经过所述电离极12会使带电荷,在经过收集极15时,借助库仑力的作用,可以将气流中的微粒捕集在收集极15上。经过收集极15除去气体中的微粒,经过电离极13和收集极15处理后的气流经过气体处理设备1出风端的所述风道13,气体处理设备1出风端的挡风板131可以阻隔固态杂质进入出气管道7,确保排到所述出气管道7的气体洁净。
32.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复合式有害气体处理设备集活性炭吸附、等离子处理、紫外线处理于一体,对有害气体处理效果好,可以通过轴流风机将一体化预制泵站内的有害气体抽出,再通过气体处理设备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出,减少一体化预制泵站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还可以降低一体化预制泵站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