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6078发布日期:2022-01-15 04:0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脱硫过程中,吸收剂对有害气体利用率普遍较低,这样造成大量吸收剂的浪费,并且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产生大量的危险废物,给环境带来更大压力。例如在半干法脱硫时,吸收剂(即脱硫剂)利用率低是目前运行设备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脱硫剂利用率是指与so2发生反应得到有效利用的脱硫剂占所有脱硫剂的质量百分比。同样是达到90%以上的脱硫效率,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钙硫比在1.01-1.05即可,而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钙硫比一般要设计在 1.2-1.5,当钙硫比达到1.5,而脱硫效率为90%时,就意味着有40%的脱硫剂不能被有效利用,吸收剂的浪费问题非常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以至少部分解决吸收剂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包括:
5.至少两级均布流动槽,各所述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多于其进料口,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个数与其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个数相等;
6.位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与吸收塔内部相连通;
7.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至少为四个。
8.进一步地,除位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外,其他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与其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9.除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外,其他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与其下一级均布流动槽进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
11.初级均布流动槽,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初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
12.次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3.末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
15.初级均布流动槽,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初
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
16.次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7.三级均布流动槽,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三级槽体、三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三级出料口;各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的三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8.末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三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三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19.进一步地,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
20.初级均布流动槽,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初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
21.次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22.三级均布流动槽,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三级槽体、三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三级出料口;各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的三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23.四级均布流动槽,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三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四级槽体、四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四级出料口;各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的四级进料口与各所述三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24.末级均布流动槽,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与所述四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四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25.进一步地,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通过可拆卸法兰安装于所述吸收塔的内壁。
26.进一步地,各所述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为平滑结构。
27.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各级均布流动槽电连接,并控制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开启数量。
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级均布流动槽,各所述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多于其进料口,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个数与其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个数相等;位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与吸收塔内部相连通;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至少为四个。
29.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投放点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末级的均匀流动槽,然后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上的进料口添加物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在首级的均布流动槽内落下,分别经过首级的均布流动槽上的各个出口,进入下一级均匀流动槽的进料口;以此类推,最终从末级的均匀流动槽的出料口流出并与烟气混合。这样,通过该种结构可以使得物料的最终出口数量较多,增加了吸收剂的投放点,提高了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解决了吸收剂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中初级均布流动槽和次级均布流动槽的局部俯视图;
32.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视图;
33.图3为图1所示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中次级均布流动槽和三级均布流动槽的局部俯视图;
34.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视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截面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截面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末级均布流动槽的截面图。
38.附图标记如下:
39.1-初级均布流动槽2-次级均布流动槽3-三级均布流动槽
40.4-四级均布流动槽5-末级均布流动槽6-初级进料口7-末级出料口
41.8-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级均布流动槽,各所述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多于其进料口,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个数与其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个数相等;其中,位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与吸收塔8内部相连通;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至少为四个或四的倍数个。
44.由于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多于其进料口,而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布置数量与上一级的出料口数量相等,可见,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多于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例如每个均布流动槽均具有1个进料口和2个出料口,则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是上一级均布流动槽数量的2倍,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至少能保证是4个。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不局限于为2个,也可以设置3个或 4个等,此时,同一均布流动槽下游的下一级均布流动槽的数量则更多,其能够提供的最终出料口也就更多。
46.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投放点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末级的均匀流动槽,然后从首级
的均布流动槽上的进料口添加物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在首级的均布流动槽内落下,分别经过首级的均布流动槽上的各个出口,进入下一级均匀流动槽的进料口;以此类推,最终从末级的均匀流动槽的出料口流出并与烟气混合。这样,通过该种结构可以使得物料的最终出口数量较多,增加了吸收剂的投放点,提高了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解决了吸收剂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4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一级的出料口可以多于或少于下一级的均布流动槽数量,在某些使用场合下,使得一些出料口或者均布流动槽处于闲置状态,当使用需求变化时,增加或减少下一级的均布流动槽即可。一般地,除位于首级的均布流动槽外,其他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与其上一级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除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外,其他均布流动槽的出料口均与其下一级均布流动槽进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4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需求,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均布流动槽层级,在一种实施例中,均布流动槽可以设置三级,若各级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均为1 个,出料口均为2个,此时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数量为4个,进入吸收塔8内部的出料口为8个。这些出料口可以全部开启也可以部分开启。也就是说,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均布流动槽1、次级均布流动槽2和末级均布流动槽5,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1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6和至少两个初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6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 7;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4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均布流动槽可以设置四级,若各级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均为1个,出料口均为2个,此时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数量为8 个,进入吸收塔8内部的出料口为16个。这些出料口可以全部开启也可以部分开启。也就是说,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均布流动槽1、次级均布流动槽2、三级均布流动槽3和末级均布流动槽5,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1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6和至少两个初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6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其中,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3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 3均包括三级槽体、三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三级出料口;各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 3的三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 的数量与所述三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7;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三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5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7所示,均布流动槽可以设置五级,若各级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均为1个,出料口均为2个,此时末级均布流动槽5 的数量为16个,进入吸收塔8内部的出料口为32个。这些出料口可以全部开启也可以部分开启。也就是说,进一步地,所述均布流动槽包括初级均布流动槽1、次级均布流动槽2、三级均布流动槽3、四级均布流动槽4和末级均布流动槽5。其中,所述初级均布流动槽1包括初级槽体、初级进料口6和至少
两个初级出料口,所述初级进料口6与吸收剂料源相连通;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数量与所述初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均包括次级槽体、次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次级出料口;各所述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次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初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3的数量与所述次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3均包括三级槽体、三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三级出料口;各所述三级均布流动槽3的三级进料口与各所述次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4的数量与所述三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4均包括四级槽体、四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四级出料口;各所述四级均布流动槽4的四级进料口与各所述三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数量与所述四级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均包括末级槽体、末级进料口和至少两个末级出料口7;各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末级进料口与各所述四级出料口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51.以该优选实施例为例,简述该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从初级均布流动槽1上的初级进料口6添加物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在初级均布流动槽1内落下,分别进入初级均布流动槽1的2个次级出料口;然后再进入分别与初级出料口连通的两个次级均布流动槽2上的次级进料口,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在两个次级均布流动槽2内落下,并分别进入每个次级均布流动槽2的2 个次级出料口(即共进入4个次级出料口);而后再进入分别与次级出料口连通的4个三级均布流动槽3上的三级进料口,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在4个次级均布流动槽2内落下,并分别进入每个三级均布流动槽3的2个三级出料口(即共进入8个三级出料口);此后进入分别与三级出料口连通的8个四级均布流动槽 4上的四级进料口,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在8个四级均布流动槽4内落下,并分别进入每个四级均布流动槽4的2个次级出料口(即共进入16个四级出料口);然后进入分别与四级出料口连通的16个末级均布流动槽5上的末级进料口,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在16个末级均布流动槽5内落下,并分别进入每个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2个末级出料口7(即共进入32个次级出料口);最终从末级均布流动槽5上的末级出料口7流出与烟气混合。由于末级出料口7数量多,增加了吸收剂的投放点,提高了吸收剂与烟气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
52.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末级均布流动槽5通过可拆卸法兰安装于所述吸收塔8的内壁,以提高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安装可靠性和便利性。
53.各所述均布流动槽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为平滑结构,以避免物料发生卡滞,提高物料流动的顺畅性。
54.进一步地,由于不同的工况条件对吸收剂的输出要求不同,为了提高通用性,该脱硫吸收剂输送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各级均布流动槽电连接,并控制位于末级的均布流动槽的开启数量。可以在初级均布流动槽1、次级均布流动槽2、三级均布流动槽3、四级均布流动槽4和末级均布流动槽5的下端分别该控制器。
55.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
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56.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57.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