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4770发布日期:2022-03-19 23:1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过滤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空气过滤装置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其对于生活、医疗、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空气过滤设备均使用平板过滤纸,空气通过过滤纸后,将灰尘细菌等杂质与纯净空气相分离。
3.然后平板过滤纸的过滤面积较小,在较小的过风面积情况下,为了提高空气过滤的效果,一般采用增厚增密过滤纸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致使风阻变大,出风量减少,空气净化效率降低,净化速度减慢。
4.另一方面,健康空调的发展历史已经从第一代的光触媒、冷触媒,第二代的除尘、除垢,发展到第三代以杀菌、除菌为主导的健康空调技术,用来替代原先技术,而成为市场主流,也使得市场上很多健康技术浮出水面,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杀菌、除菌技术中,一般使用多级过滤,在出风段隔绝气流中的微生物、粉尘及其他治病因素;或者在出风管道内添加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前者主要利用物理方法,采用多重过滤网的阻隔,产生阻力,增加能耗,且随着灰尘、颗粒物的增多,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网,无法回收利用,增加环境负担;而后者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时候,室内不能留人,且需要进行通风后,人员方可进入,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人群易聚集的公共场所,一般不选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如何正确使用空调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低成本无污染环保、使用方便的杀菌、除菌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5.因此,开发一种空气净化效率高且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尤其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
7.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被抑菌过滤组件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和出气腔室,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9.所述抑菌过滤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
10.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锯齿状或连续凹凸状布置。
1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呈锯齿状或连续凹凸状布置的抑菌
过滤组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显著地提高了空气的过滤效率及抑菌效果。
12.优选地,所述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1-2个进气口,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 1-2个出气口。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气腔室内壁上设置有1-2个紫外灯和外罩。
14.所述出气腔室内壁上设置的紫外灯能够进一步地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紫外杀菌,提高抑菌效果。
15.优选地,所述抑菌滤膜包括滤膜和设置于所述滤膜两侧或远离活性炭吸附层一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
16.优选地,所述抑菌滤膜包括滤膜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滤膜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和纳米银层。
17.所述纳米氧化锌层和纳米银层在抑菌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膜包括聚丙烯滤膜层、聚酯滤膜层、尼龙滤膜层、聚氯乙烯滤膜层、聚四氟乙烯滤膜层或玻璃纤维滤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9.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聚丙烯滤膜层和聚酯滤膜层的组合、尼龙滤膜层和聚氯乙烯滤膜层的组合、聚四氟乙烯滤膜层和玻璃纤维滤膜层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方式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21.优选地,所述抑菌滤膜的厚度为0.1-0.5mm,例如0.1mm、0.15mm、0.2mm、 0.25mm、0.3mm、0.35mm、0.4mm、0.45mm或0.5mm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厚度为0.5-1.5mm,例如0.5mm、0.6mm、0.7mm、0.8mm、0.9mm、1.0 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等,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2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呈锯齿状或连续凹凸状布置的抑菌过滤组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显著地提高了空气的过滤效率及抑菌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1中空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抑菌过滤组件,2
‑ꢀ
进气腔室,21-进气口,3-出气腔室,31-出气口,11-第一网状支架,12-抑菌滤膜,121-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2-纳米氧化锌层,13-活性炭吸附层,14-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5-第二网状支架;
26.图2是实施例2中空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抑菌过滤组件,2
‑ꢀ
进气腔室,21-进气口,3-出气腔室,31-出气口,11-第一网状支架,12-抑菌滤膜,121-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2-纳米氧化锌层,13-活性炭吸附层,14-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5-第二网状支架,33-紫外灯,32-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其被抑菌过滤组件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2和出气腔室3,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1个进气口21,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1个出气口31;
30.所述抑菌过滤组件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11、抑菌滤膜12、活性炭吸附层13(厚度0.5mm)、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4(德州华沃,厚度为0.25 mm)、第二网状支架15;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锯齿状布置;
31.所述抑菌滤膜12由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1(德州华沃,厚度为0.25mm) 和设置于所述滤膜远离活性炭吸附层一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122(30
±
10nm,麦克林,厚度为0.1mm)组成。
32.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腔室2,通过抑菌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进入出气腔室3内,之后经出气口31排出。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如图2所示,其被抑菌过滤组件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2和出气腔室3,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21,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出气口31;
35.所述抑菌过滤组件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11、抑菌滤膜12、活性炭吸附层13(厚度0.5mm)、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4(德州华沃,厚度为0.25 mm)、第二网状支架15;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锯齿状布置;
36.所述抑菌滤膜12由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1(德州华沃,厚度为0.25mm) 和设置于所述滤膜远离活性炭吸附层一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122(参照专利 cn107082444b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抗菌剂,然后涂布至滤膜上,干燥即得,厚度为0.1mm)组成;
37.所述出气腔室3内壁上设置有2个紫外灯33和外罩32。
38.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腔室2,通过抑菌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进入出气腔室3内,之后经出气口31排出。
39.实施例3
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其被抑菌过滤组件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2和出气腔室3,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21,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出气口31;
41.所述抑菌过滤组件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11、抑菌滤膜12、活性炭吸附层13(厚度0.5mm)、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4(德州华沃,厚度为0.25 mm)、第二网状支架15;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连续凹凸状布置;
42.所述抑菌滤膜12由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1(德州华沃,厚度为0.25mm) 和设置于所述滤膜远离活性炭吸附层一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122(30
±
10nm,麦克林,厚度为0.1mm)组成。
43.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腔室2,通过抑菌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进入出气腔室3
内,之后经出气口31排出。
44.实施例4
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其被抑菌过滤组件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2和出气腔室3,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21,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出气口31;
46.所述抑菌过滤组件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11、抑菌滤膜12、活性炭吸附层13(厚度0.5mm)、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4(德州华沃,厚度为0.25 mm)、第二网状支架15;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锯齿状布置;
47.所述抑菌滤膜12由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1(德州华沃,厚度为0.25mm) 和设置于所述滤膜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122(参照专利cn107082444b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抗菌剂,然后涂布至滤膜上,干燥即得,厚度为0.1mm) 组成;
48.所述出气腔室3内壁上设置有2个紫外灯和外罩。
49.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腔室2,通过抑菌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进入出气腔室3内,之后经出气口31排出。
50.实施例5
5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其被抑菌过滤组件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2和出气腔室3,其中进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进气口21,出气腔室外壁上设置有2个出气口31;
52.所述抑菌过滤组件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网状支架11、抑菌滤膜12、活性炭吸附层13(厚度0.5mm)、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4(德州华沃,厚度为0.25 mm)、第二网状支架15;且所述第一网状支架、抑菌滤膜、活性炭吸附层、滤膜、第二网状支架均呈锯齿状布置;
53.所述抑菌滤膜12由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21(德州华沃,厚度为0.25mm) 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滤膜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122(30
±
10nm,麦克林,厚度为0.1mm)和纳米银层(赛纳得,20nm,厚度为0.1mm)组成;
54.所述出气腔室3内壁上设置有2个紫外灯和外罩。
55.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腔室2,通过抑菌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进入出气腔室3内,之后经出气口31排出。
56.评价试验:
57.分别对实施例1-5的空气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效率(按照mpps法测试所得)、防霉等级(检测依据为gb/t2423.16-199)、杀菌抑制性能(检测依据为aatcc 100-2004)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58.表1
59.[0060][0061]
由表1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具有优异的过滤效果和抗菌防霉性能。
[0062]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空气过滤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06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4]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