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2.塑料造粒机在塑料回收及再加工行业被广泛的应用,塑料造粒机通过将加热成液态的物料从造粒模头挤出,并对挤出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切刀的旋转对挤出的物料进行切割,使得挤出的物料与造粒模头分离,完成造粒的过程;但是,上述切刀需要贴合在出料模头的出料端,且切刀的材质比造粒模头的材质软,因此在切割过程中,切刀不会在造粒模具上留下划痕,且切刀先于造粒模头出现磨损的情况;在切刀磨损后,需要停机对切刀进行更换,会影响塑料造粒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造粒装置,旨在车刀磨损后减少停机对车刀进行更换的情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造粒装置,安装在挤出机的出料端,包括:
6.造粒模头;
7.切刀,一端与所述造粒模头的出料端抵接;
8.夹持部,具有用于所述切刀穿过的滑道,所述滑道朝向所述造粒模头的出料端;
9.弹性机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切刀连接;
10.驱动机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部转动;
11.其中,所述切刀的外侧壁与所述滑道的内腔周壁接触,在所述弹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切刀的抵接端始终与所述造粒模头的出料端抵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按压板、固定板和弹性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部的外壁连接,所述按压板位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造粒模头的一端;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切刀远离所述造粒模头的一端接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接触;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按压板抵紧所述切刀。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切刀抵接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切刀插接。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的外壁或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按压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的通孔。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滑道连通;所述通槽的一端朝向所述造粒模头。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设有固定组件,所
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按压板、以在换刀时使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换刀空间。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导向杆的侧壁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插孔插接;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插孔插接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按压板靠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抵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造粒装置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造粒模头、所述切刀、所述夹持部、所述弹性机构均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部;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防护罩外部,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防护罩并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防护罩上设有用于造粒模头与挤出机的出料端连接的通孔,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固定罩和移动罩,所述移动罩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罩的一端铰接,所述移动罩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罩的另一端卡接固定;在所述移动罩盖合在所述固定罩后,所述移动罩和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形成用于限制物料运动的限制空间。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固定罩的底部,所述固定罩的内壁设有用于引导物料的斜面,所述斜面的一侧与所述固定罩的内壁连接,另一侧朝向所述出料口。
21.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切刀的外壁与滑道的内腔周壁接触,因此,滑道能够对切刀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对切刀的磨损量进行补偿,使得切刀的一端始终与造粒模头的出料端抵接;在驱动机构驱动夹持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便于切刀对挤出的物料进行裁切。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性机构对切刀的磨损量进行补偿,使切刀始终与造粒模头的出料端抵接,因此,在切刀磨损后,能够减少停机更换切刀的情况,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粒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粒装置的移动罩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粒装置的弹性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粒装置的移动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造粒模头;2、切刀;3、夹持部;31、滑道;32、通槽;4、弹性机构;41、按压板;411、插槽;42、固定板;43、弹性件;44、导向杆;45、固定杆;5、驱动机构;6、移动机构;61、固定架;62、导轨;63、螺杆;64、移动板;65、连接块;66、挡板;7、防护罩;71、出料口;72、固定罩;73、移动罩。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和图2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粒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造粒装置,包括造粒模头1、切刀2、夹持部3、弹性机构4以及驱动机构5;切刀2的一端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夹持部3具有用于切刀2穿过的滑道31,滑道31朝向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弹性机构4的一端与夹持部3连接,另一端与切刀2连接;驱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部3连接、以驱动夹持部3转动;其中,切刀2的外侧壁与滑道31的内腔周壁接触,在弹性机构4的弹力作用下,切刀2的抵接端始终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
31.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切刀2的外壁与滑道31的内腔周壁接触,因此,滑道31能够对切刀2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在弹性机构4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对切刀2的磨损量进行补偿,使得切刀2的一端始终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在驱动机构5驱动夹持部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便于切刀2对挤出的物料进行裁切。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性机构4对切刀2的磨损量进行补偿,使切刀2始终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因此,在切刀2磨损后,能够减少停机更换切刀2的情况,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33.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机构4包括按压板41、固定板42和弹性件43,固定板42与夹持部3的外壁固定连接,按压板41位于滑道31远离造粒模头1的一端;按压板41与切刀2远离造粒模头1的一端接触;弹性件43的一端与按压板41固定,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固定板42接触;在弹性件43的弹力作用下,按压板41抵紧切刀2;固定板42为两个,两个固定板42关于夹持部3的轴线对称分布;弹性件43包括弹簧,弹簧也为两个,两个弹簧与两个固定板42一一对应;弹簧的一端与按压板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42固定连接;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按压板41抵紧切刀2,进而对切刀2的磨损量进行补偿,从而使切刀2的抵接端始终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因此,便于切刀2对从造粒模头1挤出的物料进行切割。
34.如图3和图4所示,按压板41与切刀2抵接的一侧设有插槽411,插槽411与切刀2插接;按压板41上的插槽411能够对切刀2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按压板41跟随夹持部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按压板41与切刀2分离的情况,因此,能够使按压板41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始终与切刀2的端部抵接,便于对切刀2提供抵紧力,使得切刀2始终抵紧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
35.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机构4还包括导向杆44,导向杆44的一端与夹持部3的外壁固定连接,按压板41上设有用于与导向杆44滑动连接的通孔;按压板41通过通孔与导向杆44滑动连接,因此在按压板41向夹持部3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导向杆44能够对按压板41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避免按压板41出现歪斜的情况,因此便于按压板41抵紧切刀2。
36.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杆44的一端也可以与固定板42固定连接。
37.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部3上设有通槽32,通槽32与滑道31连通;通槽32的一端朝向造粒模头1;在对切刀2进行更换时,通过夹持部3上的通槽32,能够将滑道31中的切刀2从滑道31远离造粒模头1的一端滑出,因此,便于对切刀2进行更换。
38.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夹持部3与造粒模头1的相对滑动,使得夹持部3与造粒模头1之间形成用于拆卸切刀2的空间,通过夹持部3上的通槽32,能够将切刀2从滑道31靠近造粒模头1的一端滑出。
39.如图1和图5所示,造粒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架61、导轨62、螺杆63和移动板64;导轨6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61上,另一端固定设有挡板66;移动板64的
底部设有用于与导轨62滑动连接的通孔;移动板64的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块65,螺杆63的一端与连接块65转动连接,且螺杆63与连接块65的位置相对固定;挡板66上设有螺纹孔,螺杆63与挡板66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杆63,能够使螺杆63沿其自身轴线方向滑动,因此能够带动移动板64在导轨62上滑动,从而带动夹持部3向远离造粒模头的方向滑动;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设在移动板64上,在移动板64移动后,能够带动驱动电机移动,因此能够带动夹持部3向远离造粒模头1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持部3与造粒模头1之间形成用于拆卸切刀2的空间;固定架61的一端固定在挤出机的出料端,固定架61上设有用于造粒模头1与挤出机的出料端连接的避让孔。
40.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杆44远离夹持部3的一端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按压板41、以在换刀时使按压板41与夹持部3之间形成换刀空间;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45,导向杆44的侧壁设有插孔,插孔位于导向杆44远离夹持部3的一端;固定杆45与插孔插接;在固定杆45与插孔插接后,固定杆45与按压板41靠近夹持部3的一侧抵接;在切刀2磨损较为严重,且需要更换切刀2时,将按压板41滑动至导向杆44远离夹持部3的一端,并使插孔位于按压板41靠近夹持部3的一侧,因此在固定杆45与插孔插接后,能够使固定杆45与按压板41靠近夹持部3的一侧抵接,使得按压板41与夹持部3之间形成换刀空间,能够通过夹持部3上的通槽32将滑道31内的切刀2从滑道31滑出至换刀空间,并能够将新的切刀2从换刀空间放入到滑道31内;通过将固定杆45从插孔中移除,能够使按压板41与新的切刀2抵接,并使切刀2的一端与造粒模头1的出料端抵接,从而完成换刀操作。
41.如图1和图2所示,造粒装置还包括防护罩7,造粒模头1、切刀2、夹持部3、弹性机构4均位于防护罩7内部;驱动机构5位于防护罩7外部,驱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防护罩7并与夹持部3连接;防护罩7上设有用于造粒模头1与挤出机的出料端连接的通孔,防护罩7的底部具有出料口71;防护罩7能够对切下来的物料进行阻挡,防止切下来的物料飞溅到其他的位置,减少安全隐患;切下来的物料从出料口71中出料,因此便于对颗粒物料进行收集。
42.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罩7包括固定罩72和移动罩73,移动罩73的一端与固定罩72的一端铰接,移动罩73的另一端与固定罩72的另一端卡接固定;在移动罩73盖合在固定罩72后,移动罩73和固定罩72的内部形成用于限制物料运动的限制空间;在需要对切刀2进行更换时,通过将移动罩73绕铰接位置转动,能够将固定罩72打开,并将固定罩72内的切刀2露出,因此,便于对固定罩72内的切刀2进行更换。
43.如图1和图2所示,出料口71位于固定罩72的底部,固定罩72的内壁设有用于引导物料的斜面,斜面的一侧与固定罩72的内壁连接,另一侧朝向出料口71;通过固定罩72内的斜面对切割后的颗粒物料进行引导,便于使切割后的物料从出料口71出料,减少固定罩72内的积料。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