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框式滤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9796发布日期:2022-01-12 07:1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板框式滤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滤油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框式滤油机。


背景技术:

2.加压板框式滤油机是专为电厂、电站、工矿企业的变电所(室)润滑油库、拖拉机站、石油、化工、冶金、国防工业等单位所设计的,用于过滤变压器油、透平油、航空液压油及其它液体油液中的水分和杂质。
3.相关技术中,压力式板框压滤机是由交替排列的滤板、滤框以及滤布构成过滤体,滤框与滤布之间形成滤室,滤板的表面开设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以支撑滤布,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该通道与进油管道相通,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滤液。滤框的通孔中设置有进油口,滤液经进油口进入滤室口,在滤布上形成滤渣,直至充满滤室。滤液穿过滤布并沿滤板的沟槽流至板框边角的出油口,集中进入出油管道后排出,完成过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毛油经过滤体过滤时,一部分毛油会溢出过滤体流至滤箱的底部,同时在清理过滤体时,过滤体内的一部分滤渣会掉落至滤箱底部,致使毛油和滤渣重新混合,该混合毛油内部杂质过多,不利于直接使用,如果排放掉又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助于提高对滤箱内毛油的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板框式滤油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板框式滤油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滤箱、安装在滤箱内的过滤体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将毛油抽取到过滤体内的油泵,所述过滤体与滤箱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滤箱的内壁位于过滤体的下方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向下的一侧与滤箱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油口,所述导流板的底侧与滤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有沉淀室,所述沉淀室内远离进油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沉淀后的毛油抽取出去的抽取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体在过滤毛油的过程中,一部分毛油溢出过滤体,沿导流板流至沉淀室内,并沿沉淀室流向抽取装置,毛油在沉淀过程中,较重的毛油沉淀在下部,较轻的毛油浮在表面,此时抽取装置能将浮在表面的毛油抽取出去,以有利于后续对毛油的利用。该方案中的沉淀室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毛油,以便于回收一部分毛油,提高对毛油的利用率。
9.可选的,所述抽取装置包括溢流盒和连接溢流盒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盒的开口朝上,所述溢流盒安装在滤箱的侧壁且位于沉淀室内,所述溢流盒远离进油口设置,所述溢流管远离溢流盒的一端连接油泵。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沉淀室内毛油上表面的一部分毛油能通过溢流盒的溢流口流至溢流盒内,同时油泵能将溢流至溢流盒内的毛油重新抽吸至过滤体内,以便于
重新对毛油进行过滤,提高对毛油的利用率。
11.可选的,所述溢流盒的溢流口高度高于进油口高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杂质较多的毛油沉淀在溢流盒下方,杂质较少的毛油可以流至溢流盒内,提高对毛油的分层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滤箱的底部设有倾斜朝远离进油口一侧向下设置的斜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置使毛油中的一些较重杂质可以沉淀在斜面处,斜面的设置有利于将毛油中的杂质聚集。
15.可选的,所述斜面远离进油口的一侧连接有废渣排放管,所述废渣排放管上设有控制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室底部处的毛油杂质较多,此时可以通过开启控制阀,利用废渣排放管将沉淀室斜面处的毛油排掉,避免滤箱积累过多毛油。
17.可选的,所述溢流盒的溢流口设有过滤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可以对毛油进行初步过滤,提高毛油的纯净度,该部分毛油抽回过滤体重新过滤时,可以减少过滤体的过滤负担。
19.可选的,所述过滤布的底侧设有过滤网。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对过滤布进行支撑,减少因毛油过重压破过滤布的情况发生。
21.可选的,所述滤箱内固定有两平行的支撑杆,所述过滤体的两侧边设有支耳,所述支耳搭接在支撑杆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使过滤体与滤箱底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导流板,并使沉淀室可以有效对毛油进行沉淀分层。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该方案中的沉淀室能在一定程度上沉淀杂质,过滤毛油,以便于回收一部分毛油,提高对毛油的利用率;
25.2.利用自然沉淀对毛油进行分层过滤,并通过溢流盒对杂质较少的毛油进行回收,提高了毛油的回收利用率;
26.3.利用废渣排风管可以将杂质较多的毛油排放掉,实现对毛油的分层处理。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展示抽取装置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机架;11、滤箱;111、支撑杆;12、过滤体;121、支耳;13、油泵;131、进油管;2、导流板;21、进油口;22、沉淀室;3、抽取装置;31、溢流盒;32、溢流管;33、过滤布;34、过滤网;4、斜面;5、废渣排放管;5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参照图1,滤油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
上的滤箱11,滤箱11的内壁水平安装有两平行的支撑杆111,两支撑杆111之间设有一过滤体12,过滤体12的滤框和滤板侧边安装有支耳121,支耳121搭接在两支撑杆111上,使过滤体12的底部与滤箱11的内侧底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33.其中,机架1上还安装有油泵13,油泵13的一端通过进油管131与过滤体12连接,毛油可通过进油管131泵入过滤体12内,过滤体12对毛油进行过滤。
34.参照图2,滤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流板2,本实施例中,滤箱11的形状设为矩形,导流板2的周侧边与滤箱11相邻的三内壁连接,导流板2倾斜向下的一侧与滤箱11的其中一内壁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有一进油口21,导流板2的底侧与滤箱11的内侧底部之间形成有沉淀室22,沉淀室22内远离进油口21的一侧设有抽取装置3。
35.参照图1和图2,抽取装置3包括溢流盒31,溢流盒31的两侧与滤箱11的内壁固定,溢流盒31的开口朝上设置,溢流盒31位于沉淀室22内且远离进油口21的一侧设置,同时,溢流盒31的溢流口高度高于进油口21的高度。
36.混合有滤渣的毛油通过导流板2进入沉淀室22内,并沿沉淀室22流向溢流盒31,在流动过程中,含有滤渣较多的毛油逐渐沉淀在滤箱11底部,含有滤渣较少的毛油则浮于毛油上表面,最后流入溢流盒31内,实现对毛油的分层过滤,。
37.为了对分层过滤的毛油进行处理,溢流盒31的侧壁连接有溢流管32,溢流管32远离溢流盒31的一端延伸至滤箱11的外侧并与油泵13连接,从而油泵13可以将过滤后的毛油重新抽取至过滤体12内,利用过滤体12对毛油进行重新利用。
38.为了减少滤渣重新被抽回至过滤体12内,溢流盒31的溢流口安装有过滤布33和过滤网34,过滤布33和过滤网34与溢流盒3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网34与过滤布33贴合,过滤网34位于过滤布3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过滤布33选用脱脂棉质纤维纸,该种纤维纸除了有较好的油质过滤渗透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有效对毛油进行过滤,过滤网34则起到加强过滤布33强度的作用。
39.参照图1,此外,滤箱11的底部设有倾斜朝远离进油口21一侧向下设置的斜面4,斜面4的最低端连接有废渣排放管5,废渣排放管5上设有控制阀51。当滤渣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开启控制阀51,将该部分毛油排放到另一装置进行处理,实现对毛油的分类处理。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实施原理为:过滤体12在过滤毛油的过程中,一部分毛油溢出过滤体12,沿导流板2流至沉淀室22内,并沿沉淀室22流向溢流盒31,毛油在沉淀过程中,较重的毛油沉淀在下部,较轻的毛油浮在表面,浮在表面的毛油能溢流进溢流盒31内,此时油泵13通过溢流管32能将流入溢流盒31内的毛油抽取到过滤体12内,过滤体12重新对毛油进行过滤。该方案中,沉淀室22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毛油,以便于回收一部分毛油,提高对毛油的利用率。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