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7769发布日期:2021-12-29 16:5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头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龙头净水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用水、饮水也越来越重视,对水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净水器作为一种能够水质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的设备,尤其是能够固定于水龙头处并在出水时直接对水中的杂质和氯化物进行过滤处理的龙头净水器,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3.现有的龙头净水器中类繁多,但常用的龙头净水器均包括用于水流转换的水路转换单元和用于将原水过滤为净水的过滤单元。将水路转换单元和过滤单元集成为净水器整机时,受空间结构的限制以及安装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对龙头净水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布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而且,经事实证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布置对龙头净水器整机的装配、大小、美观等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现有的龙头净水器的布置形式千差万别,且存在诸多缺陷,现有技术中,由于各部分结构布置不合理,存在杂质易介入各结构之间、结构不紧凑、体积较大、外形不美观等缺陷,给龙头净水器的生产制造及安装、可靠使用等带来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龙头净水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出一种龙头净水器,包括:水路转换器,包括原水进口、原水出口和连接通道;滤筒,包括进水口、分隔台、以及净水出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水路转换器,所述分隔台将所述滤筒分成净水腔和导流腔,所述分隔台上设有连通净水腔与导流腔的缓流孔,所述导流腔连通所述净水出口;滤芯,安装在所述滤筒内,所述分隔台位于所述滤芯的过滤后端;原水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滤芯的过滤前端,所述滤芯净化后的净水进入所述净水腔,并通过所述缓流孔进入所述导流腔,自所述净水出口排出。
7.通过设置分隔台将滤筒内部分隔成净水腔和导流腔,同时分隔台上设有连通净水腔和导流腔的缓流孔,存在于净水腔的净水通过缓流孔进入到导流腔内。缓流孔的设置能够对净水腔内的净水进行缓释作用,使净水平稳的进入到导流腔,也能够使净水和空气分离开来,让更多的净水的进入到导流腔内。导流腔的设置能够在净水从滤筒内流出机体外之前,将净水汇集于一处,保证了流出机体的净水流量。另外,在滤筒内设置分隔台将滤筒分隔成两个区域,在空间有效的情况下合理布局。
8.进一步的,所述滤筒包括滤筒主体和前盖,所述分隔台设置于所述滤筒主体的一端,且所述分隔台朝向所述前盖方向凸起,所述前盖盖合于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分隔台的一端,所述前盖与所述滤筒主体之间形成所述导流腔。
9.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台上设有挡水部,所述缓流孔围绕所述挡水部设置,所述挡水部与所述滤筒主体同心设置,所述挡水部外周形成自下而上水流通量逐渐变化的所述缓
流孔。
10.分隔台朝向前盖的方向凸起,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水会更加倾向于在水平方向的下方进行汇集,则位于水平靠下方的水比位于水平靠上方的水的流量要大,而缓流孔设置呈自下而上水流通量逐渐变化的形式,正好贴合了水在净水腔进入到导流腔的流量配置,保证水流稳定。同时,挡水部的设置对水进行一个阻挡作用,然后将水导入到缓流孔中进入到导流腔,也对水流起到引导汇集的作用。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滤筒主体上设有朝向所述前盖凸起的安装凸台,所述滤芯的安装端插接安装与所述安装凸台内,所述分隔台自所述安装凸台向外凸起,所述安装端与所述分隔台形成所述净水腔。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滤筒主体与所述安装凸台呈圆筒状,所述安装凸台偏心设置于所述滤筒主体的一端,所述滤芯偏心安装于所述滤筒主体内。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滤筒主体上设置所述净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位于距离所述安装凸台最远端的所述滤筒主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前盖上设置所述净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位于所述前盖的最低点。
14.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水会更加倾向于在水平方向的下方进行汇集,这样当水没有充满整个滤筒内部时,滤筒内部的水会大多积聚在滤筒靠下方,将滤芯偏心安装于滤筒主体内,净水出口设置在距离安装凸台最远端的滤筒主体的侧壁上,保证了滤芯整体的使用率及过滤效果,防止出现由于滤芯安装过低,导致只有位于水平方向靠下部分的滤芯得以使用。同时,净水出口设置在滤筒主体的最低点,这样能够保证滤筒内的水全部流出筒外,不会产生积水残留。
15.进一步的,所述滤芯与所述滤筒之间形成有环绕所述滤芯的过水腔,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滤筒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偏心设置于所述滤芯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原水自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过水腔后,环绕所述滤芯的外周径向旋转流动。
16.更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净水器还设有环绕于所述滤芯外周的旋流罩,所述旋流罩在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上遮挡所述进水口,原水进入所述过水腔后,沿所述旋流罩的外周形成环绕所述滤芯的外周的径向旋流。
17.进水口偏心设置于所述滤芯水平中心线的一侧,这样保证水能够从滤筒的底部平稳进入滤筒内并在滤筒内部集聚并实现过滤,防止出现由于进水口设置过高,水进入滤筒内部受到冲击混有气体,阻碍滤筒的过滤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原水在过滤的过程中能够环绕滤芯的外周自下而上旋转流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以及滤芯的充分利用。滤芯的外部设置旋流罩,当滤芯的外部设有旋流罩时,这样在水过滤前能够尽可能充分与滤芯进行接触过滤,进一步保证了滤芯的充分利用。
18.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盖和上盖,所述安装盖包括与水路转换器适配的第一安装位和与所述滤筒适配的第二安装位,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上方,所述水路转换器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第一安装位之间。
1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位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的连接端、以及自所述连接端向远离所述连接端方向延伸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沿所述滤筒的外壁包裹于所述滤筒的外周。
20.通过在安装盖上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水路转换器和滤筒在安装盖上分
别具有各自确切的固定位置,上盖扣合在第一安装位的上方,将水路转换器固定在第一安装位处。第二安装位的连接端和自由端的设置,能够将滤筒的部分区域进行包裹,提高了滤筒在安装盖上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龙头净水器的爆炸图;
22.图2为本技术龙头净水器的剖面图;
23.图3为本技术龙头净水器的整机图;
24.图4为本技术龙头净水器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25.图5为本技术滤筒的剖面图;
26.图6 为本技术滤筒和安装盖一个角度的配合图;
27.图7为本技术滤筒和安装盖另一个角度的配合图;
28.图8为本技术安装盖的结构图;
29.图9 为本技术滤筒主体主体的结构图;
30.图10为本技术水路转换器的结构图;
31.1水路转换器,11连接通道,2滤筒,21进水口,22分隔台,221缓流孔,222 挡水部,23净水出口,24滤筒主体,241夹层内壁,242夹层外壁,25前盖,26安装凸台,28后盖,3净水腔,4导流腔,5滤芯,6过水腔,7旋流罩,8安装盖,81第一安装位,82第二安装位,821 连接端,822自由端,8223 开孔,9上盖,10 夹层腔,a 第一轴线,b 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图1

图10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龙头净水器,包括:水路转换器1,包括原水进口、原水出口和连接通道11,滤筒2,包括进水口21、分隔台22、以及净水出口23,所述进水口21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1连通所述水路转换器1,所述分隔台22将所述滤筒2分成净水腔3和导流腔4,所述分隔台33上设有连通净水腔3与导流腔4的缓流孔221,所述导流腔4连通所述净水出口23;滤芯5,安装在所述滤筒2内,所述分隔台22位于所述滤芯5的过滤后端;原水通过所述进水口21进入所述滤芯5的过滤前端,所述滤芯5净化后的净水进入所述净水腔3,并通过所述缓流孔221进入所述导流腔4,自所述净水出口23排出。
33.通过设置分隔台将滤筒内部分隔成净水腔和导流腔,同时分隔台上设有连通净水腔和导流腔的缓流孔,存在于净水腔的净水通过缓流孔进入到导流腔内。缓流孔的设置能够对净水腔内的净水进行缓释作用,使净水平稳的进入到导流腔,也能够使净水和空气分离开来,让更多的净水的进入到导流腔内。导流腔的设置能够在净水从滤筒内流出机体外之前,将净水汇集于一处,保证了流出机体的净水流量。另外,在滤筒内设置分隔台将滤筒分隔成两个区域,在空间有效的情况下合理布局。
34.其中,水路切换器可以与滤筒一同纵向设置,也可以是水路切换器与滤筒的轴向为不同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路转换器1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轴线a,滤筒2,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轴线b,水路转换器具有竖直设置的轴线,滤筒具有水平设置的轴线,这样在水路转换器和滤筒对接安装后,滤筒呈横卧式设置在水路转换器的一侧,整体龙头净水器呈卧式状,而卧式龙头净水器相较于立式龙头净水器能够使净水出口的位置更高,整机
的高度扁小,占用水龙头下方的接水空间较小,可以给用户留出更充足的接水空间。而且,相对于立式的龙头净水器而言还可以降低滤筒的重心位置,提高了整机与水龙头对接安装后的稳定性。
35.所述滤筒2包括滤筒主体24和前盖25,所述分隔台22设置于所述滤筒主体24的一端,且所述分隔台22朝向所述前盖25方向凸起,所述前盖25盖合于所述滤筒2设置于所述分隔台22的一端,所述前盖25与所述滤筒主体24之间形成所述导流腔4。所述分隔台22上设有挡水部222,所述缓流孔221围绕所述挡水部222设置,所述挡水部222与所述滤筒主体24同心设置,所述挡水部222外周形成自下而上水流通量逐渐变化的所述缓流孔221。
36.由于本技术的滤筒呈横卧式设置在水路转换器的一侧,使得整体龙头净水器呈卧式状,分隔台朝向前盖的方向凸起,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水会更加倾向于在水平方向的下方进行汇集,则位于水平靠下方的水比位于水平靠上方的水的流量要大,而缓流孔设置呈自下而上水流通量逐渐变化的形式,正好贴合了水在净水腔进入到导流腔的流量配置,保证水流稳定。同时,挡水部的设置对水进行一个阻挡作用,然后将水导入到缓流孔中进入到导流腔,也对水流起到引导汇集的作用。
37.所述滤筒主体24上设有朝向所述前盖25凸起的安装凸台26,所述滤芯5的安装端插接安装与所述安装凸台26内,所述分隔台22自所述安装凸台26向外凸起,所述安装端与所述分隔台22形成所述净水腔3。所述滤筒主体24与所述安装凸台26呈圆筒状,所述安装凸台26偏心设置于所述滤筒主体24的一端,所述滤芯5偏心向上安装于所述滤筒主体24内。所述滤筒主体24上设置所述净水出口23,所述净水出口23位于距离所述安装凸台26最远端的所述滤筒主体24的侧壁上;或者,所述前盖上设置所述净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位于所述前盖的最低点。
38.由于本技术的滤筒呈横卧式设置在水路转换器的一侧,使得整体龙头净水器呈卧式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水会更加倾向于在水平方向的下方进行汇集,这样当水没有充满整个滤筒内部时,滤筒内部的水会大多积聚在滤筒水平轴线靠下方,将滤芯偏心向上安装于滤筒主体内,保证了滤芯整体的使用率及过滤效果,防止出现由于滤芯安装过低,导致只有位于水平方向靠下部分的滤芯得以使用。同时,净水出口设置在滤筒主体的最低点,这样能够保证滤筒内的水全部流出筒外,不会产生积水残留。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出口位于前盖的最低点设置。
39.所述滤芯5与所述滤筒2之间形成有环绕所述滤芯5的过水腔6,所述进水口21设置于所述滤筒2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21偏心设置于所述滤芯5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原水自所述进水口21进入所述过水腔6后,环绕所述滤芯5的外周径向流动。所述龙头净水器还设有环绕于所述滤芯外周的旋流罩,所述旋流罩在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上遮挡所述进水口,原水进入所述过水腔后,在所述旋流罩的阻碍下,形成环绕所述滤芯的外周的旋流。
40.进水口设置于滤芯中心线的下方,这样保证水能够从滤筒的底部平稳进入滤筒内并在滤筒内部集聚并实现过滤,防止出现由于进水口设置过高,水进入滤筒内部受到冲击混有气体,阻碍滤筒的过滤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原水在过滤的过程中能够环绕滤芯的外周自下而上旋转流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以及滤芯的充分利用。滤芯的内部或者外部可以设置旋流罩,当滤芯的外部设有旋流罩时,这样在水过滤前能够尽可能充分与滤芯进行接触过滤,进一步保证了滤芯的充分利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旋流罩7设置在滤芯5
的内周,进入滤芯内部的水会在旋流罩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会让存在于滤芯与滤筒之间的水形成环绕滤芯的外周的旋流,可以实现与滤芯的充分接触。
41.还包括安装盖8和上盖9,所述安装盖8包括与所述水路转换器1适配的第一安装位81和与所述滤筒2适配的第二安装位82,所述上盖9扣合在所述第一安装位8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筒2与所述水路转换器1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1连接成组件,所述组件一体安装于所述安装盖8上,所述水路转换器1和所述滤筒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位81和所述第二安装位82,且换芯操作时所述滤筒2保持在所述第二安装位处82。所述第二安装位82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位81连接的连接端821、以及自所述连接端821向远离所述连接端821方向延伸的自由端822,所述自由端822沿所述滤筒2的外壁包裹于所述滤筒2的外周,所述自由端822上设有与所述净水出口23匹配的开孔8223。
42.通过在安装盖上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水路转换器和滤筒在安装盖上分别具有各自确切的固定位置,并且将滤筒和水路转换器通过连接通道形成组件,并将组件一体安装于安装盖上,使得在换芯时,不会破坏滤筒和水路转换器之间的正常连接,将组件整体一并取下,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换芯效率。第二安装位的连接端和自由端的设置,能够将滤筒的部分区域进行包裹,提高了滤筒在安装盖上的连接稳定性。
43.在本实施例中,滤筒2设有横向凸出的安装部,进水口21设在安装部上,先将安装部插入水路转换器1上的连接通道11内,完成滤筒2和水路转换器1的安装使两者成为一个组件,然后再将组件安装在安装盖8上,水路转换器1对准第一安装位81,滤筒对准第二安装位82,保证水路转换器1竖直设置,滤筒横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水路切换器1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盖上,龙头净水器还包括上盖9,当组件安装在安装盖上时,上盖9扣合在水路转换器1的上方,保证组件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这种卧式龙头净水器相较于现有中常见的立式龙头净水器可以使净水出口的位置更高,卧式龙头净水器的整体高度偏小,占用龙头下方的接水空间较小,可以给用户留出更充足的接水空间。降低了过滤单元的重心位置,提高了装配后的整体稳定性。
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

7所示,滤筒主体24包括夹层外壁241和夹层内壁242,夹层外壁241和夹层外壁242配合形成分别与净水腔3和净水出口23连通的夹层腔10,净水出口23设置在夹层外壁241上,滤芯5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凸台26的内壁,经过滤芯过滤后的净水从滤芯内部流出进入到净水腔3,然后经过缓流孔221进入到导流腔4,再经过夹层腔10从净水出口23流出。
45.具体的,滤筒2还包括后盖28,滤筒主体24设有敞口端,敞口端设置于远离安装凸台的一侧,滤芯从敞口端安装入滤筒内,后盖28旋紧于敞口端,前盖25安装于滤筒主体24的另一端,完成滤芯在滤筒内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