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0029发布日期:2022-04-02 08:1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


背景技术:

2.对化工行业的vocs废气采用常规的有机废气治理工艺进行治理时,需将废气工艺状况调整为符合有机废气治理工艺装置要求的工艺进气状况:《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201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均明确要求:废气中有机物的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后方可进行处理;所以这就需要在废气进入有机废气治理工艺装置前增加前处理装置。
3.传统的处理装置都是向缓冲罐内同时加入空气和有机废气,通过空气的稀释来降低有机废气的爆炸极限;但是传统的处理装置中,空气和有机废气都是简单的通入缓冲罐内,进入缓冲罐内的空气和有机废气不能良好的充分混合,这就导致后期对混合气体的检测存在误差;
4.综上所述,本技术现提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处理装置中,空气和有机废气都是简单的通入缓冲罐内,进入缓冲罐内的空气和有机废气不能良好的充分混合,这就导致后期对混合气体的检测存在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空气进管和废气进管,所述第一空气进管和废气进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所述第一罐体的一侧设有废气排管,所述废气排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罐体内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开设有混合孔,所述固定块内还开设有曲形通道。
7.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通过窄管连接,所述窄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所述第一罐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空气进管,所述第二空气进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空气进管的一端位于窄管内。
8.优选的,所述窄管内安装有挡块,所述第二空气进管贯穿连接于挡块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的外端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罐体的底端安装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阀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的顶端设有压力表和泄压阀。
12.优选的,所述混合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进管和第二空气进管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第二罐体内通入有机废气和空气,且有机废气和空气在混合孔内进行混合,通过混合孔的空间限制,所以空气和有机废气进入混合孔内能够较为充分的混合,通过隔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混合气体在混合孔内停留的之间,流出的混合气体通过曲形管道排放至窄管,曲形管道也能增加混合气体的流动时间,让有机废气和空气进行混合,所以通过混合孔和曲形通道的设置,能够让空气和有机废气较为充分的混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18.附图标记:1、第一罐体;2、第二罐体;3、窄管;4、第一空气进管;5、废气进管;6、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7、第一控制阀;8、固定块;9、曲形通道;10、混合孔;11、隔板;12、排放管;13、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14、第二空气进管;15、第二控制阀;16、挡块;17、废气排管;18、控制模块;19、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前处理缓冲系统,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第二罐体2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空气进管4和废气进管5,第一空气进管4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废气进管5用于向第二罐体2内输入有机废气。
21.参考图1和图2,其中,第一空气进管4和废气进管5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7和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6,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6对有机废气浓度进行检测;第一罐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废气排管17,废气排管17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9,废气排管17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气。
22.参考图1和图2,其中,第二罐体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底端开设有混合孔10,固定块8内还开设有曲形通道9,进入第二罐体2内的空气和有机废气在混合孔10内进行混合,通过混合孔10的空间限制,所以空气和有机废气进入混合孔10内能够较为充分的混合。
23.参考图1、图2和图3,其中,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之间通过窄管3固定连接,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和窄管3为一体成型结构;窄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13;第一罐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空气进管14,第二空气进管1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5,第二空气进管14的一端位于窄管3内,混合气体进入窄管3后通过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13再次对混合气体进行检测,第二空气进管14用于再次通入新鲜空气。
24.参考图1和图2,其中,窄管3内固定安装有挡块16,第二空气进管14贯穿固定连接
于挡块16的内部,通过挡块16的设置,能够减缓混合气体从窄管3流入第一罐体1内的速度,让新增加的新鲜空气与有机废气充分混合。
25.参考图1和图3,其中,第一罐体1的外端还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18,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6、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13、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15均与控制模块18电性连接。
26.其中,控制模块18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内的电路,还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单片机在内的电路,也可以为多种电路或者芯片的组合形式,只要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控制模块18还可以为常见的由放大器、比较器、三极管、mos管等组合起来的电路以纯粹硬件方式实现相应功能。
27.参考图1,其中,第二罐体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放管12,排放管12上设有阀门,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内的凝结废水由排放管12排出。
28.参考图1,其中,第一罐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力表和泄压阀,压力表用于标识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内压力状态;泄压阀在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内压力超压时进行紧急泄压。
29.参考图1和图2,其中,混合孔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隔板11的设置,能够增加混合气体在混合孔10内停留的时间,增加混合时间。
30.参考图1和图2,其中,第一空气进管4和第二空气进管14上均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用于计量空气的流量。
31.工作原理:通过废气进管5向第二罐体2内通入有机废气,同时通过第一可燃气体检测仪6对有机废气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18,控制模块18打开第一控制阀7,然后新鲜空气通过第一空气进管4进入第二罐体2内,同时通过气体流量计对输入的空气进行计量,达到合适值后,控制模块18关闭第一控制阀7;进入第二罐体2内的空气和有机废气在混合孔10内进行混合,通过混合孔10的空间限制,所以空气和有机废气进入混合孔10内能够较为充分的混合,且通过隔板11的设置,能够增加混合气体在混合孔10内停留的之间,增加混合时间,然后通过隔板11上的通孔流出,流出的混合气体通过曲形管道排放至窄管3,曲形管道也能增加混合气体的流动时间,让有机废气和空气更多的进行混合;
32.混合气体进入窄管3后通过第二可燃气体检测仪13对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混合气体的有机废气浓度低于1/4lel的进气要求时,控制模块18打开第三控制阀19,然后混合气体通过废气排管17排出;
33.当检测到的混合气体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1/4lel的进气要求时,控制模块18打开第二控制阀15门,通过第二空气进管14向窄管3内通入新鲜空气,再次对混合气体进行稀释,直至有机废气浓度低于1/4lel的进气要求,通过挡块16的设置,能够减缓混合气体从窄管3流入第一罐体1内的速度,让新增加的新鲜空气与有机废气充分混合。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