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
背景技术:2.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侧重于城市建筑废弃物的破碎,除了可用于用于建筑物拆除现场大件建筑垃圾破碎,还可将建筑垃圾中掺杂的其他垃圾进行初步筛选,骨料可就地用于现场的施工便道、基础回填。整套系统包括两套设备。履带移动式倾斜筛分设备,具有最佳的生产水平、最短的安装时间和最便捷的操作。大容量的带式给料机配备有可遥控翻转的网格筛或单/双层振动网格筛。创新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使四级输送带在堆料和送料时做简单的位置调节。但建筑垃圾在破碎筛分后且在出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且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包括,
7.建筑垃圾处理组件,其包括给料输送带、行走结构、筛分结构、出料输送带以及气缸,给料输送带的底端安装有行走结构,行走结构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筛分结构和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内侧设置有载板,载板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且行走结构的一端外侧还固设有气缸;
8.喷淋降尘组件,其包括储水箱、管道泵以及输水管道,储水箱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且储水箱的底端安装有管道泵,管道泵的外侧设置有输水管道。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建筑垃圾经破碎和筛分处理后可由出料输送带排出,且在出料时,通过输水管道底部喷出的水雾进行喷淋降尘,同时还能利用滑块在滑槽中前后移动便于扩大喷淋的范围,避免垃圾出料时产生的扬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也保护了环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伸长推杆,伸长推杆的前端设置有齿条且伸长推杆的外侧还安装有短杆,短杆的另一端连接管道泵。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气缸在驱动伸长推杆进行伸缩运动时,管道泵和输水管道也能通过短杆一起进行同步运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泵的内腔中设置有置水腔室,且置水腔室的出水端安装有若干组输水软管,输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输水管道且其连通输水管道的内腔。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置水腔室中通入水流后,可利用输水软管将水流排入至输水管道中进行喷淋降尘。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泵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外侧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启动气缸后,伸长推杆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且由于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轮也会相应发生转动,且齿轮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可同步向上移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水管道的底端平行设置有三组雾化喷头,且输水管道的上端连接有压杆,压杆的上端伸入置水腔室中且其顶端设置有挡水隔板,且储水箱的出水端设置有排水管口且排水管口位于置水腔室的内腔顶部,而且挡水隔板在气缸处于关闭状态下与排水管口相接触。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雾化喷头用于将排入至输水管道中的水流雾化后喷出且进行降尘,同时在气缸非工作状态下,挡水隔板挡住排水管口,储水箱中的水流无法流入至置水腔室中。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泵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u型密封管,且升降螺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密封活塞件,第一密封活塞件的一端伸入u型密封管的内腔中,且u型密封管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密封活塞件,第二密封活塞件的外侧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压杆。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启动气缸后,齿轮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向上移动,且第一密封活塞件向上挤压u型密封管中的空气,且u型密封管的内压增大并产生作用力推动第二密封活塞件和连杆同步向下运动,同时连杆带动压杆下移,挡水隔板脱离排水管口,储水箱中的水流流入至置水腔室中且再经输水软管排入至输水管道中,最后利用雾化喷头喷出进行降尘。
2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建筑垃圾经破碎和筛分处理后可由出料输送带排出,且在出料时,通过输水管道底部喷出的水雾进行喷淋降尘,同时还能利用滑块在滑槽中前后移动便于扩大喷淋的范围,避免垃圾出料时产生的扬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也保护了环境,在启动气缸后,伸长推杆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且由于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轮也会相应发生转动,且齿轮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可同步向上移动,在启动气缸后,齿轮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向上移动,且第一密封活塞件向上挤压u型密封管中的空气,且u型密封管的内压增大并产生作用力推动第二密封活塞件和连杆同步向下运动,同时连杆带动压杆下移,挡水隔板脱离排水管口,储水箱中的水流流入至置水腔室中且再经输水软管排入至输水管道中,最后利用雾化喷头喷出进行降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2.图1为实例1中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23.图2为实例2中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喷淋降尘组件结构图。
24.图3为实例2中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00、建筑垃圾处理组件;101、给料输送带;102、行走结构;103、筛分结构;104、出料输送带;104a、载板;104a-1、滑槽;105、气缸;105a、伸长推杆;105a-1、齿条;105a-2、短杆;200、喷淋降尘组件;201、储水箱;201a、滑块;201b、排水管口;202、管道泵;202a、置水腔室;202a-1、输水软管;202b、升降螺杆;202b-1、齿轮;202b-2、第一密封活塞件;202c、u型密封管;202c-1、第二密封活塞件;202c-2、连杆;203、输水管道;203a、雾化喷头;203b、压杆;203b-1、挡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用降尘机构,包括,
32.建筑垃圾处理组件100,其包括给料输送带101、行走结构102、筛分结构103、出料输送带104以及气缸105,给料输送带10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结构102,行走结构102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筛分结构103和出料输送带104,出料输送带104内侧设置有载板104a,载板104a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04a-1,且行走结构102的一端外侧还固设有气缸105;
33.喷淋降尘组件200,其包括储水箱201、管道泵202以及输水管道203,储水箱201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块201a,滑块201a与滑槽104a-1相互配合,且储水箱201的底端安装有管道泵202,管道泵202的外侧设置有输水管道203,气缸105的一端设置有伸长推杆105a,伸长推杆105a的前端设置有齿条105a-1且伸长推杆105a的外侧还安装有短杆105a-2,短杆105a-2的另一端连接管道泵202。
34.在建筑垃圾经破碎和筛分处理后可由出料输送带104排出,且在出料时,通过输水管道203底部喷出的水雾进行喷淋降尘,同时还能利用滑块201a在滑槽104a-1中前后移动
便于扩大喷淋的范围,避免垃圾出料时产生的扬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也保护了环境,气缸105在驱动伸长推杆105a进行伸缩运动时,管道泵202和输水管道203也能通过短杆105a-2一起进行同步运动。
35.实施例2
36.参照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管道泵202的内腔中设置有置水腔室202a,且置水腔室202a的出水端安装有若干组输水软管202a-1,输水软管202a-1的另一端连接输水管道203且其连通输水管道203的内腔,管道泵202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升降螺杆202b,升降螺杆202b的外侧设置有齿轮202b-1,齿轮202b-1与齿条105a-1啮合连接,输水管道203的底端平行设置有三组雾化喷头203a,且输水管道203的上端连接有压杆203b,压杆203b的上端伸入置水腔室202a中且其顶端设置有挡水隔板203b-1,且储水箱201的出水端设置有排水管口201b且排水管口201b位于置水腔室202a的内腔顶部,而且挡水隔板203b-1在气缸105处于关闭状态下与排水管口201b相接触,管道泵20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u型密封管202c,且升降螺杆202b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密封活塞件202b-2,第一密封活塞件202b-2的一端伸入u型密封管202c的内腔中,且u型密封管202c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密封活塞件202c-1,第二密封活塞件202c-1的外侧设置有连杆202c-2,连杆202c-2的另一端连接压杆203b。
37.在置水腔室202a中通入水流后,可利用输水软管202a-1将水流排入至输水管道203中进行喷淋降尘,在启动气缸105后,伸长推杆105a带动齿条105a-1进行移动,且由于齿轮202b-1与齿条105a-1相啮合,齿轮202b-1也会相应发生转动,且齿轮202b-1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202b可同步向上移动,雾化喷头203a用于将排入至输水管道203中的水流雾化后喷出且进行降尘,同时在气缸105非工作状态下,挡水隔板203b-1挡住排水管口201b,储水箱201中的水流无法流入至置水腔室202a中,在启动气缸105后,齿轮202b-1内侧连接的升降螺杆202b向上移动,且第一密封活塞件202b-2向上挤压u型密封管202c中的空气,且u型密封管202c的内压增大并产生作用力推动第二密封活塞件202c-1和连杆202c-2同步向下运动,同时连杆202c-2带动压杆203b下移,挡水隔板203b-1脱离排水管口201b,储水箱201中的水流流入至置水腔室202a中且再经输水软管202a-1排入至输水管道203中,最后利用雾化喷头203a喷出进行降尘。
38.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